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的社会资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农民市民化的逐步深入,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问题应运而生。农民市民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相当一部分人需要重新就业,职业身份需要从“农民”转化为“工人”。本文运用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视角,对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再就业的关系型社会资本存量及运作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困境与社会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杜洪梅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19(4):74-77
城郊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社会认同困境。因此,要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政策满意度;优化就业政策体系,提高就业能力;完善撤村建居管理和服务,加强社区建设;健全教育政策,提高文化科技素质,以增进城郊失地农民的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市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26-28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活收入来源,是赖以养老的主要依托。随着城市化扩张趋势的强烈,大量城郊集体农用土地被征用作非农建设用地。城郊失地农民成为当前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完善,土地征用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城郊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到底谁该为城郊失地农民今天面临的困难买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旭峰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3):86-89
社会资本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社会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是当前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对上楼农民和居村农民在户籍类型、地位差异、劳动与休假、社会交往和政治参与等社会资本层面市民化水平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从社会资本层面来看,上楼农民的市民化水平高于居村农民。为了有效提高居村农民在社会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必须要结合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型积累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培育两种方式,有效发挥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村民理事会: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视角——以江西省幸福社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幸福社区是江西省内的一个普通农村社区,在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组建村民理事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制度层面上推动了农民自主筹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真正实现了农民主体地位,完善了农村各项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实现了农民民主管理。幸福社区中蕴含的信任、互惠、网络等社会资本为村民理事会的良性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谭媛媛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73-77
社会分层是垂直性的社会流动,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中部小城市城郊农村社会的社会分层标准已经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主导型至发展主导型过渡;先赋角色向自致性角色转变;分层单位由家庭向个人的转变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陶国根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61-6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问题,寻求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均衡点,实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社会协同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走向多主体,多元化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各系统、各部门、各阶层的协同必将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社会资本理论,为改革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协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岳花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3):96-99
农民市民化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又是继续推动城市扩张的动力。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城市群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郑州城郊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准市民,其市民化问题开始变得突出和迫切。解决“合村并城”战略中郑州城郊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完善郑州城郊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城郊城市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步骤、分阶段实现郑州城郊农民市民化;依托社区加强郑州城郊新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聂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3):91-93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如何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以便对社会现实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资本培育模式的研究,讨论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资本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正在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快速迈进,诸多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要素也正向制造业融入,二者已进入互动发展阶段。文章立足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理论,深入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不同技术创新互动阶段下,社会资本决定的网络主体强弱关系对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行为影响,并结合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案例分析。由此获得的结论是: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是关联制造业体系的重要补充,服务业体系的发展必然依托于制造业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的网络主体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存在一定相关性,弱关系促进探索式创新,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创新;不同互动阶段,技术创新也存在不同特征,并具有协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杨邦荣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22(3):51-55
军官行为研究是军队管理教育的基础。为弥补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信息化条件和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中的军官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以微观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界定了中国军官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从结构、认知、关系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军官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组织中个体社会资本作用过程的“三维一体”模型。 相似文献
13.
浅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40-42
社会资本具有不同于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的性质和类型,它的产生需要具备特定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网的“终端”。然而,具有“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却缺少这种结构,而且传统儒家文化中某些伦理道德规范也限制了社会资本有效机制的广泛确立。因此,社会资本在我国的发展需要与特定的社会现状相结合,既不能将社会资本过度化,也不能忽视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资本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姚宜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2(4):79-81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是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是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提供者,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非营利失灵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论述了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这一功能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和互补,将逐渐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勤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4):80-83
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是弱势群体的重要特征和地位形成的因素。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从资本因素看,主要是经济资本、教育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缺乏,其进行社会资本积累的基础和能力缺失;从结构因素看,因其处于社会底层,受到社会排斥,社会关系的达高性低;从文化因素看,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容易形成自我排斥,形成贫困循环;从制度因素看,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公,导致社会资本积累的先赋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削弱了弱势群体后致因素的作用;从组织因素看,我国的弱势群体严重缺乏社会参与和提升自我的组织资源,社会资本的拓展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民间金融运行的效用,指出社会资本结构变化的趋势和民间金融运行存在缺陷和局限,并提出规范民间金融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涛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10(3):68-69
城市社区发展依赖于社会资本的存量及分布状况,社会资本对社区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普遍存在着社会资本的发育不良、分布不均、多元并存的现象。本文从传统精神、“单位制”、社区制度和现代社会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现状的产生原因,并从制度环境、社区网络、社区精神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秦勇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7(3):54-57
美国为授权资本制的典型国家,中国实行法定资本制有其特殊的背景。以中美制度分析为基础看公司资本制度模式选择,中国应采取折衷授权资本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要完成现代国家制度的构建,必须要有赖于适应合理性和民主化需求的"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的塑造。适应制度变迁的需求,社会资本也要予以转型和更新。但传统的"垂直柱状网络"型社会资本向"公民参与网络"型社会资本转型和更新是一个艰难的"传统的现代性转换"过程。要摆脱社会资本的路径依赖效应,从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制度的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