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时期党群关系存在被损害、割裂的严重问题,影响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消极因素是复杂而严峻的,要解决影响党群关系的这些消极因素,就是要破解“历史周期律”作用力影响,实行“依法治党”,增强群众政治参与,加强当前网络平台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2.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群关系的本质,则是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鱼水关系”是党群关系基础层次上的本质表现。“仆主关系”是党群关系又一层次上的本质表现。“领导关系”是党群关系在最高层次上的本质表现。党群关系本质的这三个层次不是相互排斥,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党群关系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文章认为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强化党员干部的“四种意识”,即公仆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亿龙 《学习导报》2014,(17):24-25
密切党群关系,是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稳固、国家民族的振兴崛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那么,密切的党群关系是从哪里来的呢?4密切的党群关系,只能从号准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脉搏”中来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维系源就是党的政策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度,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党建工作必须以树立群众观为前提条件:以做好群众工作为根本途径;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内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要保障。形成群众观、群众工作、群众利益与机制保障的良性互动的“四位一体”的党群关系,实现党群关系的价值、方法、路径与机制的有机统一,促进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群关系,历来足我党十分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针对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肃指出:“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强调,这个道理要反复讲,务必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把党群关系提升到根本政治问题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陇东革命根据地为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采取了创建党群关系建设的领导核心、夯实党群关系建设的经济基础、强化党群关系建设的民主制度保障、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思想基础等措施,从而筑牢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融洽的党群关系的形成不仅为陇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为新时代党群关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党群关系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始终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指导方针。本文试从六个方面来探讨和研究江泽民党群关系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群关系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中共历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建党90余年以来,中共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积累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情,正确反映历史发展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前提;关注民生,给群众以切实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坚实基础;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保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条件;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侯晋雄 《求实》2012,(7):22-25
党群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组关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基础,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文章对党群关系作了理论探微,并概括了和谐党群关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转型期党群关系又作了较为深入的现实分析,并着重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艳 《学习月刊》2014,(18):42-42
党群关系即政党与群众的关系。在中国特指中国共产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当前,党群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实现"中国梦",要做到"四个必须"。一、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党群关系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发展不够,发展不平衡,发展中的顺此失彼、短视行为等则是不和谐现像产生的根本诱因。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坚持按其内在夏求办事,就牵住了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群众路线思想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曾多次形象地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来深入浅出地论述党群关系。他把党群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强调党要植根于群众;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强调党不能脱离群众;把党群关系比作朋友关系,强调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把党群关系比作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强调党要向群众学习;把群众比作党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强调党要依靠群众;把党比作人民的勤务员,强调党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讲政治、就必须讲党群关系。农村党群关系如何,关系到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因素很多,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下决心,花气力解决好当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矛盾。我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晓英  曾传美 《求实》2004,(9):30-31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的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考验 ,而牢记“两个务必”正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 ,是我们党拒腐防变、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法宝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论阐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旨归,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主线,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桥梁”和“纽带”,强调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金红 《广东党史》2014,(4):34-37
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很关注党群关系问题,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我党对党群关系问题的认识也日趋成熟,并在实践中多方面地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学习和研究这一时期党群关系的发展历程为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公信力与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21,(8)
坚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基因与政治优势。陈云历来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并将其上升到关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延安时期,陈云从加强群众工作,发展与巩固党组织;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整顿歪风邪气,防止党群关系恶化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和密切党群关系,在推动党的革命事业不断胜利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总结和透析陈云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论述和实践,汲取其中的宝贵经验,启示着党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密切党群关系、塑造良好党性党风、抓好"关键少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马立智 《奋斗》2011,(12):41-4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共1.4万字,其中用到“人民”一词136次、“群众”一词30次,平均不到100个字就出现一次“人民”或“群众”。可见,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党的生死存亡。那么,怎样认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如何让群众信任党?如何密切党群关系?简单讲就是要明确“一个定位”、坚持“两个只有”、遵循“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干群关系的调节□王先俊干群关系是党群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其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对干群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党群关系,坚持和保证党的领导。一所谓干群关系,通俗地说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干部...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地位要求更加重视党群关系。社会转型期党群关系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采取切实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