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醺 《法制博览》2008,(10):18-18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2.
正张铁林对书法有着独到的体认,他以为书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一味近乎自恋式地创新。他崇尚写意抒情,反对矫揉造作。他认为,当今一切进步成果均为历史传承积淀之升华,割断历史演进血脉渊源的创新是不存在的,踩在先贤的肩膀上受惠于古代文明精神照耀又诅咒继承传统精神的"革命遗风",与自然生态规律相悖,终于会付出惨痛代价。"我对一切创新、改革之词,都保留绝对的审慎和商榷态度。对古代书法的美学传统心怀敬畏,是我习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3.
中田商店的历史 有日本"军品之父"之称的中田忠夫先生与他的中田商店,代表着日本从战后至今所有军品迷的历史。记者有幸参观了中田商店并遇到了中田忠夫先生本人。中田先生看起来像一位温厚的中年人,让人看不出他是日本军品界的第一把交椅。1924年,中田先生从日本山口县的学校毕业。中日战争时,因为年纪太轻不能服役,只好加入交通社,并自愿前往我国华北,战后回到日本时,已是1952年了。  相似文献   

4.
狄瓦里教授是个言而有信的人。2002年11月 我在北京见到了他。我们谈到了他执笔的《火之翼》一书时,问他能否请总统先生为中文版《火之翼》作个序。他说,在卡拉姆博士没当总统之前,问题不大,但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但他允诺我到德里时安排我见一下总统本人,或许还可以跟总统合个影呢。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了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他因而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那么笨、那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相似文献   

6.
我这三十年     
在北京跨国公司圈子里,周伟焜先生历来有所谓“铁腕人物”之称。不过,要是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人们准会以为他是一名大学教授,谁也不会料到,IBM对华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就是这么一位中等身材、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从1968年加入IBM,周伟焜在信息产业界已工作了30年。他的成长与成功之路,相信对所有财经领域的从业人士都有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人把书法称为“线条的艺术”。李燕刚先生认为这说法是很片面的。“线”不能独立存在,而是服从于造型,诸体皆然,尤其是在古文字书法中更是如此。线条的形成主要是用笔,也包含用墨。李燕刚先生的书法颇为讲究用笔的丰富多变,通过笔法的轻重、虚实、强弱、刚柔等变化,使人们感受到一种韵律感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51-5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文学和书法上的“双璧”,尤以“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声闻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旷世之作曾经伴随它的主人在浙东的一座大山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最后又从这里流入外人之手,从此开始了它扑朔迷离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1):44-44,46,47
<正>在这种机制下,医生的生活有保障,没有从病人身上挣钱的欲望,可以将救死扶伤放在首位;相应地,病人并不觉得受到了医生的盘剥。学者杨念群先生在《再造"病人"》一书中曾经引用了晚清小说《医界镜》中的一段话:"现今医界坏极,可靠的人,竟自不多,而病家请医,又全是外行,以耳为目,不问其人之实学如何,治效若何,只要听得名气响的,便请他施治。及至服他的方子,无效,不怪医者之贻误,反说已病至难医。"这是小说家借人物之口对当时医界乱象的评价,其中可玩味之处颇多。晚清是旧秩序崩塌和新秩序萌芽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0,(4):48-49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  相似文献   

11.
公知与伪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北方 《南风窗》2012,(12):54-56
有一些知识分子,内心没有自己的信仰,随波逐流,扮演启蒙者的角色,什么时髦宣扬什么,其本质是"掣维新之衣,以蔽其自私之体",这种人便是"伪士"。鲁迅期望他的文章"速朽",而且要"火速到来"。他的意思是,希望他所批判的黑暗面和他的文章一起被埋葬。但是,鲁迅的期待仍未实现,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里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2.
庾晋 《法制博览》2008,(7):21-22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  相似文献   

13.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14.
住在芝加哥市的托马斯·莱恩,每天早上出门上班之前总要打电话到所住大厦的门房,去询问当时是晴天还是在下雨。不是因为莱恩先生双目失明,也不是因为他住在地下室里四壁无窗,而是因为他住在“约翰·汉考克中心”的五十七层楼,看不清地面上天气的真面目。住在这座大厦里的人都有置身雾中或高居云端之感。“约翰·汉考克中心”位于美国芝加哥市中心区附近,高达337米,共有一百层楼,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住宅与办公室混合的大厦之一。为建此大厦“约翰·汉考克人寿保险公司”耗资九千五百万美元。从一两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汉考克中心有何等之庞大:全大厦用钢筋四  相似文献   

15.
高亚立爱写字,且一写就写了30多年.一个人对于一件事能够持续这么多年,应该说是一种境界了.高亚立学书的方式十分简单,就是临帖、读帖、看书,然后借鉴当代高水准的书法佳作进行再创作. 高亚立说,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岔路可行,就足一条路:习传统,研经典.为此,他付出了很多,但了解他的人却知道,他付出的不光是时间,更多的足一种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高放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国际共运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著名专家,年届耄耋,仍不断钻研思考,笔耕不辍,经常提出一些引入深思的独到见解.近年来,高放先生陆续推出几种个人专题文集,《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就是其中的一种.该书近56万字,凝聚着高放教授60年跟踪研究苏联问题的心血.从书中可以看到他研究苏联问题的心路历程,也可以看到他对苏联兴亡之道的独到分析和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似文献   

17.
陈仓 《法制博览》2010,(10):28-29
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他曾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震惊海内外。实际上,在10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和社会转型中,言说国人丑陋的并非柏杨先生一人,他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他属于集大成者之一。关于国人中某些国民性问题,中外政治家,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科技、经济、宗教界多位名家都多少有与柏杨先生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其中洋人中的“中国通”们关于国人丑陋的观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徐浚 《法制博览》2009,(15):73-74
刘备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能哭的人了。翻遍整部《三国演义》,竟然发现有三十余处。刘备作为一代“枭雄”,虽然“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但却出奇的能哭,而且哭的作用往往能被他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不能不叫人佩服。古龙先生就曾这样评论刘备:“玄德之哭,例无虚发”。那么,刘备究竟为什么那么能哭呢?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份,老舍之子舒乙先生将迎来80大寿,家里准备为老人家办一个小范围的家宴,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王庆泉会受邀参加。他和几个朋友再三研究之后为老人准备了一个很特殊的寿礼——一个大号的北京工艺品"烙花葫芦";舒乙先生这样评价王庆泉:"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现在的秘书长是个干实事、尽心尽力的人。"最少,王庆泉的声音被国内外很多人了解,每年春节北京天坛庙会期间的祭天大典表演,解说旁白就是他的。在北京文联作协、舞协、音协、老舍基金会工作几十年,关键时刻总能露一手的王庆泉,不仅是很多艺术家的朋友,也用自己实在的工作,和艺术家们一起把京味文化艺术传送弘扬到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20.
丰年 《工会博览》2006,(16):43-43
李树琪,字博渊,1931年生,祖籍河北省高阳县,大学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画师,曾为国家民族博览会书法评委。树琪先生系明清望族之后,其祖上是曾为清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元老的内阁大学士李鸿藻。他幼成家学、遍临法帖、集诸家之长、创自家一格,耕耘60多个春秋。楷书作品,外柔内刚,气韵高古。被日本和国内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