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曾经     
站在青春热血的青年人角度眺望,人生宛若一个无穷无尽的遥远的未来;站在白发苍苍的老年人角度回眸,人生就像一段非常短暂的逝去的往事…… 问题在于,走过了一截青春的人们不能沉醉于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短暂辉煌;问题在于,度过了一程人生的人们不宜老捧着自己过去曾经拥有的眩目荣誉……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如何走,是延续西方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以新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循环经济的低能源消耗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夏倩 《人民公安》2009,(14):45-45
近日,派出所里来了一位新所长,高大威武,表情严肃,除了公安处领导来宣布人事命令那会儿听他发过言,再没有多说过半句话.一阵风似的从你面前走过,目不斜视,众民警“偷偷地”望着他的背影.揣测着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及商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机关后勤工作如何把握机遇,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新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和解决的课题。1989年,中央批准的《国家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明确指出机关后勤服务要实现社会化。这就为机关后勤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一、机关后勤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我国的机关后勤服务是从战争年代的“供给型…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头看中国文化──萧父教授访谈录本刊特派记者邓正兵人类正走向21世纪。20世纪中国文化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武汉大学萧越父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8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以主张“继承早期启蒙思...  相似文献   

6.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11,(15):61-61
我们中国人从物质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走向温饱自足、初步小康的时代,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三十年间,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道路,浓缩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环节,创造了堪称世界发展史上的人间奇迹,引来国际社会一片赞叹.足令国人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6,(8):7-7
很多同志在说,要学会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这儿,执政能力是一个充满了新鲜内容和创新指向的目标;学习,则是路径。正因为目标是全新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意义的,所以,学习,就越显得重要。学习,往哪儿学?往实践中学,通过实践的历练,群众的评价,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是一种学习;而从我们党走过来的道路和这些道路上富于思想意义的路标里得到启示,也是一种学习,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的经典性路标,它的思想理论武库的性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  相似文献   

8.
假如在青年面前只有唯一的一条就业道路,那么青年就用不着为了选择而煞费苦心,假如摆在青年面前的是几条、或者是几十条、上百条就业道路,那么,青年就不得不为选择而大费心思了.一、现实的冲击波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传统的择业方式已经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青年对自己的现职表示不满意,不称心.据有关方面调查,上海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中有22%的人不满现岗位,有14%的人对工作不称心.他们丧失现工作的兴趣,不满现状,不甘平庸,渴望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和权利,转向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与工  相似文献   

9.
民革从孕育、成立到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是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和逐步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道路,是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的光荣道路.民革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和领导.民革以自身的行动证明自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分析)的研究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必要回顾本学科在国内这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历程,评价学科发展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描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发展的未来,以有助于推动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新发展。一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政治学与行政学在我国的恢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曲折起伏,历尽艰辛,改革理论的发展同样步履维艰。 70年代末市场经济目标初露端倪中国对改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早在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但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前,改革的方向并不明确。“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使人们重新思考经济的发展道路问题。于是,不少经济界和学术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估价市场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50年来,风风雨雨,身居其中的中国人自有记述与评价。在一定距离之外作为局外观察者的外国人会有怎样的记述与议论呢?在寂静的深夜,翻开那些清楚地刊载着当天天气预报的发黄的旧报纸时,历史就随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和几只爬来爬去的书虫向你缓缓走来。无论是悲伤,还是欢笑,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所走过的道路——真实的道路。1957:红色中国50年代末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时代。一百余年的耻辱在很大程度L因为国家的独立和工农业短期内的飞速增长而得到洗雪,同时政治上还存有很大的自由度。人们正在憧憬一个更加美…  相似文献   

13.
代红正 《人大论坛》2008,(10):39-39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数月了,一个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孩子向人们敬礼的动作,永远地铭刻在世人心中。孩子简单的动作,昭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但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决定。孩子教育的课题,于是乎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4.
汪丁丁 《乡音》2011,(12):11-12
在我面前摆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44岁的时候再来讨论"未来",难免为这个题目罩上一层浓重的阴影。同时,也显得没有必要,人生行旅已经走过一半了,难道还不清楚"前途"吗?不错,人过中年还要讨论"未来",这是"过渡时期"的现象,它不属于美国或德国,它属于中国,属于一个正在徘徊中寻找自己处理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医疗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种感叹:五十年代的精神文明状况真好,今天要是能恢复到那个年代的水平就不错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必须进行具体的估量和分析。(一)“文革”前十七年,尤其是五十年代,我国的精神文明状况,的确在许多方面值得人们称颂和怀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的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建立了自己的新生活,以一个巨人的姿态,屹立在世人面前。在十多年的时…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它在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之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如今已成为国家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使乡镇企业再上台阶,不断地发展壮大?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和乡镇企业家们面前的  相似文献   

17.
鲍锋 《今日海南》2011,(2):12-13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中国人民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昂首阔步迈人一个新时代的时候。一幅新的建设发展蓝图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近日,走过郑开大道郑州至开封路途的人都会发现,曾经人们口中的“通天大道”“死亡大道”已焕然一新,新增3米宽的中间分隔绿化带和防撞墙,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而就在几个月前,这条连接省会郑州和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交通要道还被人们称为“死亡大道”,2006年开通以来交通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这条双向10车道的道路中间却一直没有任何隔离设施。  相似文献   

19.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的56个民族,正是按照这样的定义确定的、这56个民族各自发展,又最终融合为中华民族一个大家庭,各自走过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洪涛 《台声》2011,(11):54-55
我己耄耋之年,人老了就爱回忆。回望自己走过的半个世纪,国家发展欣欣向荣,国力增强,不禁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