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2月17日—3月28日,我园猛兽区猫科动物发生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变形杆菌病。1 发病情况我园猛兽区共饲养有狮、虎、豹等猫科兽6种28只,其中幼兽10只、成年兽18只。1999年2月17日,9月龄雄性美洲狮发病,以后美洲虎、东北虎、华南虎、美洲狮、非洲狮、孟加拉虎等8只动物相继发病。病兽性别雌雄各半,其中幼兽发病6只,发病率为60%;成年兽2只,发病率为11.10%。发病后经采用高敏抗生素配合对症、支持疗法治疗,治愈7只,死亡1只。2 临床症状病兽轻症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多卧少动,呕吐,排…  相似文献   

2.
1999年 7月 2日 ,我园饲养的 1只雄性华南虎死亡 ,经诊断为恶性纤维肉瘤。该虎 1980年出生于重庆动物园 ,谱系号为12 7,同年运抵我园 ,入园后该虎生长发育良好 ;1999年初 ,该虎臀部左侧出现一肿块 ,以后皮肤破溃、体况渐进性消瘦呈恶病质至死亡。1 病灶情况病灶部位在该虎左侧髋关节的体表对应处 ,初期肿胀部突出体表 ,呈鹅卵大小、较坚实 ;在此期间该虎饮食、活动及排便均无异常 ,经使用抗菌消炎及局部药物处理后均无效 ,约 1月肿胀部自行破溃。经检查 ,肿胀部破溃边缘不收口 ,外缘表面鲜红 ,不时流出新鲜血液 ;创口内有盲囊腔 ,探查肿胀…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动物园动物的发病率较高。1988年12月,我园1只华南虎发生以呕血、便血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及生化检验,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和肝硬变,经系统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一)病史及临床症状 雌性华南虎,15岁,两年来体况欠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拉稀。 1988年12月2日上午,该虎精神稍差,无食欲,多卧,大量呕吐未消化的食物,其中有鲜血和凝血块约1000ml。病虎大便稀薄,内有少量红细  相似文献   

4.
1991年5月上旬,石家庄市动物园大型猫科动物爆发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数天内有华南虎3只、东北虎3只、美洲狮1只先后发病,经过对患病动物的临床诊断,粪便病原微生物学鉴定,确诊本次爆发流行的疾病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大肠杆菌病。发病经过我国虎房共喂养6只虎,其中:华南虎雄性2只,年龄均为6岁,雌性1只为7岁。东北虎雄性2只、雌性1只。均为未成年虎。另外1只美洲狮雄性,年龄为8岁。从5月4日开始6只虎、1只美洲狮突然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5.
狮虎疑似萼状病毒病的诊治张恩珠,贲亚华,车桂翠(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161005)1993年龙沙公园有猫科动物4种8只,其中12岁的雄性非洲狮1只,5岁的金钱豹2只,2岁的东北虎2只,8岁的啥狸3只。1994年笔者发现该园的狮、虎、豹流行一种疑似萼状病...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 蓬莱市某波尔山羊养殖场饲养 46只山羊 ,2 0 0 1年 8月 2 6日早晨饲养员发现羊群均不同程度有双目流泪、羞明症状。笔者经病史调查并结合临床症状 ,诊断为电焊弧光所致山羊结膜、角膜炎。临床症状 羊站立栏内不动 ,不停地摇头 ,双目流泪、羞明 ,结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初期稀薄、后逐渐变为粘稠性脓性积蓄在结膜囊及内眼角 ,发痒而试图磨擦患眼 ;因长时间摩擦引起球结膜下结缔组织增生 ,结膜突出、角膜发炎 ,在角膜面形成不透明白色翳膜 ,视力减退。病因 据了解 ,发病前一日下午电工用电焊机焊接羊栏铁管时 ,饲养员未将羊…  相似文献   

7.
六年来,我们应用强的松龙球结膜注射治疗马、骡眼病200多例,除少数因患白内障及其他眼底疾病无效外,对角膜炎、角膜混浊等的治愈率在90%以上,大多数病例都是1~2次痊愈。对周期性眼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新疆科技生物胚胎移殖股份有限公司 1头青年海福特母牛 ,于 2 0 0 1年 8月 2 8日发现左侧下眼角膜上长一黄豆大新生物 ,9月 2 5日已长到直径为 2 5mm× 2 8mm大的扁圆形肉瘤 ;肉瘤表面充血、有溃疡面 ,有时排出脓性分泌物和少量的血液。抗菌素治疗无效且越长越大 ,压迫眼球 ,严重影响视力。术前准备 手术刀、布帕钳、弯止血钳、药棉 ,利多卡因10 .0mL、静松灵 5mL、安钠咖 5 0mL ,5mL一次性注射器 2只 ,手术器械常规消毒待用。手术方法 用利多卡因 10mL分多次喷雾式眼内喷射 ,每1— 2min喷射 1次 ,直到上下眼皮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9.
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性病理变化的统称。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水肿、尿中含有病理产物 ,若不及时治疗 ,则会因肾功能不全或伴发尿毒症死亡。肾炎可发生于各种动物 ,而关于猩猩肾炎的报道较少。我园 1只 5岁雄性猩猩因患肠炎而继发肾炎 ,经治疗痊愈。1 基本情况猩猩 ,5岁 ,雄性 ,呼名“晶晶” ,1998年 4月由济南动物园运抵我园 ,来园时体况、精神、饮食欲正常 ,喜活动 ,粪便基本正常 ;来园后 ,虽偶发消化不良和腹泻 ,但经治疗均很快痊愈。2 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2 .1 临床表现  1999年 6月…  相似文献   

10.
我园一只华南虎,8岁,因饲养管理欠妥,于1983年5月25日拉灰色粪便,经用土霉素片、氯霉素、胃蛋白酶等药内服治疗,排粪情况有所好转。但自27~31日以后,多次发生呕吐,其呕吐物为未消化的肉类及白色泡沫并混有黄茅草等。31日取得粪、尿化验,结果粪便潜血(++),几乎全部由虎毛组成,寄生虫卵检查:线虫卵0~1,粪便内并有15×2.5cm外形不规则的石块。尿液呈茶色,半透明,pH8.0,有无机沉渣磷酸氨镁。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5月 1 5~ 2 0日 ,广东省某特种动物养殖园饲养的 6只黄腹角雉 (Tragopancaboti)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死亡 2只。经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产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lcali genes)感染。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园在自建鸟舍内散养 6只黄腹角雉 ,这些雉已在园内展出多年 ,除发现有禽虱外 ,一直未发现其他疾病。 2 0 0 2年 5月 ,广州地区出现历年少见的高温 ,气温常在 3 7℃以上 ,较少下雨。从 5月 1 5日起 ,黄腹角雉在 1周内陆续出现精神不振 ,呆立不愿动 ,采食和饮水量锐减 ,有的呼…  相似文献   

12.
泄殖腔炎是禽类的一种营养不良性代谢疾病。该病常见于鸡、鸭,特别是产卵的成年母鸡,但有关珍禽泄殖腔炎的报道不多。1987年10月,我园1只4月龄白枕鹤,因患泄殖腔炎继发细菌感染死亡。(一)发病情况 该鹤系我园自繁,生前营养中等,羽毛较粗,精神和食欲一般;有时排稀粪,常规治疗后短期好转,随后又复发。10月份以来,多次少量排稀粪不止,于10月10日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珍稀物种之一 ,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野生东北虎 3~ 4岁性成熟 ,多在冬季发情交配 ,妊娠期 10 3~ 10 6d ,每胎产 1~ 5仔。目前 ,野生东北虎十分稀少 ,已达濒危状态。为有效地保护东北虎 ,我国各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 ,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6月 ,西宁市连续降雨 ,气温偏低。西宁市动物园 1只 11岁的东北虎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动物园兽医诊断为感冒 ,先后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7日中午,由深圳某动物园送来病死孔雀3只,经对其进行病理剖解、病原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诊为一起孔雀多重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经对该园孔雀群进行综合防制,疫情得到控制,孔雀群生长良好,再未出现死亡病例。1 发病情况该园饲养孔雀100多只,近一段时间在圈舍和活动场地经常发现孔雀排出的白色稀粪;孔雀的精神、食欲没有明显变化;以后病情加剧,隔段时间有1—2只孔雀死亡。据调查,该批孔雀进园后曾发生白色念珠菌及球虫感染,经治疗后痊愈,以后按常规饲养、管理。2 剖检变化对3只病死孔雀剖解,发现孔雀腹腔及脏器表面均被覆有大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某市种畜改良站有南非波尔山羊 4只 ( 1只引进 ,3只自繁 ) ,饲养期间除间或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外 ,生长一直良好。 1999年 10月中旬 ,该场唯一 1头波尔公山羊突然出现视力下降并致失明 ,伴有头左右摇摆等神经症状。经临床综合分析 ,初步诊断为颅内压增高所致 ,经对症治疗后该羊不久即恢复了视力。1 临床症状该公山羊体重 75kg左右 ,自前 1d配种后次日清晨即突然出现头左右摇摆、抬腿、前冲 ,视力下降 ,影响采食 ,并导致食欲下降。当地兽医用 5 0 g/L糖盐水 2 5 0mL ,氯化钾 0 .4g ,葡萄糖酸钙 1g ,维生素B15 0 0mg ,平衡液…  相似文献   

16.
南方某虎熊乐园驯养的孟加拉虎、东北虎和华南虎共60多只。为恢复其野性以便日后放归大自然,平时挑选青壮龄虎放入斗兽场,让虎扑咬活牛、活马直至将其咬死,牛马肉将直接用来喂虎。1998年9月份以来,发现个别虎上午斗兽时很凶猛,但到下午却突然栽倒在地,口流鲜...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1.试治对象:为我园饲养发生摇背病的3只扭角羚,其中2只(雌、雄各1只)具典型临床症状,1只(雌)处于亚临床期。2.药品:硫酸铜(含量97%~98%),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生素,抗风湿类药,当归注射液,硫酸镁;针灸器具一套。3.治疗方法:(1)将2只具有临床症状的病扭角羚每天补给硫酸铜20mg/kg,并进行针灸治疗。同时给雄扭角羚每天肌注VB_(12)、复合维生素B、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和抗生素。给雌扭角羚输液,静注抗风湿类药(乙酰水杨酸钠等)、硫酸镁、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2)对亚临床期的病扭角羚只补硫酸铜,剂  相似文献   

18.
我站自 1998年以来用虫克星针剂加倍剂量治疗 31例混睛虫病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症状 混睛病虫多发生于 9月至次年的 2月。病初羞明流泪 ,1— 2日发生角膜混浊白翳遮眼。有的眼睑肿胀 ,视力减退 ,甚或失明 ,引起角膜炎和白内障。检查病眼时可看到细的白色线状虫体在眼房液中游动 ,呈波浪式游动。治疗方法 用含阿维菌素 1%的虫克星注射液 ,按体重每10kg 0 .6mL作皮下注射。连用 2次 ,间隔 10d再用 1次。治疗马 2 4匹、驴 4匹、骡 3匹共 31匹均治愈。体会 虫克星注射液加剂量治疗混睛虫病效果好 ,简便不留后遗症 ,深受畜主欢迎虫克…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乏酸性胃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胃粘膜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消化发生紊乱的一种疾病。主要特征频繁呕吐、肉质下泄、精神不振、活动减少。广州动物园饲养的 1只华南虎自 1999年 1月开始出现症状 ,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慢性乏酸性胃炎 ,经 4个疗程 (每个疗程 6d)的治疗 ,病情得到控制。1 发病经过及症状病虎为雌性 ,4岁。该虎自 1999年 1月初开始出现呕吐 ,呕吐时表现痛苦 ,呕吐物为未消化的 5 0— 10 0 0g肉块 ,并混有胃液和粘液 ;粪便稀 ,内含未消化肉块。以后该虎病情逐渐加重 ,吃进的肉块大部分未经消化…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元月,从云南省中缅边境城镇集市上收购大绯胸鹦鹉2只、小绯胸鹦鹉和灰头鹦鹉77只,共计79只,在我园隔离饲养、检疫,第5天时发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鹦鹉衣原体病。临床症状 患病鹦鹉精神沉郁,不爱活动,被毛松乱、逆立,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部分鹦鹉有呕吐现象,并有“咯咯”的呼吸音,数天后有死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