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中国东北文学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的大前提,对日本文学中关于以中国东北(主要指伪满洲国)为题材的作品予以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1.日本作家以不同身份在中国东北生活期间所著述的文学作品;2.日本作家以各种理由来中国东北短暂滞留期间撰写的作品;3.日本作家在归国后,基于在中国东北的经历或体验,所著以中国东北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后一类作品中,较早问世、且具有一定影响者,首推长谷川四郎的《张德义》。短篇小说(张德义)发表于1952年第8期的《近代文学》,后收入作品集《鹤》。小说根据作者的切身经历,以日…  相似文献   

2.
1910~1945年,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朝鲜女性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作品中的朝鲜女性,大部分因亡国而流离到异域中国,或过着艰难生活,或怀着反日意识与中国人民一道投身于抗日斗争。作品中的这些朝鲜女性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在梳理这些作品叙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他者"——"朝鲜女性"的形象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剖析,深入探讨朝鲜女性形象以及相关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学术界及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对莫迪亚诺的作品进行多方解读,其"集束作品的核心"《暗店街》更是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本文通过梳理《暗店街》在中国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思考《暗店街》在中国的传播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品译介是文学互鉴与对话的重要路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学影响力的主要尺度。目前,学界对于日本近代翻译、改编中国文学典籍的整体把握与个案挖掘尚有待提升。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的13篇译作及翻案作品共涉及38个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毋庸置疑,这些译作及翻案作品为日本民众阅读、接受、传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扩大其影响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文学互鉴与对话的个案之一,细勘泉镜花翻译、翻案作品对于完善明治、大正时期的中日文学交流状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乔治·桑乡村与社会系列作品中的淳朴主题里,法国作家的笔下有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之处。小到各种人物塑造、中至艺术创作审美价值、大到社会政治理想,乔治·桑的文字常常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儒风与道韵,乃至佛光乍现。这篇小文则着重探讨乔治·桑乡村与社会系列作品中的孝亲故事与人物形象,力图领略作家意欲表达的社会与家庭理想。  相似文献   

6.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格拉克(Julien Gracq,1910—)在中国鲜为人知,或者说几乎根本没有被介绍和研究过。去法国之前,我不知道有这个作家,更没接触过他的作品。到法国后,才知道他的成就、声望都在我原以为很重要的一些作家之  相似文献   

7.
也许是出于偏见或浅学,我在评论作品时,一般不引用作者及其周围人的话。作家应在作品中畅所欲言。为理解好作品,读者也不应过多地考虑作品以外的东西。然而,评论《魂火》时则要例外地引用作者的话。这是因为在理解《魂火》故事的主题、结构或文体之前,感到我们分享作家把“魂”倾注于这个作品的意识和苦恼这一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廖敏 《法国研究》2013,(4):83-88
米歇尔·图尼埃是法国当代作家,于1970年获得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其作品笔触冷峻、哲思深远。笔者通过对作家的细致采访,和对作品中“花园”意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所蕴含的“田园倾向”和“花园情结”,体现了作家对于纯净自然的价值观和静谧安宁的幸福观的不懈追求,阐释了作家在宗教、哲学方面获得思想解放和灵魂升华的思想特点。最后,笔者谨以此文表达对作家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9.
景春雨 《法国研究》2005,(2):220-228
<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是法籍华人作家程抱一先生(Francois Cheng)用法文创作的小说.作品叙述了中国画家天一几十年间的坎坷经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特定历史情境中生命个体的心灵镜像.有人将这部作品看成是程抱一先生的自传,也有人将其看成是一部"传奇".  相似文献   

10.
王英佳 《法国研究》2001,(1):153-161
许多研究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的专家们曾不只一次地指出 ,法国文化在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中的作用是无以伦比的。俄罗斯的语言学家Б.В.托马舍夫斯基说过 ,对于普希金来说法语是第二母语。的确 ,普希金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 ,而且通过法语译著阅读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 ,如曼佐尼的小说《约婚夫妇》(《Ipromessi sposi》) ,尽管他可以直接阅读意大利作品的原著。除此 ,在他还不能自由地用英文阅读时 ,他用法语读了拜伦、司各特和沙士比亚的作品。普希金还用法语阅读了德国作家席勒、霍夫曼、海涅等作家的作品以及格林兄弟的童话。普希…  相似文献   

11.
萨特对福楼拜以及其作品做过不少研究和评论,尤其在晚年完成了三大卷的《家庭的白痴》。他以自己的哲学概念和方法论对作家的生平进行考察,研究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然而,大部分评论都带有不容置辩的判断语气,将福楼拜塑造为被动且否定的作家。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萨特与福楼拜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分歧,指出萨特批评的立足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德国当代“文坛奇女子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意 《德国研究》2009,24(4):76-82
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带来的不仅是德国统一,也为当代德国文学注入强大动力。从此,一批新生代作家逐渐脱颖而出,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处女作在世纪之交问世,迅速成为畅销作品,引起德国国内及国外读者、媒体和评论家的广泛重视。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些作家中有许多是197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女作家,她们被媒体称为“文坛奇女子群”。本篇论文介绍其中三位代表作家,并从题材、语言、人物和叙事风格等方面具体分析她们的成名作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后半叶自新小说后,法国便再无自发组织形成的文学流派,作家独立创作成为当代法国文学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一类独立写作的作家们,例如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朱利安·格拉克,、米歇尔·图尔尼埃,和勒·克莱齐奥等,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西方神话题材中寻找写作灵感,在对神话故事改写的基础上,将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对某些人文价值观的追求植入作品中,从而使作品饱含哲理寓意,简言之,即改写神话并赋予其现代寓意。国内外文学研究界对这一文学共性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一些前沿文学研究甚至称此类作家为"新寓言"派作家。本文尝试从"新寓言"定义溯源出发,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代表作家作品的写作共性,系统梳理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斯拉夫学者对19世纪俄罗斯作家的高加索题材作品有所研究,但在我国和俄国,此项研究尚待展开.本文以莱蒙托夫和列·托尔斯泰为例,以作家行旅为切入点,从作家传记与作家作品的关联中,勾勒他们作品所反映的俄罗斯帝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关系,以及作者对帝国拓疆政策和反叛山民的态度.莱蒙托夫早期对宁死不屈的反叛山民的赞扬和后期对俄国征服者的认同形成对比.托尔斯泰在第一时期认同俄罗斯帝国政府征服高加索的战略,第二个时期则在超越俄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对立中领悟了高加索山民视死如归的种族性特征和人性等问题.他们态度的转变有其自身的原因.俄罗斯作家高加索题材写作,与他们服军役有直接关系,虽然未必能提供高加索战争的编年史,却揭示了高加索各民族真实的心理结构,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国是译介阎连科作品最多的西方国家,在十一年的(专著)译介历程中,作家在法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媒体与读者对译作的接受与解读对作家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一个作家是否能在域外保持持久活力,归根结底还是其写作实力。本文选取阎连科法国十一年的译介历程中有结点意义的五篇作品,结合法国批判大师蒂博代的文学批评观点,以法国媒体和读者评论为研究素材,分析阎连科形象从"话题作家"到"实力派"的转变过程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维利耶·德·利尔一阿当是法国19世纪的重要作家,但中国学术界至今为止对他缺乏了解。本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他作品中特殊的排版问题,以及这种表现手段的运用所包含的语义功能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徐仲年的译介历程"、"徐仲年是用法语详细介绍鲁迅的第一人"、"徐仲年翻译《肥皂》的原因"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徐仲年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揭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意义和法国汉学研究格局的转型原因。  相似文献   

18.
蔡佳芮 《新民周刊》2020,(15):95-95
这部新作突破了该系列以往的人物设定、犯罪模式,无论是对于东野的老粉丝还是新读者,无论是对推理迷还是非推理迷,都非常友好,一千个读者能采摘一千个收获。东野圭吾可以说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推理作家。虽然他的作品在日本屡次获得直木奖等大奖.  相似文献   

19.
法国作家阿妮 .艾尔诺的代表作《地位》和《一个女人》根据作家自己的身世为蓝本 ,以简明深刻、明快隽永、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诺曼底风格写成。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 ,旨在说明艾尔诺作品的体裁既具有自传的性质 ,又包含诸多小说因素 ,是一种作者独创的介乎于文学、历史、社会学、传记乃至圣徒传之间的新型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20.
李璞 《法国研究》2014,(3):62-65
相对中国出版的诸多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法国文学史》而言,法国出版的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学内容丰富,需要作者知识广博。但20世纪下半叶问世的雅克?班巴诺的《中国文学史》却按文类不同,并大体以时间为序,介绍了中国历代知名的作家作品和法国乃至英美汉学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成果,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认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承前启后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