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隐性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隐性就业的利与弊以及隐性就业显性化的意义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隐性就业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隐性就业的利与弊以及隐性就业显性化的意义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途径。我国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就业偏离度总体上保持平稳下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基础较好。然而,由于一些县域发展服务业动力不足、个体就业意愿不强等原因,我国服务业就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就业。对此,一是进一步推进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转变服务业就业国际逆差;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服务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建设和对外开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新型就业观念;四是做实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五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力度,有效化解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月 《中国工运》2021,(1):41-4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严峻,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在促进青年就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有青年就业政策制定参与者、就业信息提供者、就业技能培训者、就业安全维护者、困难青年就业帮扶者和青年创业支持者六大角色。工会在促进青年就业及就业安全中大有可为和作为。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就业市场的生力军,其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目前青年就业形势严峻。中国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青年就业及就业安全的作用不可或缺,诸如:参与制定青年就业政策、提供青年就业信息、培训青年就业技能、维护青年就业安全、帮扶困难青年就业和大力支持青年创业。推动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工会组织构建的多层次青年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工会服务青年就业的服务内容等,以更好地鼓励和扶持青年实现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本研究在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相 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毕业地、高校类型、学科及家庭因素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需求收缩、就业稳定性变差、“慢就业”现象升温及就业歧视加剧等, 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失衡、用人单位适合毕业生的岗位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及就业服 务缺乏针对性等。研究建议,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应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建立健全教育与就业的联动机制,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实效性,同时毕业生也应顺应变化转变观念,制定职业规划, 培育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但其对就业不仅会产生创造效应,也会产生破坏效应。研究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索在智能物质资本投入影响下不同地区和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分析人工智能通过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方向。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方向不同,存在“两极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对就业“两极化”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有差异性影响。研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福利,以应对人工智能的破坏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促进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化解就业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五个方面表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就业优先战略的内生动力、主要渠道、体制机制、目标导向五个方面来把握就业优先战略的内涵;选择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形成就业优先的综合性政策体系、加强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10,(1):50-51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北省首次以立法形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该《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相似文献   

11.
黎建飞在《工人日报))2007年3月28日撰文,对就业促进法立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1.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平等就业。就社会成员而言,公平的就业机会包括得到职业培训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以及获得平等的就业条件。就业平等是开放性的全方位的平等。以劳动报酬为例,一个人虽然找到了工作,但在该项工作中得到的劳动报酬却低于同岗位的其他人,则其就业仍然是不平等的或者说是被歧视的。这种不平等更多地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者、供给过剩的劳动类别中.如大学生就业中的“零工资”现象、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条款实现差别工资等。  相似文献   

12.
“你们出去的时候是默默奉献,回来的时候是乐观地面对困难……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也会支持你们学好技术、再创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渡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3.
信息的充分传递是市场资源高效配置的前提。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不完全,影响了大学生理性的进行学科选择和职业规划,导致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双方不能有效衔接。知情权保障是解决主体信息不完全问题的唯一路径。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大学生就业知情权的内容,并通过政府的市场就业信息收集供给、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用人单位就业信息告知等,落实大学生就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也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北京市97家企业的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目前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并且创造效应在应用型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人工智能使就业岗位、技能、人力资本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但对就业年龄结构的影响较小;人工智能在提高整体劳动报酬的同时也会造成工资两极分化的倾向,并因此提出了技能导向的技术培训新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导入期,对就业数量、结构以及技能的影响初步显现,但影响还较小。  相似文献   

15.
《就业促进法》对公平就业作出了专章规定,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诉性,特别是和诉讼机制的衔接问题制约着《促进就业法》和其它法律中对公平就业的实现,这就需要完善和创新诉讼机制,要建立一个以私益诉讼(包括传统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为基础,以公益诉讼为补充,以宪法诉讼为后盾的符合中国国情、立体的诉讼体系,为劳动者公平就业提供全方位的、各种方式相互衔接和补充的立体的有效的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存在的“等靠要”、讲体面、图舒适以及不思进取、怕竞争等旧就业观念,并指出了旧就业观的消极影响。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自主自由、平等就业、艰苦创业、竞争就业及开放性多元化就业等新就业观,分析了新就业观念产生的根据及在再就业中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再就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就业促进法》对公平就业作出了专章规定,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诉性,特别是和诉讼机制的衔接问题制约着《促进就业法》和其它法律中对公平就业的实现,这就需要完善和创新诉讼机制,要建立一个以私益诉讼(包括传统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为基础,以公益诉讼为补充,以宪法诉讼为后盾的符合中国国情、立体的诉讼体系,为劳动者公平就业提供全方位的、各种方式相互衔接和补充的立体的有效的保障网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产生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制度性及一些非制度性因素,国家对农民工的保护机制不健全,引致他们在就业、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缺乏法律保护并成为备受歧视的弱势群体.本文基于对甘肃省天水、陇南两市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从国家制度、法律及农民工自身原因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并在从法律视角提出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月 《中国工运》2020,(4):55-57
作为“六稳”之首,穗就业既是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托底之举,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就业稳定工作,不仅每年的两会报告都将稳就业置于优先位置,确定具体的就业增长目标,而且持续发布一系列有关稳就业的政策文件。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支持企业稳定发展、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积极实施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落实各方责任等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基于 2002-2016 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互联网普及程度对非正 规就业的影响,发现互联网普及程度对非正规就业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互联网的普及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就 业质量。进一步使用滞后一期互联网普及程度作为工具变量,两阶归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为了 排除《劳动合同法》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的样本进行检验,发现互联网普 及程度对非正规就业比例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