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某企业家在管理问题上有一高见,“一只木桶盛多少水,是由桶边最短的木板有多高决定的”,此论被称之为“木桶理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与团体中,始终存在着好差之分和高低之别。这差与低用“木桶理论”来解释,也就谓之为“最短的木板”。如果这“最短的木板”长期不发生变化,盛的水就会始终保持在“短”的水平上,这就势必影响社会的整体形象和团体的工作水平,以及社会的整体效益。就社会的进步来说,我们总希望能达到一种统一和谐,使木桶能盛尽可能多的水。怎样才能达到统一与和谐,这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首先具备一…  相似文献   

2.
顾杰 《学习月刊》2012,(3):36-38
系统科学中有一种许多人熟悉的理论,叫“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最大的容水量要受到它最短的一块短板的限制.只有重视这块短板.补充这块短板.这只木桶才能装更多的水,才能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力量.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只要认真考察就不难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则是制约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短板”。因而.面对2012年“稳中求进”发展的大背景.如何做强民营经济,推动跨越式发展.是湖北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一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发挥木桶的效用,就必须着力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6,(7):4-4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借用这个经济学上著名的木桶理论,如果把重庆比作一只木桶,由15个移民区县组成的库区,无疑是目前最短的那块“木板”——这15个1区县的幅员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的1/2左右,而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约只占全市的1/3和1/9。补充这块“短板”,既是发展库区的需要,更是提升重庆“水位”、实现富民兴渝的需要。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方针和中央领导关于做好三峡库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发出了尽快把库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的号召。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们必须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库区。  相似文献   

5.
韶山村里“及时雨”喻深根,周爱国人们背地里称他“及时雨”,这得益于他的大名毛雨时,更是人们对他担任韶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4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他把改革意识引入韶山,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使这个过去“政治上一片红,经济上难脱贫”的山村变成...  相似文献   

6.
徐晓英 《党课》2011,(5):53-55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即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围成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桶坚实的底板及木板间结合的紧密度对木桶容量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1):44-45
注重基础性。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挡板决定着木桶的容积。也就是说,木桶盛水多少,不是由木桶中的长板决定,而是由短板决定的。基本常识、基础知识、必备知识就是木桶下半部分的木板,如果它们缺失,就“半桶水”都不剩了。因此学习要注重基础性,要加强对基本常识、基础知识、必备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夯实人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对于各类知识最基础的东西,要潜心学习,悉心掌握。  相似文献   

8.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原理的基本涵义,说明了"短板"在木桶整体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一个集体来讲,后进者就是木桶效应中所讲的短板。就当前全党上下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来讲,激励后进,对于提升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要增加木桶容量,必须加长最短木板的长度。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木桶,按“木桶理论”来衡量,则企业的发展成就并不决定于他的长项,而决定于它的弱项,而管理创新往往是弱项,所以它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正因为有了管理创新,麦当劳凭借汉堡包这一平常产品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沃尔玛靠连锁店进入世界500强。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三联集…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地市级党报就好比是这个木桶,在当今报纸如林,报业竞争异常激烈,众多媒体为生存壮大纷纷抢筑人才高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地市级党报如何能够突出重围,独树一帜,笔者认为,不在于优越的政策环境,全面权威的信息来源,成熟稳定的读者群体,四通八达的发行网络,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新闻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童中贤 《廉政瞭望》2012,(24):50-50
著名的木桶原理,说的是一个木桶无论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伺一个组织,构成它的部分优劣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若将其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原理”极为巧妙。但当上升到理论时,就可能违反真义了。  相似文献   

12.
付春阳 《奋斗》2010,(5):63-63
看了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让我回忆起关于幸福问题的往事。在高中读书时,政治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高木桶和一个矮木桶,高木桶只装半桶水,而矮木桶却装满了水,请问,高木桶与矮木桶哪个更幸福?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木桶效应”的初始意思是:木桶最大盛水量取决于组成桶壁的那些木条当中最短的那一根。由此延伸为:一个系统的总体效能取决于系统各个因素中效能最低的那部分。当然,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密切,以及这个木桶是否有一个坚实的底板。这一理论对中学教育同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中学生而言,德育犹如木桶的底板,各部门、各学科、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犹如木板与木板、木板与底板之间的结合程度。在当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8,(10):60-61
这座火炉城市,在炎炎八月迎来一场及时雨——重庆首届读书月。 “重庆正处于爬坡上坎阶段,要加油、充电、吸氧。”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雷平说,“经济要上去,文化很关键,读书月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管理科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些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这清楚表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发现自己管理系统中的“短木板”,及时将“短”变“长”,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忌短轻短:忌短者,视短如虎,仿佛一言短便抹煞了成绩,是给其抹黑;轻短者视短不见,在其眼里短与长乃一指与九指之关系,区区短处,不足为虑。故只重言长,忽略补短。岂知长处再长,短处不变,仍是竹篮打水。以此观之,补短比扬长更重要。 补短重要,势在必行。然补短先要找短言短,找短容易,言短艰难。言短,就是说其短处,俗称揭疮疤。既揭疮疤必令人感到疼痛。言其短处,专事哪壶不  相似文献   

16.
去年3月13日,荣成市成山镇泊南崖村党员袁德林拿着10万元创业基金激动地说:“我早就想搞百亩茶叶种植.就是资金不凑手,今天得到了低息贷款,真是及时雨啊!”这是该市实施先锋创业扶助工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春节过后,我应邀参加某单位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期间,青年朋友们就"木桶理论"与"个人成长"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认为,个人的成长进步,必须遵循"木桶理论",把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加长,否则将一事无成。有的则认为,只有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才能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增值,并以典故“田忌赛马”为论据,提出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蓬勃开展了宣讲活动。宣讲,是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是党的理论宣传教育的好方式。成功的宣讲就像一场“及时雨”,随着神州大地热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东风”,人们对重要精神理解了,疑难问题弄通了,这是面对面、心对心的有效思想政治工作。那么,怎样进行宣讲更有成效呢?其一,把大道理讲深。大道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大道理之所以被称为大道理,就因为它们富有深刻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3,(5):53-58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同样,影响和决定一个地方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高低的,影响和决定广大党员群众满意度的,不仅要看好的党组织,更要看那些后进党组织。去年以来,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但仍有少量“硬骨头”,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短板。为此,市委组织部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这部分“老大难”后进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截至目前,共有330个村(社区)党组织得到有效转化提升。这次攻坚行动,不仅啃下了一批“硬骨头”,补长了短板,而且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这些好经验,不仅对整顿转化后进基层党组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且对于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和借鉴性。因此,本刊继在第1期推出“特别策划”《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重庆攻坚战》后,本期再次集中刊发一组经验报道,供各级党组织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蹲点十忌     
下基层蹲点,是领导机关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沟通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密切干部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渠道。要使蹲点确有成效,须注意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嫌贫爱富”。在选择蹲点对象时,不能为争彩头、出经验,只往进步快、条件好的单位跑,而不愿去条件差、进步慢的单位。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熟悉情况,检查指导工作。按照“木桶理论”,只有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才能保持木桶的整体水平。从这一意义出发,给后进单位“雪中送炭”,比给先进单位“锦上添花”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