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的末日即将到来。为了苟延残喘,蒋介石宣布第二次下野,让李宗仁代总统,收拾残局。宣布下野时,在座的有李宗仁、孙科、吴忠信、邵力子、谷正纲、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会场上气氛冰冷,蒋介石首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无力,失去  相似文献   

4.
马祥林 《政府法制》2012,(11):31-31
1948年8月初,国民党中原会战失败,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紧密相连,其中有两个特殊的元旦在其一生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1949年:江山易手发表"求和"文告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府就像一只漏船即将沉没,美国政府也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破败不堪的混乱局面,就连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哀叹蒋介石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秋"。  相似文献   

6.
王丰 《政府法制》2010,(6):46-47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43-43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痛定思痛。他认为,国民党今后要与共产党斗争,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必须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建立一个反共联盟。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给韩国总统李承晚去电,希望访问韩国,商谈建立太平洋反共联盟等问题。7月19日,李承晚给蒋介石回电,正式邀请蒋访韩。  相似文献   

8.
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蒋介石看到八路军、新四军打得有声有色,1939年,也提出让“国民党以游击战为重点”,并先后派出50万军队开到敌后。为了训练国民党军打游击战,蒋介石还专门在湖南衡山开办了“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请共产党的教员来授课。  相似文献   

9.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23):31-31
蒋介石平素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评价蒋介石“古板,极其乏味”。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心情更是很沉重,据蒋介石侍从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下属机构)的人回忆说。很少见到“老头子一笑”。然而,抗战初期胡适的一首白话诗,硬是把蒋介石逗笑了。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出于爱国热忱,联合发动兵谏,将正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扣留,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一并软禁,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1927     
王小莉 《检察风云》2007,(17):66-68
80年前的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绝地反击之年.这一年,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然背叛革命,相继发动了"4.12"和"7.15"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倒在血泊之中.……  相似文献   

12.
陈达萌 《政府法制》2012,(15):25-25
毛人凤,国民党蒋介石时期著名四大特务之一,被称为军统的笑面阎罗,蒋介石的杀人机器。他是戴笠坠机后军统头把交椅的接班人,后任台湾保密局局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进入军统工作时,已经40岁了。他只用了13年时间,便从一个普通的县城科员一步步爬上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局长的宝座。这对讲究资历的特工职业来说,可谓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3.
路琰 《政府法制》2010,(10):34-34
新中国面临的帮派问题,是国民党政权留下的恶果。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帮会就成为他破坏革命的反动工具。即使在败逃台湾前夕,蒋介石仍然在考虑如何与黑社会组织互相勾结,“铲除共产祸害,反共复国”。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如何评述1949年渡江战役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笔者深感有必要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若干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一、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谈起1946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发动全面内战以后,美国政府便毫无顾忌地推行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妄图使蒋介石统一和控制全中国。但是,事与愿违,经过将近两年的较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东北没有国民党军队的一兵一卒.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时被蒋介石急调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一起恶战于白山黑水间.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总裁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一下子显贵起来,但他对自己的祖先是谁不甚了解,还不时有人攻击他,说他本不姓蒋,是他母亲带他到蒋家的,借此贬低蒋介石。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急于弄清自己的祖先是谁,一时间,他手下的文人忙了起来,但他们搞出的东西,蒋介石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一丁 《政府法制》2014,(2):28-28
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武平县留有不少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他们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到处杀害我基层干部,群众恨之入骨。  相似文献   

18.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妄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密令胡宗南调集60万精锐部队,准备“闪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党中央在军事上做好准备的同时。委派周恩来赴西安与胡宗南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19.
王正瀚 《检察风云》2010,(15):66-68
解放前夕,随着军事上的接连失利,国民党阵营内部的一些军官对于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专制统治也日益不满。在这紧要时刻。中共充分认识到了争取这一部分人反正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在中共上海市委、  相似文献   

20.
北伐战略之争 ,是指北伐军进攻两湖及占领武汉之后 ,是沿京汉线北上出师河南 ,与西北的国民军会师中原 ,还是挥戈东南 ,肃清江西之敌 ,进军浙、苏、皖 ,夺取东南沿海。北上与东进之争不仅是军事战略分歧 ,而且还隐含着尖锐的政治斗争。由于当时的共产党及革命左派没有掌握领导权 ,对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认识不清 ,在关键时刻又左右摇摆 ,最终导致蒋介石进军东南 ,投靠帝国主义 ,背叛革命 ,建立了反动军事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