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恩江  丁兆明 《人民论坛》2012,(20):162-16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大学生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重要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网络文化、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宝平  杨文君 《前沿》2006,(3):78-80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中,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变化,必须针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坚持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各个方面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症结,积极有效地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熊林婕 《传承》2010,(18):60-61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各个方面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导致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症结,积极有效地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我们发现这一代大学生的形象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异,特别是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进行价值评价时所表现出的深刻变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重新审视,站在更为宽阔的视点上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在新旧两种体制的转变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解冰冰 《传承》2009,(8):96-97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项迫切并且长期的工程,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渠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思想取向,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大学生相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它展示着一定时期内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征,指导着一定时期内大学生的行为走向,大学生思想取向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反应,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社会变革的方向和进程,认真地对大学生思想取向加以分析,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和卓有成效。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取向并积极加以引导,对于维护高校的全面稳定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当代大学生思想取向的主要表现: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取向是积极、健康的,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10.
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颖 《青年探索》2005,(2):7-10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对青少年具有特殊亲和力的亚文化形态,它构成了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文化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流动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中,制约着社会教化的统一性和个体内化的积极性,微观上起作用于个体政治人格的成长,宏观上影响政治文化的传承。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特殊的存在方式、心理机制以及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制约作用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及其所处的开放型社会环境和转型社会结构导致人们政治社会化的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深刻变化。由于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人们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取向处于变动状态。如当前人们只顾物质利益,对政治不感兴趣,出现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政治信仰、政治认同出现危机。这种状况甚至波及社会的政治精英阶层。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状况在  相似文献   

13.
丁丽娟 《前沿》2013,(19):41-43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变化直接而明快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当代大学生呈现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的倾向,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化,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笔者通过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整体性现状,探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消极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近 《探索与争鸣》2000,(10):13-14
价值观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的基础。目前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 ,这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基本轨迹。但是 ,还必须看到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敏感而不成熟的群体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 ,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失重感” ,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乃至变革 ,并日益呈现出多元取向的特征。当前 ,高校学生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定位趋向 :一是 ,价值主体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取向是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他们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体系 ,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  相似文献   

15.
韩李云 《中国发展》2008,8(3):29-34
政治社会化的代际特征既有其普遍性也有特定的变化,自觉认识和处理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的影响,是既定共同体坚定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信心、以及维持相应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和运作实效的必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治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政治认同的模糊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冷漠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对峙、冲突等 ,造成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矛盾性。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当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及大学生生活的特殊年代、特殊年龄阶段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产生重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人生实践进行认识、评价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基础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十大嬗变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嬗变凸显了时代跳动的脉搏,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大学生经历了从自我超越到本体回归的心路历程.大学生价值取向嬗变发展既有其个体的自发性,又具社会经济的渗透性;既有个体自省的内隐性,又有社会文化的外显性,呈现出逻辑的、规律的和应势的特征.直面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理性引导,使莘莘学子的价值取向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青少年社团组织凸现出其重要角色。在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中,青少年社团由于其自身的组织性、志愿公益性、弱独立性与强依存性等特点,其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与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仅能通过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传播政治文化来传递和推进政治社会化,还能通过对社会政治稳定的追求实现政治社会化。而为了实现两者更好的结合,需要积极构建政治化组织与社会化组织的和谐态势,加强青少年社团的能力建设以及保持政治社会化媒介传导的一致性等。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处在青春阶段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性,乃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并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