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百科知识     
社会总产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价值或货币形式计算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数量。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总产值中所说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和商业五个部门,其价值构成包括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和新创造价值(V+M)。国民收入百科知识简称NI,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净产值。在我国,国民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在当年新创造的价值总量。它是指上述社会生产总产值中V+M部分,故亦称净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百科知识简称GNP…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囿于传统的速度和数量模式,忽视了综观经济效益。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综观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我国今后发展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一经济增长是指某一经济实体(国家、地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物质价值量和劳务价值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表示。以追求速度与数量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观,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被包括我国在内…  相似文献   

3.
经济知识     
经济知识NNP──国民生产净值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价值后的余额,即为国民生产净值。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全部居民在一定的期(通常为一年...  相似文献   

4.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及劳务的货币表现。它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这些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吴振坤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潜在的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商品和劳务的实际增加量或增长率。这种增长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也是国民总福利的增长和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在经济...  相似文献   

6.
哪国最穷哪国最富世界银行公布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3年的排名,瑞士仍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6410美元高居榜首。卢森堡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5850美元紧随其后。然后是日本(31450美元)、丹麦(26510美元)、挪威(26340美元)、瑞典(24...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 2007年,某劳务派遣公司将几名劳动者派遣到某学校从事后勤工作,工资及保险费由学校交派遣公司支付和缴纳,同时,学校向派遣公司支付每人每月5()元的管理费。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都是两年一签,且期限相同。2009年2月,两个合同同时到期。在此之前,学校曾表示无法明确是否续签,但仍将继续用工一段时间,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也未提出异议。因此合同到期后,这几名劳动者仍在该校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讨论货币问题始终要牢记一点,货币别无他用,只能用来购买商品与服务。近年来,出口导向加上汇率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国内出现了过量货币追逐不足量商品的情况。这里的"过量货币"不是小数目,2007~2008年之间由此净剩在国内的货币购买力每年在2.3-2.4万亿人民币,占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7~9%。这个数量呈加速累积之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净出口的总量略  相似文献   

9.
农业增加值     
农业增加值是指农业部门,包括国有、集体单位及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农业增加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可以为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提供基础资料,同时  相似文献   

10.
公共物品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上海大学陈宪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它是指居民和企业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显著特性。公共物品是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就一个城市而言,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便...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立中 《求索》2007,(4):24-26
货币流通速度表达式为GDP/M,反映国民收入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其值及变化由国民收入和货币需求决定。1978年至2006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同期货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现实。本文根据货币需求理论,结合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分析经济转型期中的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结论是:货币需求的超经济增长,即货币超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需求,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为经济中的超额货币供给提供了吸纳功能,使货币的超额需求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案例】:2008年3月。刘某与上海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9000元,派遣至某自动化输送技术(有线)公司(以下简称“用工单位”)工作,派遣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完全一致。2008年6月,劳务派遣公司收到用工单位书面通知.称刘某严重违反用工单位规章制度.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收到通知后当天解除了与刘某之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3.
蒋守福 《就业与保障》2013,(1):F0003-F0003
目前,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在福州市举办就业服务平台(社会职介机构)与用工企业劳务对接会、闽甘劳务合作对接会及甘肃省在福建优秀务工人员表彰会,标志着福建省2013年春季服务企业用工拉开了序幕。闽甘两省正式建立起省级层面的劳务合作关系,在劳务交流、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杨振时 《创造》2001,(12):17-18
消费者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的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后,研究消费者需求理论,对于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消费者需求理论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实际需要。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二是消费者愿意支付并有能力支付的货币数量。前者取决于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商品的价格(P)和替代商品的价格(P')。后者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I)和消费者的支付心理(E)。于是,消费者需求可以用函数模型表示为:Q=f(P、P'、I、E)根据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9,(9):22-24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一条所称条例规定的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展中国家大举外债,始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爆发了空前的债务危机。据世界银行(年度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统计,到1994年,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超过15000亿美元,每年以协%以上的速度增长。1994年的债务总额,已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3.6%,商品、劳务出口收入的181,2%。如此严重的债务包袱,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建设带来空前的灾难而且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造成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经济运行出现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引…  相似文献   

17.
【案例】:2007年,某劳务派遣公司将几名劳动者派遣到某学校从事后勤工作,工资及保险费由学校交劳务派遣公司支付和缴纳,同时.学校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每人每月50元的管理费。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都是两年一签,且期限相同。  相似文献   

18.
金融知识简介(一)焦璞璞,张凤鸣1、基础货币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通俗来讲,基础货币就是中央银行对居民、企事业单位、商业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负债。在现代银行制度下,由于货币采取了纸币或转...  相似文献   

19.
(-)我国邮电投资与GNP的比率趋向合适邮电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都对邮电通信采取了非常宽松和优惠的政策,其电信投资额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体在1%左右(详见表1)。韩国高一些,从1983年到1987年,其比重大的保持在2.1%的水平上。我国从1978年至1992年,尽管邮电通信发展很快,尤其是1985年以后,邮电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由于国家整个经济建设欠帐太多,对邮电投资占GNI的比值仍在0.5以下,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投…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开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被列入国家的重要议程。迄今为止的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为初步改革时期。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全面展开的时期。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纵深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改革有以下几点突破:(1)按经济区域设立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2)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体制上相分离;()建立了有管理的允许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货币可兑换。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向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模式方面又迈进了一步,宏观的管理金融体制初步成型。当前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