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圆 《天津检察》2007,(2):54-55
日前,我院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在办理这起案件中,对于如何定性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诸荟嘉 《法制与社会》2011,(25):128-129
非法拘禁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名,行为人一般采用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通过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这种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或持续的状态,从刑法理论而言,属于典型的继续犯。行为人在非法拘禁他人的过程中容易伴随对被害人的人身伤害等行为,与刑法规定的其他罪名的罪状表述也有交叉,从而在司法认定中出现一定的疑难问题,本文试图从典型案例出发,探讨非法拘禁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4.
诈骗罪是一种智能型犯罪,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各种表现形态。因此,诈骗罪很容易与其他罪相混淆。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诈骗罪客观行为来分析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及与相关罪的竞合、区分的认定。  相似文献   

5.
汪斌 《中国审判》2009,(7):68-69
本案夏宏春等人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被告人李永、周洪准备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在办理该有限公司工商登记时,由于没有注册资金,通过看报纸得知有代办工商营业执照的广告,于是二人就与对方取得联暴,经协商最后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两张名字为李永、周洪,分别为150万、50万元的进账单,并由中介将这200万元打到该公司账户,然后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办理了验资报告,转天中介将该款从账上转走。二被告人凭借这一验资报告,从而取得了注册资本200万元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二被告人被查获归案。  相似文献   

7.
8.
遗嘱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书面遗嘱的认定一般争执不大;但对于口头遗嘱的认定往往由于无文字记载,易产生分歧,成为处理继承案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就自己在办案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认定口头遗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要注意口头遗嘱的内容是否清楚完整口头遗嘱由于空口无凭,往往由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和记忆不清等等原因而有很大的出入,这就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就基本的问题要查明:立遗嘱人明确了遗产范围没有?明确了继承人没有?明确了遗嘱由谁执行了没有?如果这些基本的内容都不具备,就不能认定.二、要注意遗嘱内容是否合法遗嘱的内容是否合法,是遗嘱是否有  相似文献   

9.
在检察机关查处的非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案件中,非法拘禁是发案较高的一类犯罪。为了正确认识、预防和处理新形势下发生的非法拘禁案件,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司法实践,对该罪的构成要件、特点及其罪与非罪的界限,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 从犯罪构成理论来分析,构成非法拘禁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人。这类案件行为人的职业是相当广泛的,有县级领导干部、公安司法人员、保卫人员、乡村基层干部,也有一般工人、农民。其中,多数是有处理人的问题的权力或其他权力的人。一般来说,具有一定权力是实施非法拘禁罪的重要条件。这类案件涉及的责任人员比较多,有批准者、决定者、执行者;有些案件的行为人还有殴打、侮辱情节。每种情况又可能不止一人,其责任大小也不同。由此可见,行为人的社会职业、责任人员的相对广泛性是本罪的重要特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只能是其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参于陷害、报复、贪赃或者其他个人目的的行为人。  相似文献   

10.
一、对无书面合伙协议应如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0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协议,又未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但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又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第十一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条文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在实践中直接故意往往比较好认定,间接故意往往遇到认定上的一些困难。在实践中,为了正确地认定间接故意犯罪,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界限问题,二是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界限问题。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间接故意的犯罪要比直接故意的犯罪在主观恶性上要  相似文献   

12.
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几种情况 一、正当的评论。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对可以受到公众评价的事情进行正当的评论,而涉及到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的,不构成侵害名誉权。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为社会公共利益所进行的正当评论,可以涉及对特定人言行的批评或评论,例如舆论工具对违法犯罪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鞭挞;对著作、创作、演讲、表演进行评论;在选举中选民对被选举人发表的意见;公众对领导人的评价;公民控告、检举他人的违法乱纪行为;等等。当然,这种评论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发表的意见。至于意见是否正确,不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往往关注巨额财产来源是否合法,但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认定的其他证明因素较为忽视。通常犯罪分子巨额财产的获取时间、支出、合法收入,以及现有财产状况的查处对于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确认定入户抢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认定入户抢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肯修订后的刑法将入户抢劫作为构成抢劫犯罪情节严重的行为之一,旨在加重打击入户抢劫行为。审判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入户抢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正确理解“户”的含义正确理解“户”的含义,即“户”的地理范围,是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15.
许国鹏 《中国监察》2008,(10):56-58
基本案情 宋某,女,中共党员,原任某市政府副秘书长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主要事实有:(1)2002年8月,时任该市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的宋某,帮助李某注册成立了一家装饰公司,宋某本人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身份出面为李某承揽工程。李某一次送给宋某4万元,帮助宋某女儿上大学改专业;给宋某装修倒贴3万多元;宋某在北京买齐白石的画,李某向宋某的银行卡里打入15万元。(2)2003年10月,宋某刚刚升任该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得知该开发区有一“烂尾楼”项目要出售,宋某便找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王某协商,通过向原开发商施压的方式,以680万元低价购得该“烂尾楼”。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宋某强烈要求“持股”,为掩人耳目,宋某以其弟媳范某名义向王某的公司追加注册资本200万元,作为宋某的股本,宋某并参与该公司的经营管理,至案发时获利170多万元,但范某并不知情。(3)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宋某利用职务便利,未经土地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土地适用性质,将待建“老年公寓”的18亩土地,以“联建”的名义,出让给某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在“联建”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王庆民 《中国检察官》2000,(4):32-32,48
一、如何正确界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对象为商业秘密。认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核心是正确界定商业秘密,但何为商业秘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刑法》第219条第3款将商业秘密规定为“不为公众所知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  相似文献   

17.
商标应区分知名度或显著性的高低或强弱而适当确定跨类保护范围对驰名商标扩大保护是因为其价值高于普通商标,而其价值的产生,是基于权利人有效的商业营销活动,以及被消费者接受的事实。在扩大驰名商标权人权利范围的同时,也给非特定的同业竞争者及其他市场主体增加了不作为的义务。但在注册  相似文献   

18.
王某是某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该市一家民营企业因其一污染严重的项目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不能开工,该企业董事长张某便通过王副市长妻子宋某(退休小学教师)的妹夫李某(餐饮店老板)请托王副市长批条子,经李某从中斡旋后该项目上马。该企业为感谢王副市长的鼎力相助,张某邀请李某加盟该企业,无需出资即享有10万元股份,  相似文献   

19.
非法拘禁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永安  王志祥 《河北法学》2006,24(11):129-132
成立非法拘禁罪,不要求被害人认识到自己被剥夺自由的状态.非法拘禁罪是一种典型的继续犯,其行为应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对于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必要时可以按照非法拘禁罪论处.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界限的关键区别在于主观目的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29号被告白朝阳等人在扭送被害人刘学进的过程中,不幸导致被害人死亡,法院依法裁定四名被告成立非法拘禁罪,并判处有期徒刑。案件宣判后,社会哗然,对案件的定性大家议论纷纷,主要观点有四种,分别为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非法拘禁罪以及无罪。本文持最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