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政视角下的财政民主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而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财政民主对实现政府行为法治以及实现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剖析财政民主的内涵、探讨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试图为新时期财政民主的制度重构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是国家权力公共化的基础,失去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就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公共性,更不能确保国家权力仅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为此,必须确保公共财政体制具有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财政正义体现为国家与公民财产征收关系的合理、适度。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财政法治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实行财政法定。  相似文献   

3.
公正财政论     
本文提出了要以维护公正财政为重点,重构财政理念,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完善财政的政策和管理,用公正的财政来为建设公正、廉洁、高效政府,公正、高效、民主的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财政"看我国地方财税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所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土地财政虽然是现行分税制下地方政府的无奈之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扭曲了政府职能、削弱了宏观调控、加大了金融风险、加剧了社会不稳定隐患,集中暴露了现行地方财政在民主、法定、公平、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遏止土地财政,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民主、民生、法定、公平的公共财政原则,形成合理的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5.
财政幻觉的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学者普维亚尼提出,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的阐述而引起关注,其产生的基本原理是认知偏差。不同类型的财政幻觉在传递税负痛苦的能力上有所差别。乐观的财政幻觉不利于传递税负痛苦,与财政民主间呈负相关;悲观的财政幻觉能够有效传递税负痛苦,与财政民主间呈正相关。当前税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税制选择,建构有助于觉醒财政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外部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走向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推动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最为直接的力量是渗透着宪法精神的民主财政和法治财政。引导农村走向公民社会的财政对策是:推进农村财政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乡村民主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财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民族财政关系是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财政关系法制化是完善公共财政立法体系、实现民族区域财政自治、建设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和规范民族财政政策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公共财政立法具有从属性、职权性和自治性,应遵循合法原则、法制统一原则、变通原则和财政民主原则.着重从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支出和公共预算等方面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财政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永恒 《求索》2010,(12):164-166
财政民主主义作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财政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民主的涵义看,民主的理想和精神是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价值应该涵盖国家财政领域。同时现代财政的本质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与民主财政具有同一性,所以财政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应当体现为人民财政主权。  相似文献   

9.
无论近代社会还是现代国家,政府的运作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财政基础上。作为以公共权力主导的资源配置——财政,不仅仅是经济制度的组成,更是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财政作为国家主要的经济来源,财政不仅是政府经济收入与经济支出的反映,更体现了经济资源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分配,涉及到一国基本的政治决定过程。因此,财政民主,不仅体现的是宪政主义与法治主义精神,更体现了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统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改革与公共财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征 《理论月刊》2006,(2):95-97,109
推进财政改革,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公开透明的资金财产分配权力,是民主财政、法制财政、有限财政的基本理念;评估和检讨当前财政四项改革,是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事项。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公共财政是责任政府、高效政府、亲民政府、廉洁政府的基础。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推动这项工作,就一定能够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