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09,(8X):52-52
<正>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建国民党政府省会城市福州,标志着旧政权的覆灭,共产党走上治理福建的舞台。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东局开始着手接管和经营福建的干部准备。6月19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华东局的请示意见,批准以张鼎丞、曾镜冰、叶飞、韦国清、方毅、梁国斌、伍洪祥、刘培善、范式人、冷楚、陈辛仁、黄国璋12  相似文献   

2.
红土见证     
《福建党史月刊》2011,(13):11-20
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华东局就开始着手准备接管福建的干部。6月19日,中共中央根据中央华东局的请示意见,批准以张鼎丞、曾镜冰、叶飞、韦国清、方毅、梁国斌、伍洪祥、刘培善、范式人、冷楚、陈辛人、黄国璋12人为省委委员,组成中共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3.
说起我和小平同志的相识,要追溯到1949年解放前,当时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担任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地下党报《上海人民报》总编辑。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时任华东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鼎丞同志率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福建解放后需要大量干部,因我是福建人,张鼎丞决定调我回福建工作,而我对上海又熟悉,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  相似文献   

4.
正干部南下,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为夺取政权、接管旧政权、巩固新政权所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干部南下,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集结号。太行、太岳干部支援福建1948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历史性的战略决战。10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通知》强调:"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以便战争的第四年内  相似文献   

5.
正1948年底解放战争近尾声之际,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山西抽调数万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接管政权,分别是:太行、太岳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绥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西康,晋中区党委和太行区党委为主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组成晋中南下工作团开赴湖南。于是,  相似文献   

6.
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的历史背景1931年3月25日,设在厦门鼓浪屿虎巷8号的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被敌人破坏,这就是“二战”时期在厦门发生的“三·二五”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许多省委领导人暴露了身份,有的被捕,有的调走,福建党组织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不久,由蔡协民、曾志、董云阁三人组成中共福建省委临时领导班子,领导全省革命斗争。鉴于福建省委机关被破坏后,福建地区党的干部十分缺乏,1931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马上恢复中共福建省委,时机还不成熟”,决定先成立福州和厦门两个中心市委。同时,派巡视员姚仲云来福建  相似文献   

7.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广东、福建二省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试办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待总结经验后再办厦门、汕头特区。经胡耀邦推荐、邓小平支持.中共中央于1980年12月9日任命项南为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主持省委工作。1981年1月14日.项南到福建就任省委常务书记.1982年2月3日。中共中央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1949年4月长江支队干部远离家乡亲人,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到南,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起初党中央把接管沪宁杭地区的任务交给长江支队,后因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并准备解放台湾,长江支队干部又听从党的召唤,踏上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理论上逐步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1957~1958年的福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为了平息三大改造后期的“四过”问题引发的农村“闹社、退社”风潮。其结果是:一方面从理论上强化了“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压制了中共福建各级干部中比较实事求是的正确意见,为1958年的“大跃进”扫清了阻力。  相似文献   

1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对香港工作的决策与城市工作的开展1945年日本投降后,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广东区党委于9月16日作出了坚持长期斗争的工作部署,决定:一方面,坚持斗争,保存武装力量,保存党的干部;另一方面,作长期打算,准备将来开展民主合法斗争。为了迅速开展广州、香港等城市工作,广东区党委决定派干部返回各大中城市,开  相似文献   

11.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东北,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钟子云便是中共中央派向东北的第一批党政干部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82年深秋时节,胡耀邦以中共中央总书记身份到福建视察,这是建国后中央最高领导人首度来到福建,也是他本人第三次到福建。他的到来,为福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必须擒点经济实惠”胡耀邦这次来福建考察,第一站到厦门。11月3日上午,胡耀邦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候补书记郝建秀、国务院水电部副部长李鹏、电子工业部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华北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中选调出来的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南下干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一道,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历史的研究,探讨我党从领导革命、解放全中国,到当家执政、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为搞好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玉太 《新湘评论》2010,(16):39-39
1949年2月前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此,中共中央于2月3日发出《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东北局除一部分城市工作干部外,华北局除8000干部外,中原局除皖西及豫皖苏分局的一部分干部外,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毛主席关于福建前线军政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指挥部队清除匪患,巩固海防;在农村开展土地  相似文献   

16.
正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1925年出生在缅甸仰光,福建惠安人。1941年2月在缅甸仰光华侨中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仰光区委委员、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队员。1942年华侨战时工作队撤离缅甸后,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中共西南联合大学地下党和中共北平(南系)学委负责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后为中共中央南京局、中共中央上海局)组织部部长钱瑛的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春,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从太岳区高平县选调117名优秀干部,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六大队二中队。二中队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行程6000余里,途经8省65县终达福建宁德,开辟新区工作。他们党性强、政治觉悟高、组织观念强、有斗争经验、有领导水平,是组织上严格审查选调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既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厦门劫狱     
1930年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直接领导了对国民党厦门思明监狱的武装劫狱斗争,成功地营救出40多位党的重要干部。 党的六大精神在福建党内传达贯彻后,1930年初福建白区和苏区的革命斗争发展很快,这在客观上要求有更多党的得力干部来组织和领导革命斗争。正在此时有消息称,被关押在厦门思明监狱中的40多位福建党的重要干部将移往福州,由国民党福建省法院审判处刑。他们中有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合江军区第5支队副司令杨清海等干部生活腐化、通匪投敌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确定为"全国战略方针"1。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先后从各解放区抽调11万军队和2万多名干部进入东北。当时东北情况十分复杂,伪满军警、汉奸、地痞等组成的政治土匪活动猖獗。他们同国民党联系密切,被老百姓称之为"中央胡子"。干部腐化堕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9,(4)
<正>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时隔5年多后,中共中央对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进行的再一次完善。干部选任有哪些原则和导向,什么样的干部可以破格提拔,条例都予以明确,带您一图了解。选任领导干部要坚持哪些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