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因素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语教学是运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并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学生的语言技能、态度、动机等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子。在《学生关于双语教学的摸底调查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实施双语教学的四点建议:一是教师在开设课程时要对双语教学的目标、形式、考核方法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二是双语教学应该开设在专业课中;三是不同基础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不一致,双语教学的开展应确立“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进,实验班与选修班教学并举”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双语教学的形式,避免沦为语言课或全盘用汉语讲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应用文体作用的特殊性出发,对其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内容之“真”、“善”和形式之“美”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实现其“真”、“善”、“美”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钱学森之问”的视角看“概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发现“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对实践教学在“概论”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2)教学环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3)执行的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管理。深化“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实施,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级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本科高级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高年级日语系学生学习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笔者在担任《高级日语》任课教师期间,尝试对该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三、摆脱课文固定化的教学模版,因“课”施教,因“课”实践;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外趣味知识。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05方案”中优化整合的一门新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课程的误解;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任课教师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部分知识的能力较弱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准确把握“原理”课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任务等四个方面谈了对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的一些个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善喻法”教学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专著《学记》中提出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也是被发明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地教学法.本人在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借鉴运用了这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儒道互补的混合体,它与美学是统一的。孔子讲“里仁为美”“、不激不厉”、“中和”为美;孟子讲“充实之谓美”、“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核心思想是“仁”;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大象无形”;庄子讲“法天贵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周易》讲“穷神知化”“、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是“道”,孔孟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总的说,就是提倡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政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同时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也承担着塑造大学生法治观念的重大使命。本课题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视角出发,以课程教学中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为研究对象,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完善从四个维度提出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9.
公安应用写作课教学,只有树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观念,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一是要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二是创设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四是改革写作课期末考试形式,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承德地委党校近年来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他们把科研作为办学的基础,在科研工作中认真贯彻“三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党的路线服务、为振兴承德服务)的宗旨和“三为主”(现实为主、实用为主、地方为主)的原则;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校刊为基地,以学术组织为纽带,以学术活动为渠道,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进行文献开发利用为根基,推动科研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这些做法可以概括为“五个结合”。 首先,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在这方面,近年来的一些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组织上“一条线”,即主管教学的校长同时分管科研。二是研究课题从教学中发掘,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三是考核教学人员,既看教学工作成绩,也看科研的数量与质量。四是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与实践理论,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育人机制。随着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大思政课”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他育人环节呈现的“双轨型”特征,向“并轨型”模式的转变,但并未实现理想化的“接轨型”融通发展。这是源于“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实践资源管理“零散化”、思政课实践板块“形式化”以及教学联动机制“低效化”等现实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大思政课”建设应开展学生理论宣讲、国情历史研究、基层岗位实习、社会场景体验四种创新模式,把“学、思、践、悟”的特征贯穿其中,以实现“大思政课”的善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整合的过程,“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是师生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整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分析隐性知识传播与整合和“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关系,剖析高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基于隐性知识传播与整合的“教一学二考三”课程教学范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党校学员的特殊性,主体班次一般采用单元专题教学,由不同的专题课共同构成某个教学单元。提升专题课教学品质,提高专题课教学质量,必须在分析和把握专题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专题课教学艺术。专题课教学艺术主要包括设计艺术和表达艺术两个方面。在专题课设计方面要把握四个关键:选题准确、观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新颖;在专题课表达方面要处理好四对关系:思想与口才、内容与形式、理论与现实、理性与激情。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传递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传统的形势政策课“施教”模式受到了冲击。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凭借其群众基础广泛、活动形式灵活等优势而成为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平台。形势政策课与学生社团都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将学生社团活动与形势政策课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形势政策课教学效果,推动形势政策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忠真智勇”既是湖南公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警察学院的校训,对弘扬优秀校园文化、培养合格预备警官意义重大。教师在警察院校讲授大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围绕“忠”、“真”、“智”、“勇”四个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忠真智勇”精神,为从警之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将民法典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于坚定大学生法律信仰和“四个自信”、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民法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体可从将民法典知识融入教材、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创新教学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使民法典精神深入大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的马列课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不是解决一般的问题,而是必须定位在解决方向这一重大问题上。对马列课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从思想、业务、纪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思想上,首先解决“三真”的问题,其次是解决“三进”和“两服”的问题。业务上,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学、真用,必须在做学问中解决“三力”。纪律上,教师在讲授中必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讲理论上基本定型、比较成熟的东西,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体育舞蹈的文化性与审美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体育舞蹈具有以下文化与美学特征:一是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应以音心相映、身心合一为评判标准,追求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艺术之美。二是体育舞蹈的竞技性。体育舞蹈应以真和健康为评判标准,追求身体审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展示其竞技之美。三是体育舞蹈的社交性。应以善和道德为评判标准,直面鲜活的人生,体现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19.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和任务,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学院,实现“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的建设目标。一是定位上把握“一本”、“三基”、十大含义;二是灵魂上坚持一大核心价值体系;三是依据上运用一大统战理论体系;四是价值上认识四个方面重要意义;五是任务上培训三支队伍,实现二类目标;六是教学上突出一个首要政治任务;七是方法上贯彻“三自”、“三不”原则;八是科研上抓住四个服务、三个工作;九是关键加强一支人才队伍建设:十是创新上完善社院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把“真善美”的要求引入到批评中来。“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追求真理、维护真理,修正错误而开展有理、有据而又诚挚的批评;“善”,就是坚持“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做到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美”,就是讲究批评艺术,在方式方法和工作形式上要符合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