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理化 《人民论坛》2013,(2):132-133
惯常居所是儿童诱拐公约中的重要概念,关系到儿童返还机制的顺利运行。作为一个事实性概念,惯常居所并没有被明确界定,留给了法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文章基于公约实施三十多年来涉及惯常居所问题的案例,对惯常居所的获得与失去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公约解释的一致性并统一各国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黄栋梁 《求索》2012,(5):232-234
惯常居所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国际诱拐儿童案件的结果。注重父母共同主观意图的标准容易跟住所标准中的主观因素相混淆,且曲解了海牙公约的目的;相比之下,注重儿童适应环境的客观证据的标准符合海牙公约的目的,因而更为可取,它为我国法律中的相关概念即"经常居所"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佚名 《中国减灾》2013,(8X):52-52
<正>放假了,孩子们在欢呼雀跃地规划着自己的假期生活时,很多家长却眉头紧锁:孩子一人在家安全吗?其实,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假期独自在家的孩子除了可能遇到各种意外伤害外,还存在被诱拐的危险。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幼儿在受到诱惑时,易同意跟随诱骗者。在儿童诱拐案件中,只有少数的采用暴力的手段,大多数试图采用语言诱骗的手段。而中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儿童被拐骗现象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儿童因此失踪。那么,家长该如何有效增强孩子防拐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小羽 《人民政坛》2011,(6):37-37
“记住,你的参与能改变一切。”主持人约翰·沃尔什通常以这句话作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美国头号通缉犯》的结束语。这个王牌节目的特点就是描绘犯罪嫌疑人特征,号召观众提供线索,协助破案。开播以来,已在35个国家找回65个失踪或被绑架的儿童,协助警方缉捕了超过一千多名罪犯,包括连环杀手、强奸犯和儿童诱拐犯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地震孤残儿童的收养过程中,收养家庭、孤残儿童和社区可能面临角色不调的风险.虽然政府在孤残儿童安置前和安置后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孤残儿童在安全、永久、福利和尊严需要满足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建议政府以四川地震孤残儿童的安置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性格及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社会交往、社会规范、生活目标、成人意识六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来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结果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表现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结果不及非留守儿童.文章最后从家庭、学校、社区三个角度对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8.
如何防止孩子被诱拐张明秀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采用诱骗、威吓、麻醉或者强迫等手段,拐骗拐卖儿童或绑票敲诈勒索钱财,给许多家庭造成空前灾难。要避免发生这种灾难,固然需要有关部门强化治安措施,作为儿童保护人的家长,必须及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在节...  相似文献   

9.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中华民族复兴强盛、国家繁荣富强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议题.儿童生活状况反映国家发展状况.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呈现高度分隔状态,儿童健康照顾缺乏儿童福利的理念与价值基础,儿童福利服务发展严重滞后,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重构整合性、全国性、普及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生活化的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消逝的儿童文化--传统儿童游戏引发的儿童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表述与实际形态之间的错位,使得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叙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幻想式"角色游戏的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相似文献   

11.
易希平  易谨 《青年探索》2016,(1):108-112
芬兰建立完善的儿童福利制度与其建立高福利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期间的儿童保护的制度化,经70年代的快速发展,于80年代建立普惠、社会民主型的儿童福利体系,90年代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后,芬兰逐渐发展起了完善的独立于家庭政策、教育政策和卫生政策的儿童政策,建立起了可操作的、尊重儿童意见、高度合作的儿童福利工作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2.
民间儿童救助组织调查报告--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儿童保障和儿童福利制度的缺陷使得我国社会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困境儿童,来自民间社会的草根儿童救助组织自发并积极地活跃在这个领域.尽管这些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他们动员整合民间资源,发挥民间社会的力量,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完善相关儿童救助制度、确立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协作机制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各国都确立了儿童具有普遍、独立、平等的民事法律地位,这一地位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儿童法律地位的发展经历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逻辑历程上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依附到独立,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历程.儿童是否具有完全自治权,儿童是否是普遍人权的主体在学界还有争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儿童福利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综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儿童福利的定义,儿童福利需求及服务,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国儿童福利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宁远县1000名留守儿童与1000名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状况进行了比较性的调查,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参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人们都耳熟能详,也会自然而然想到“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中国城镇化两拨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现实世界里还有一个目前仍被忽视的特殊群体——“都市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赵玉梅 《前沿》2011,(8):133-136
儿童被视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儿童的权利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在我国,儿童权利的保护长期处在学术关注的边缘,儿童的权利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一般人的权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应的立法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本文立足于婚姻家庭法,从研究我国儿童权利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国内外儿童保护现状及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添加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建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完善司法程序,完善监护和抚养制度,制定完善的亲权制度。以保证能及时和全面地保护儿童权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各项基础信息也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15-17周岁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针对大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重点阐述了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家庭关爱和引导状况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人们从未像20世纪这样,对儿童问题给予如此的重视。20世纪以来国际公约中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呈现了现代儿童观建构轨迹:从儿童的劳动价值到儿童权利主体的浮现;从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确认到儿童权利主体概念的深化和贯彻;从儿童公民观到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既不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也失去了农村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健康、接受公平教育、社会融入等成为他们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