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提到“金钱”二字,我就不由得想到了与“金钱”有关的许多事情:有的人为了它,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到头来,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它,连自己的父母妻儿、朋友兄弟也可以出卖;有的人为了它,不惜以身试法,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终银挡入狱;还有的人在革命年代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毒刑拷打、死的威胁都没有降服,而今却抵挡不住金钱裹成的糖衣炮弹的进攻……金钱的诱惑力量是如此之大.简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金钱果真是一把杀人的刀吗?金钱其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金钱以后,不同的人便有着不同的金钱观。有一种人,把钱奉为神物,公然宣称,只要有了钱,便可“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真所谓有钱便可主宰一切,无钱一切全无。这种人一头拜倒在金钱脚下,心里想的是钱,眼里瞅的是钱,手里捞的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4.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干差万别。2013年11月20日,被媒体誉为“时尚礼仪教母”、“中国时尚礼仪传播第一人”的礼仪专家,国际SMC机构高级讲师周思敏,为职场女性举行了一场“幸福人生研习营”宣讲活动,笔者有幸现场聆听她对幸福的精彩诠释——“幸福是有迹可循的,魅力女人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得和谐圆满,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5.
2001年4月,任长霞就任登封市公安局长。初来咋到,就对自己将要领导的公安干警来了个“安民告示”,或者说是“下马威”:“你们不要给我送礼,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用化妆品,我用化妆品过敏,我家也不缺钱。”对找上门来有求于她的违法违纪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任长霞态度更是坚决:“在我这里,只有正义和法律……”  相似文献   

6.
我是货币,当今人们通常称我为金钱。有人誉我为“众善之门”,也有人谓我乃“万恶之源”。其实,我既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之源”。只不过是一种商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以前有一个书生,他穷得囊空如洗,身无分文,不能买食物吃,不能买衣穿,终日乞讨为生。他看我能使人随心所欲,能使人丰衣足食,能……等等,就以为我是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是万能的。于是,他变得心狠手辣,为得到我不择手段,什么偷抢拐骗都做了,成了祸害百姓的恶人。后来,他被绳之以法。临刑前追悔莫及,对众人哭诉道:“金钱是万恶之源,都是它害了…  相似文献   

7.
被人们视为宠儿的金钱,今天却一改往日的得意,耷拉着脑袋站在人类道德法庭的被告席上,原来有人控告金钱是“万恶之源”。由于人们都想听听法庭对金钱的判决,所以今天的法庭上座无虚席。不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起诉金钱的原来是几个囚徒。囚徒成了原告这倒是件新鲜事,这不连财神爷都来了,他是专程为金钱辩护来的。开庭了,审判长请原告陈述案情。一名囚徒首先发言:“我要起诉金钱的不仁。它故意把自己装扮得金光闪闪,充满诱惑力,一看到它我便产生了占有它的欲望和冲动,因此,我不顾一切地寻找它,以致于把它从一位老人手中抢走。我被它…  相似文献   

8.
江玉 《今日广西》2010,(24):37-38
2010年的国际体坛,温哥华冬奥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的世界杯、首届青奥会、广州亚运会接连上演,其中“趣事”不断。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趣闻”只是2010年体坛的冰山一角。最真诚的自嘲原本一切顺利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郭莉 《公民导刊》2007,(5):44-45
口齿不清的牛顿,全校倒数第一的丘吉尔,被赶出学校的爱因斯坦,逃学为读书的三毛……曾经都是老师眼里的“笨蛋”,和不可造就的“废品”,可他们偏偏得到历史的认可,成了当之无愧的杰出人物。这是对教育的嘲讽,还是对教育的启示?——作为新兴英语培训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我常常“遭遇”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差生”,也常常用这样的问题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安》2014,(7):3-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置身山下不同的位置,仰视庐山,我们观赏的角度不问,看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同样,读一本书,我们对于书中人物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好比“一千个人的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也许会把哈姆雷特当成是一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认为他所说的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深刻之至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直在做着关于幸福和快乐的文章。今天想说说金钱。金钱,这个人间的天使和魔鬼,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幸福呢?对于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么金钱到底有多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它和幸福的关系能量化吗?比如说重要到80%或者70%,好像谁也说不清。最近我读了一部书,颇有收益。这部书是英国的两位  相似文献   

12.
盛夏 《现代领导》2011,(12):38-39
写下这个题目.它的难度比我预想的要难得多。于光远说:“我写‘周扬与我’的目的.与其说我想写周扬。不如说我想写胡乔木。周扬被整得那么狠,我实在是气得不行,感到不平。”有人说“胡乔木是白衣秀士”,也有人说“周扬是被气死的。”被谁气死的,指的就是胡乔木。有文章对周扬同志的对立面胡乔木同志颇有非议……周扬与胡乔木在对待解放思想的理解与态度上确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那时候的我还算浪漫……”,在一间咖啡屋里,我对两个朋友说:“别跟我提浪漫,”一个朋友皱皱眉头。在他看来,浪漫不过是大家放纵自己的筹码或借口。他说,女人总在追求浪漫和被浪漫追逐中摇摆,而对男人来说,浪漫不过是感情游戏外面的华丽外衣。“扯淡!”我的另一个朋友忍不住插了一句:“什么华丽外衣?浪漫是小孩子才信的东西,”他吐了一口烟:“浪漫?你们俩是不是干工作干糊涂了?说什么哪?” 也许浪漫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你去问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就一定会有一千个、一万个答案。赵咏华说“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可对韩国足球队来说,最浪漫的事无疑是在世界杯上干掉了浪漫足球的两大代表,意大利和西班牙。有些时候我们常感叹浪漫往事或时光已经匆匆流逝,但仔细去想想,却发现流逝和老掉的其实只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什么?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还是其它?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文化,有时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指意识形态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而我认为,最经典最通俗也最诗意的解析,莫过于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概括: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  相似文献   

15.
浮躁浅说     
“纵然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泣,那么也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让你微笑!”这是多年前一位福建朋友和我离别时的赠言,到今天我也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16.
看重荣誉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一种怪现象:有些人看重金钱,不怎么看重荣誉。在这些人的眼里,认为金钱是最实惠的东西;所谓的荣誉不过是虚无缥缈、雾中看花的代名词。认为金钱能够买到一切,可以使人幸福;荣誉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在把自身无法克服的东西归之为本能,对美食、异性、金钱的贪欲……本能成为物欲横流的托词,那些和“精神”靠谱的东西正成为一种非自然的矫情。认为滥爱是一种本能的可能要比同意崇高是一种本能的多,幸好世界不仅仅如此。 有一个欧洲男孩被一尊非洲人头像深深震撼,“他脸上那忧伤而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是在和我诉说黑暗大陆的悲伤。”长  相似文献   

18.
自纠 自查     
局机关召开“反腐倡廉自纠自查对照会”,局长在讲话末尾说了这么一句:“这次会议,大家一定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不走过场。先说我吧,我就在关于坚持反腐倡廉的……嗯……嗯……的‘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钱,有人将它奉若神明,有人把它贬为恶魔。  西晋时有位学者叫鲁褒,写了一部《钱神论》。他把钱称为“世间神宝”,认为钱能通神,具有种种奇妙的效用: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贵;钱多者为君王,钱少者为奴仆。  无独有偶,大文豪莎士比亚对金钱也有过精彩的刻画:金灿灿的金子啊,只要有这么一点点,就能使恶变善、丑变美、老变少……  这两位中外学者的论述,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金钱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金钱只不过是货币的化身、物质的等价物。它既不是神明,也不是恶魔。至于金钱为何会有种种奇妙的作用,闪烁着扑朔…  相似文献   

20.
冷菊 《创造》2014,(8):70-71
正拥有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创造历史的是人,创造人间奇迹的也是人,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俗话说:人各有志,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追求。有人爱权势,对地位的升迁患得患失;有人嗜财如命,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有人爱灯红酒绿、美女咖啡、门庭若市的热闹,而有人却钟情孤舟独钓的清寂……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