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的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源自网络的刺激和强化,受个体人格特质决定,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措施有:净化网络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加强道德建设等。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行为塑造法、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法等方法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婷婷 《世纪桥》2008,(4):117-118
大学生网络成瘾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为此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网络教育服务功能;家长社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交流的互动性、主体的开放性使之对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部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人格缺陷、人际关系缺失等又使他们面对网络诱惑缺乏免疫力,加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网络负面作用的弱防范力,使得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多发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定义、现状及危害1994年,美国心理医生依凡.金伯格最早提出网络成瘾,又称"网络上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概念[1]。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很多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也有学者把网络成瘾称为"病态网络使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仿真性以及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极易成为精神空虚大学生的精神寄托,从而出现网络成瘾症状。将大学生带离网络成瘾泥潭,需要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整合高校资源为学生服务,社会营造脚踏实地、勇担责任的风气,家庭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大学生树立大学生活的信心与应对困难的勇气,通过四方共同努力,多方发力,促使大学生科学使用互联网,勇敢面对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交流的互动性、主体的开放性使之对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诱惑力。部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人格缺陷、人际关系缺失等又使他们面对网络诱惑缺乏免疫力,加之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对网络负面作用的弱防范力,使得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多发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瘾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和谐.本文对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开展了网瘾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存在四个典型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网瘾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实践效果给出了各阶段网瘾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建议--及时干预、兴趣引导和多元化评价激励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简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影音成瘾、网络制作成瘾.这些新情况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冲击着他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正常社会化,甚至诱发他们走向网络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网络成瘾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高校也开始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和干预,其中团体辅导干预法是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网络成瘾团体辅导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其辅导过程中仍存在各种不足与局限。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团体辅导的当前状态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提出中肯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瘾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和谐。本文对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开展了网瘾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存在四个典型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网瘾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实践效果给出了各阶段网瘾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建议——及时干预、兴趣引导和多元化评价激励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重庆部分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探析了大学生上网的动因,并据此提出教育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教育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判断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论述了教育方法:一是采用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主体意识;二是采用道德讨论法,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网络道德认知;三是采用预防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意志;四是采用实践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习惯。文章最后提出了教育的策略:在加强大学生网络共同体舆论阵地建设方面,首先,高校要建立官方网页、微博、微信平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道德素养课程;第三,建设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名牌和特色网站、博客、微博或者微信;第四,充分发挥严肃游戏的作用;第五,充分利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在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第一,高校应该注重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课程建设;第三,扩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大学生选择与使用网络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大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情况,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地点、目的等进行调查,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网络热词"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内容,对理工科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网络热词"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用态度、使用语境和"网络热词"词性与大学生生活之间的交互关系等得出以下结论:"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显著影响;基本人口变量因素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的影响不显著;大学生使用"网络热词"会受到词语的语境(环境)影响,但不显著;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性质的"网络热词"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的网络话语诉求,消除大学生对"网络热词"的刻板印象,宣扬积极正面的"网络热词",淡化消极负面的"网络热词",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是当前我们必须破解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命题。数据调查显示:4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存在负面影响。一些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制造谣言,特别是对社会负面现象的夸大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大学生在听信谣言后会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为了克服负面影响,张扬其对大学生思想的正能量,我们必须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完善立法,规范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行;切实解决社会突出矛盾问题,形塑大学生的"三观"。  相似文献   

17.
范翟  樊祺崇  赵顺  程珺 《湘潮》2013,(1):126-127,129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者的源头,而网络对大学生正产生者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深入探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防高等教育者犯罪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上网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具体网络行为的调查,了解到了网络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相应地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互联网在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信息平台、促进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进其自我发展,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危害性出发,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以高校政治工作为核心的多元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张秀敏  何源 《世纪桥》2008,(13):90-91
大学生网络成瘾引起广泛重视,网络成癌大学生有其特殊的人格特质,他们知行不一,人格没有统整.生命教育必须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内化陶冶其人格情操,达到知行统一,使其人格统整.实施生命教育围绕四大主题,通过生命教育课和渗透式两种途径展开.  相似文献   

20.
张秀敏  何源 《世纪桥》2008,(7):90-91
大学生网络成瘟引起广泛重视,网络成瘾大学生有其特殊的人格特质,他们知行不一,人格没有统整。生命嫩育必须笼罩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内化陶冶其人格情操,达到知行统一,使其人格统整。实施生命教育围绕四大主题,通过生命教育课和渗透式两种途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