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宝成 《党建》2005,(10):41-42
“七七事变”后,“挽救民族危亡”的口号成了音乐创作的时代主题。一时间,涌现出了一首首抗战歌曲。中国军民在高昂的抗战歌声中,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直到将日本侵略者打败。《大刀进行曲》为“大刀队”创作日寇侵占东三省后,宋哲元将军率领的第29军官兵热血沸腾。但由于武器装备低劣,许多部队配不齐刺刀。宋哲元将军联想到部队有使用大刀的传统,西北军官兵还均有习武的基础,于是提出建立“大刀队”,发动全军自造大刀,全面习武。1933年3月10日、11日,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鬼子横尸遍野,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这是“九一八…  相似文献   

2.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 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这首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是当年作曲家麦新为第29军大刀队创作的。它曾激励了全中国的抗日军民,尤其是最后一声“杀”,强烈抒发了中国军民对  相似文献   

3.
<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大刀进行曲》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名曲,在抗日烽火中诞生,被人们传唱了70多年。它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特别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的无比仇恨!这首歌吹响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阵阵号角,曾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直到今天唱起它来仍会热血沸腾、激情高涨、爱国心切!殊不知,《大刀进行曲》开始时是专门为英勇善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将士们写的。  相似文献   

4.
祖远 《世纪桥》2009,(8):44-45
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大刀进行曲》,被人们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它曾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直到今天我们唱起它仍有热血沸腾之感。但是,知道这支《大刀进行曲》是怎样诞生的吗?  相似文献   

5.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主张坚决抗日,“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同一天,第二十九路军二一九团,组织了一个150人的敢死队,每人大刀一把,手枪一支,手榴弹四枚,冲入敌阵,刀光闪耀在敌群中,很快就收复了卢沟桥。大刀队19岁的陈永德,一人一刀,杀敌9名,缴获枪13支。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威名就此远扬天下,并给中国人民以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抗日战争终于在大刀的飞舞中拉开了序幕。卢沟桥抗战的消息传到上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一当时我在平和县城九峰念私立雍睦小学中年级,学校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活动。首先是教学生大唱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松花江上》等。学校规定中高年级学生每天都要到校参加早操,上街呼喊抗日口号和唱歌。每当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到学校集合,由老师  相似文献   

7.
大刀进行曲——抗日歌曲小考(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1914—1947),上海浦东人。早年因家贫,于16岁失学。他曾在上海美商美亚保险公司作职员,同时自学英文、国文及音乐,1935年起积极投入救亡歌咏运动并开始创作救亡歌曲及歌词。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1940年间在国民党部队内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7月,转至延安,入鲁艺,从事党的工作和群众音乐运动的组织工作。抗战胜利后,随军参加解放东北的战争。1947年6月6日,壮烈牺牲。 麦新一生写有约60首歌曲,其中以《大刀进行曲》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8.
常熟人杰地灵,在古今名人馆里有《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生平的介绍。音乐家麦新(1914-1947),原籍常熟,生于上海。幼年曾受音乐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为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组织者之一。1936年,参加“词曲作者联会”,始作歌曲。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成为最具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之一。1938年春,参  相似文献   

9.
《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都是产生在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的革命歌曲。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五十周年了。对于亲历者来说,一提起那饱含屈辱、辛酸、悲愤与抗争的时日,就不难回忆起一件件难忘的往事,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打节拍哼唱出这一首首曾经激励着他们不屈斗争的歌曲。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介绍1932年12月25日,《革命与战争》第4期画报第2版刊登漫画《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揭露国民党军用长枪大刀无情地屠杀工农群众的悲惨场景,用血的事实激励人民起来,与国民党军的"围剿"进行最后的抗争。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一个中国人,如果仅仅会唱《大刀进行曲》,还无法明白那段历史。时光再流逝,我们也必须记住那些往往令我们不愿记忆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5,(8)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向基层单位赠送抗日战争歌曲集歌曲集共两册,分别是《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和《爱我中华———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一书所选歌曲,大都产生于抗战年代,包括《松花江上》、《长城谣》、《大刀进行曲》等曲目。  相似文献   

13.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首郑律成谱写的《八路军进行曲》后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至今是解放军的正式军歌。 有一支国民党部队唱过这首歌,而且这支部队还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这就是抗战时期转战印缅的中国远征军孙立人部,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  相似文献   

14.
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日烽火中诞生的这首发自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怒吼声中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刀进行曲》,对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峥嵘,历经磨难、不绝如缕,靠的就是这样一股气,一股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磅礴勇猛浩然之气!勇,最早见于金文。许慎《说文解字》云:"勇,气也。从力,甬声。"俗语中常常以"勇气""力气"连称。勇是存于一个人内心的浩然  相似文献   

15.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著名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中的一句非常流行的歌词,在中国可以浼早就妇孺皆知,这首歌曲就是专为抗战名将赵登禹所作。赵登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受到国共两党共同尊崇的抗战名将,南京国民政府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同志则高度评价赵登禹“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并在解放后亲自签署了赵登禹的革命烈士证书。  相似文献   

16.
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每当人们高歌这首《大刀进行曲》时,就仿佛置身于同侵略者厮杀的战场,积压在心头的怒火犹若火山般喷发。作为抗日救亡歌曲的典范,这首歌吹响了全民抗战的号角,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刚劲昂扬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沉真挚的爱国热情,让这首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至今广为传唱。  相似文献   

17.
<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震撼人心的雄壮战歌,充分表达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在抗战期间流传甚广,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作为抗日救亡歌曲的典范,《大刀进行曲》吹响了全民抗日的号角,深切鼓舞了全国军民奋勇抗战的斗志。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就是牺牲在战场上的音乐家麦新。  相似文献   

18.
尤敢 《党史博览》2007,(3):26-27
一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音乐家麦新,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曲家、音乐活动家.他创作的《大刀进行曲》(作词、作曲)、《只怕不抵抗》(作词)、《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作词)、《保卫马德里》(作词)等优秀作品,以及他在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的突出贡献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牢固地树立了他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著名音乐家麦新离开我们已经60多年了,但是他在70年前创作的《大刀进行曲》,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响,催我们奋进。麦新,原名孙培元,别名默心、铁克,祖籍江苏常熟,生于上海。1926年,麦新考入南光中学,后因家中生活困难而辍学。  相似文献   

20.
我呼唤     
我呼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呼唤正在逝去的精神归来!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对个人来说,是很长的时间了,但对历史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我仿佛回到四十年前,在昆明的街头,热烈欢呼日寇的投降,热烈欢呼祖国的胜利。时间再往前移八年,在家乡县城的街道上,我和同学们手拿红绿纸旗,在商店门前进行抗日募捐。家乡远离抗日前线,但耳里仿佛听到战马的嘶鸣,刀枪的交并,听到《大刀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雄壮高昂的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