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今"德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广 《理论前沿》2001,(10):17-17
1 .“德”的涵义。无论外延还是内延 ,古今之“德”都有差异。从外延上看 ,古代“德”的内容极其广泛 ,周公和儒家所提倡的“德”包括了一切美好的东西 ,使“德”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融宗教、信仰、道德、行政、政策为一体。孔子在《阳货》中比较集中地提出了“德”的内涵 ,即仁、知 (智 )、信、直、勇、刚。之后 ,历代统治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都提出了“德”的概念 ,但与孔子所提之“德”大同小异。不难看出 ,古代之“德”深深地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 ,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但其中也包含着合理成分 ,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  相似文献   

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观念应不断增强,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应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结构应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学习者,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7月15日为《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一书序言所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学习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呢?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前提。领导班子成员应摆正自己位置,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真…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为吏之道必洁正直”、“和为贵”、“重义轻利”、“诚实守信”以及法德并举等思想 ,内涵丰富 ,蕴含着伦理道德的哲理智慧 ,有批判地继承这一宝贵遗产 ,吸取其精华 ,古为今用 ,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化解纠纷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 ,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今天,国际社会中一个新的概念——终身学习应运而生。 1994年11月,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等组织发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支持下,于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  相似文献   

7.
创建学习型社会 ,是一个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崭新课题。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此后 ,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两次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都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2001年5月 ,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联系江泽民同志多次关于“要使中国成为人人学习之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的指示,深感构建学习型学校应该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育无“人”、校园无“人”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校园无“人”是因为校园人已被异化为“物”,因而教育也异化为物化教育。物化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对人之价值和意义的忽视,而缺乏人文关照的校园文化是不能担当起其应有之历史重任的。21世纪,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将成为教育的主题,而倡导“人”文化也必将成为21世纪校园文化建设之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而又常辩常新的问题。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基于人的双重属性即生物性及社会性提出的,涉及到伦理道德乃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在理论上带有核心性及根本性。历代思想先哲在这个领域内留下许多精辟的言论和著述。其中,不乏其家珍,同时也留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报告同时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江泽民同志根据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鲜明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他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2.
白族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它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多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道德思想;白族村落妇女的社会性别制度仍然是父权制下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而白族社会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掌握家庭的经济权利,在生产中是主要劳动者,故其也拥有比较高的地位。这是杨国才教授历经40多年在长期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白族伦理道德及村落妇女文化研究》一书中的观点。她用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包括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少数民族妇女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该书采用微观视角,以白族为个案,阐释了白族的伦理道德及村落文化是男女两性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呈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其包括少数民族的思想及文化。要保护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思想及文化,要在历史文脉传承的视角下,挖掘各民族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杨思涛 《海南人大》2007,(10):41-42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之美称,亦有“贼”之恶名。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1917年,曾国藩的同乡毛泽东在给友人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身学习楷模。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谁的天下?权威的观察家说:200年来,19世纪是英、德、法的欧洲世纪,20世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世纪,在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21世纪中,日本和四小龙将扶摇直上——而中国大陆,则是会变成另一个主角的一匹黑马。 位于太平洋西岸令日本人目瞪口呆的中国大连,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经济环境、地理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的思想,古来有之。在当今时代,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贵,珍惜和爱护每个公民的生命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搞知识经济、进行现代化建没,没有人、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关心人、爱惜公民的生命,既是事业赋予我们的责任,又是传统伦理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搞经济建设要靠人,社会发展离不开人。要让以人为本、以人为贵、讲求人道在社会中形成习惯,蔚成风气。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界万物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生态伦理道德观念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国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和社会环境,都决定了将生态伦理道德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将生态伦理道德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如何对待自然的观念进行创新,又要将反映生态伦理道德的生活原则教给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青年是影响当前、代表未来的重要力量,在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排头兵作用,这是党对青年寄予的深切厚望。因此,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共青团工作和武装共青团员干部,是当前共青团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共青团组织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精神支柱,努力在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人生观问题上下功夫。各级团的干部,要在这个基础上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21世纪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运动。要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18.
“慎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儒家重要的个体修身思想之一,“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人修身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文中探讨了“慎独”思想的现代意蕴,“慎独”是一种自律,是一种主体性的高扬,是一种人之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不断超越的世纪,是一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面对这种新形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战略性的指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兴求学求是之风,既是时代对年轻干部的要求,也是年轻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使人适应时代。在现时代里,技术不断创新会使终身固定职业减少,自由职业增加,职业转换和流动频繁。因此,人的学习、锻炼、提高,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一招鲜,吃遍天”的事了,而是要终身学习、锻炼、提高,要活到老学到老,更要注意针对新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