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前言新加坡政府在1985年严重经济衰退之后所实施的纠偏政策重新恢复了新加坡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国内部门的经济增长,并使新加坡能够从世界经济复苏中获得大量的好处。1988年新加坡经济取得了特别高的经济增长率,11%,这是八十年代期间的最高记录;但在198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由于国外需求趋向疲软,高经济增长率逐步回降。尽管在今后的中期内不可能期望再保持1988年期间所取得的高经济增长率,但新加坡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在于鼓励建立经济持续增长所需要的更为宽阔的经济基础。制造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2,(2)
一、经济背景概述 新加坡经济在1980—1983年期间取得了年平均增长率8.5%的好成绩,1984年稍有下降,为8.2%,1985年以后便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一方面固然有世界经济、贸易普遍衰退的外部原因,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新加坡政府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的失误。新加坡政府在进行技术升级方面采取了过激的与过快的政策措施。例如,它过快地、过高地提高了工资水平,1984年的工资增长水平便超过了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3.
1985年,是新加坡20多年来经济发展较糟的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7%。198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一年半经济复苏的口号,当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1.9%,1987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3%。新加坡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有利于我扩大对新加坡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并有利于发展通过新加坡转口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以及发展与国际垮国企业进行的直接贸易。让我们从前年“广西商品展销会”看看新加坡市场对广西商品的需求吧。1986年8月下  相似文献   

4.
一、新加坡的外资投资[一]外资投资继续增大1985年新加坡出现了其独立后的第一次负数经济增长率,该年外资对新加坡制造工业部门的外资投资(约定投资额)比1984年减少了33.5%,减至8.9亿新元;其后,新加坡政府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上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的日元升值,外国资本对制造工业部门的投资迅速回升,1988年达16.6亿新元、1989年达16.3亿新元。  相似文献   

5.
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出人意料地陷入了衰退,这一人们不希望看到的事实给不少亚洲国家留下很好的启迪。 据新加坡政府最近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经济比第一季度萎缩10. 1 ,第一季度比前一季度萎缩11%。因为连续两个季度萎缩,根据界定的原则,新加坡沦为“技术衰退”。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0.8%;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4.6%,大大低于去年同期11%的增速。 这一结果迫使新加坡政府把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从3.5%至5.5%下调到0.5%至1.5%。而今年年初,…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后 ,新加坡经济步入缓慢增长的波动周期。2001年 ,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电子产品周期性衰退等因素影响 ,新加坡经济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经济出现负增长2%。2002年 ,新加坡政府出台总值相当于GDP8.4%的配套计划刺激经济 ,并酝酿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提出要攀登知识经济的新高峰 ,“打造新的新加坡”,经济终于有所回升 ,增长率达到2.2%。2003年对新加坡人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受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及SARS的阴影笼罩 ,新加坡经济早日复苏的希望未能实现 ,全年的经济增长仅为1.1%。一、2003年的经济表现(一)全年经济…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经济衰退] 自1964年(当时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3%)以来,当前(指1985年——编者)新加坡经济第一次出现真正的衰退。以前的两次所谓“经济衰退”(1975年和1982年)分别仍有正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和5.7%。1985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到-1.4%。新加坡预期1985年全年的增长率顶多是零度增长,但如果美国经济继续停滞,那么新加坡就可能出现负数增长。使绝大  相似文献   

8.
1999年第二季度以后,新加坡经济以外需为主导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内需也有了有力的回升,新加坡经济走向了真正经济复苏的局面。由于国际市场对有关信息技术(IT)产品需求增大和亚洲地区区域内经济复苏,1998年的进出口贸易额比1997年有所下降,而1999年则均转为增长。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额均有两位数字的增长率,出现了迅速回升的局面。在贸易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一直坚持维持与加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在八十年代取得了7.1%的经济增长率。自1987年经济复苏以来,经济一直高速度增长,1988年取得了11%的经济增长率,1989年经济增长速度虽放慢,但经济持续景气,增长率为9.2%,其中以金融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的表现较为突出。一、金融业增长最快金融业的发展在新加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金融机构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各主要银行都广泛使用电脑。新加坡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的经济,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它在1984年取得了高达8.2%的增长率后,于1985年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全年的增长率出现负1.7%,至1986年,经济仍处在艰难竭蹶之中,增长率只稍微扳回到1.9%。但是,在经过了两年的大衰退后,新加坡经济又迅速地恢复了活力,它在1987年获得了8.8%的高增长率基础上,又于1988年简直是奇迹般地取得了11%的增长率,成为八十年代以来经济达到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陷入经济衰退。据估计,新加坡经济至少要到明年第一季度才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这虽不会对亚洲经济造成严重威胁,但作为亚洲最强的经济实体之一,它第一个出现经济衰退将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 新加坡经济衰退的表现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增长乏力,各种宏观经济指数明显下滑: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经济前景暗淡。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01年新加坡第一季度GDP下降了11%,第二季度又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0.1%。新加坡政府把2001年度经济增长率由年初定的3.5-5%下调为0.5-1.5%。即使这样,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过于乐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新加坡中央银行)最近所做的预测是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经济持续蓬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增长的第二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近年来经济持续蓬勃发展。1988年经济全面复苏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11.1%,尔后连年下滑,1989年降至9.2%,1990年降为8.3%,1991年为6.7%,1992年降至5.8%。经过几年的连续减速之后,1993年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带动下,其经济增长率比预期的7.5%—8%还高,达9.9%,创新加坡1965年建国以来第二高增长率,迎来了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第二春。新加坡1993年各产业表现良好,除建筑行业外,其他如对外贸易、制造业、商业、运输与服务业、金融与专业服务等增长率都较上年提高。1993年新加坡对外贸易总额取得16%的增长,高达2570亿元(新加坡元,下同),其中出口总值为1190亿元,增幅达16%,属于国内产品出口的总额增幅为14%,转口贸易部分的增幅为19%,计441亿元。美国、欧共体、马来西亚、香港和日本仍然是新加坡的五大主要出口市场。其中美国继续保持新加坡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去年占新加坡国产品出口总值的20%,计243亿美元.对其它国家的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转口贸易强劲增长的带动下,新加坡商业的增长率去年达到8.5%,较1992年的4.5%足足高四个百分点。国内贸易的增长率从前年的3.9%提高到去年的5.4%,而旅馆和餐馆业的增长率则从6%降低  相似文献   

13.
1985年,东盟各国一起陷入经济衰退之中。1985年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分别为:新加坡-1.8%(1984年为8.2%)、马来西亚2.8%(1984年为7.6%)、印度尼西亚2.9%(1984年为5.8%)、泰国4.0%(1984年为6.2%);菲律宾由于有债务危机,经济持续衰退,1985年它的经济增长率为-3.7%(1984年为—4.5%,是自东盟成立(约20年前)以来经济情况最坏的一年(参看亚洲开发银行1985年年度报告书)。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新加坡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政治社会稳定;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加坡经济陷入衰退,2009年经济萎缩2%,但全年经济表现比预期要好;外交上,新加坡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系列会议,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和区域经济合作,中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且经济恢复不断被推迟,反观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依然保持生机蓬勃,在全球一片低迷的气氛中成为“唯一的亮点”。一、1993年经济形势根据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数据,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8%,其中,“四小”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4%,略低于1992年的5.6%,而东盟(除文莱新加坡)四国则由1992年的62%上升到6.7%。在“四小”中,新加坡的发展速度最为突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3年12月31日晚发表的新年贺词中透霸,新加坡1993出现了全面的经济增长,其中金融业、商…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经济波动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出现了急剧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到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影响。面对国内经济的迅速衰退,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国内经济重组与调整。从中长期看,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而波动将加大。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新加坡加大反恐力度,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比预期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6.4%。一、政治、社会(一)加大反恐力度,确保政治社会稳定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新加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反恐斗争力度,以确保国家安全。自2001年以来新加坡已逮捕30多名“伊斯兰团”成员。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多起爆炸事件后,新加坡迅速采取行动,全面提升全国的安全保卫工作。10月1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案发生后,新加坡政府告诫国人不可因未遭到恐怖袭击而掉以轻心,应随时准备应对恐怖袭击。2005年11月11日,新加坡内政部逮捕了一名东南亚恐…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新加坡大选,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保持压倒性优势;新加坡政府推出系列措施解决高房价、物价上涨、外来移民等课题;经济增长4.9%,远低于2010年14.8%的增长率;外交上,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关系,积极参与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国与新加坡各领域合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勤 《东南亚》2001,(4):21-25
进入 2 1世纪的第一年 ,迅速复苏的新加坡经济突然急转直下 ,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在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和国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拖累下 ,新加坡经济短期前景不容乐观。一、新加坡经济出现W型波动在世纪之交 ,新加坡经济出现了急剧的波动。 1997年东南亚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新加坡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1999年和 2 0 0 0年却出现快速复苏和强劲反弹 ,而到2 0 0 1年新加坡经济又急转直下 ,甚至呈现负增长。据新加坡的官方统计显示 ,1996— 2 0 0 0年 ,新加坡经济增长率分别为 7 7%、 8 5 %、 0 1%、 5 9%、 9 9%。 2 0 0…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 的现实,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是其经济 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 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 而来, 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