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项伟大战略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正确引导。当前,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一个和谐社会和社会矛盾的关系问题;从理论深度来看,有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即和谐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最近,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记者: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作为支撑。您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王伟光: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秀云 《理论导刊》2006,23(7):50-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正确处理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与各类社会矛盾及阶级斗争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与社会稳定及改革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所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出发,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启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发展民主政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绿色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潘博 《行政论坛》2009,16(6):83-85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弄清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这已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亟待解决好的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虽然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具有不同的含义,构建和谐社会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促进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毛泽东提倡的处理矛盾的方针、政策和方式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书林 《学理论》2008,(2):32-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比较的问题,是我们在十七大后深入研究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既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们的价值精髓、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进行系统的比较。也要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通览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可以高度概括为两个观点。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亦即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也就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两个观点均值得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重点讨论第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8.
范东翠 《学理论》2009,(19):23-24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这表明,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很大:这是因为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言论自由——尚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事实证明,没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社会。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保障全国民众的言论自由,如此才能构建出一个真正和谐稳定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中国社会原有的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利益矛盾和摩擦开始不断出现,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保持社会持续长久的稳定、充满活力、安定团结的局面,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仁华 《学理论》2012,(10):71-72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四大布局之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一些理论问题,仍是一个重大而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李桂水 《学理论》2010,(23):3-5
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充分就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兆铮 《民主》2006,(7):11-13
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全国人民正在为这个合时势、得人心的事业进行不懈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长远奋斗的目标,又是现实必须认真重视抓好的重大任务。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同我们所面对的实际相结合,重视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级性和差异性的研究和把握,是当务之急。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初级性在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充分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的时候,我们更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不…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处于上层建筑的人权意识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不相适应,从而使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临人权意识淡薄、传统人权意识的阻碍、西方人权意识的干扰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人权观念,尊重和保护人权,化育和谐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强化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权创新,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学理论》2009,(2):20-23
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类文化的关系问题。总的看来,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特点:政策宣讲有力,学理研究有待加强;传统和谐文化研究深入,世界其他文化的和谐资源研究不足;一元指导的口号很响,但其和谐资源的理论转化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5.
黄斌 《理论导刊》2007,2(9):44-46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历史地解答了社会主义代替或跨越资本主义的问题。但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起来,仍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这个难题的实践解答和理论发展,它确认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由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与和谐人所构成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理论探讨》2007,2(2):26-2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发展的特殊性上解读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概括起来就是,科学把握各方面重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试论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其中,民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又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当今,我国社会由于迅速而深刻的变革而导致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特别是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要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在实践中紧密围绕“和谐”这一主题,针对社会内部各利益群体、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复杂矛盾和关系,不断提高“六个本领”,加强执政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隐患和矛盾,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信用缺失就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从信用缺失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出发,探索有效防范信用缺失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