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面临的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在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中,家庭养老也是家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在现阶段,坚持以家庭养老为基本的养老方式符合过渡时期的需要,同时进一步缓解了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巨大压力。通过对哈萨克族"还子"制的个案研究,可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妥善解决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压力。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下,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推动家庭结构深刻变革,依托传统农业社会构建的家庭养老机制及其背后的传统伦理受到巨大冲击,从而引发重养轻孝、代际供养倒挂等农村孝文化失落的社会问题。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元而复杂的,包括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引发代际失衡、乡村共同体裂变加速传统文化的解构以及家庭伦理观的现代转向导致的孝的内涵异化。为此,需要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慈孝文化宣传和教育,同时加强家风建设,引导农村家庭树立自由平等、友爱互助的现代家庭伦理观来推动孝文化价值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孝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内涵渊源、合理的内核成份。弘扬孝文化在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农村家庭养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现有的养老模式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但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章从大文化的视角,结合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人文关怀的思想,提出文化型养老的内涵,分析了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在实现文化养老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高校是实现文化型养老的有效途径,并试图构建评价"文化养老"的指标体系以促进文化养老的实现,进一步健全西安市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等趋势日益明显,家庭的核心化和小型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倒逼社会养老服务业向规模扩大化、服务类别多元化、服务层次高标准化方向发展。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更符合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能够有效应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缓解我国养老资源紧缺的现状,符合中国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成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将是全面、深刻持久的。基于此,党在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应对。但是,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我国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在内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较多问题,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体系也还不够健全,尤其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我们当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还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有效的养老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居民个人养老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挑战,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21世纪的中国来说,养老问题是将要面对的一大社会难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主要从对当前的养老模式角度入手,对当前的养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佛家文化,虽然其主张不尽相同,但对"孝"的理解和认同却是一致的。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对于加强个人修养,维系家庭和睦,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劳动力外流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变迁冲击着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以此为内核的传统孝文化日益式微,在社会养老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时下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论文以社会变迁为视角,对影响传统孝文化变迁的因素进行梳理、分析,认为重塑传统孝文化,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马荣真 《工会论坛》2011,17(3):21-22
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服务不足、机构养老水平仍然很低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借鉴美国的养老模式,加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引入市场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养老文化:从传统到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养老文化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强化到弱化的变迁过程,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家庭养老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养老文化具有突出的时代性、代际之间的民主性和互益性、养老方式的多样性等特质。构建现代养老文化,应恢复孝的原本位置,延伸孝的内涵,在强化社会舆论约束的同时加强晚辈的道德自律;亲子之间注重沟通,相互尊重;建立“权责伦理”观念;树立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新型养老观,是新时代养老文化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峻的全球背景下,"养老"成为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我国养老特色是家庭化、私人化和道德化,机构养老、社会养老、法治养老不足,这跟经济现状、文化传统、制度僵化、意识缺乏以及服务水平低有关。我国养老要走以国家为主、以法治为本的路线,并且使得全社会都能够共享文明,老有所学,提高养老服务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家庭养老的集体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家庭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家庭规模的缩小、养老成本的上升、农村子女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为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本文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农村家庭养老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促进家庭养老集体行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早在西周时期"孝"观念已经萌发,其后在特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条件下,孝的内涵不断拓展丰富,并日益理论化、体系化,最终发展成为协调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孝道。在近代,尽管孝道因受批判而遭受冷落,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面临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对传统孝道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外的预测和研究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专家预计还将持续半个世纪。我们必须研究适合经济还不发达的中国人的养老方式。笔者最近对西城区所辖各社区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作了一个调查。调查反映出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和对养老生活的需求以及对“孝心”回归的企盼。调查结果表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现阶段,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方式为好,文章从中西方养老方式的差异比较入手,阐述中国选择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家庭养老的关键是重视家庭美德建设的举措。我们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方式会是我国居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近年来不断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的养老与护理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家庭的少子化、退休年龄的延迟等,高龄老人的养老和护理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和护理将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需要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通过国家税收和农村土地转让金的一部分转入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捐赠和个人养老保险与护理保险等筹集资金,以法律规范确保养老资金的筹集。  相似文献   

17.
结构功能主义视野下城市养老社会化的相关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形成了老年型的人口年龄结构,与此同时,社会的加速转型带来了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两者之间形成一对矛盾,老人如何赡养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结构分化、功能替代这一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当前我国城市老年养老社会化趋势的原因,以及如何推进"功能替代"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传统孝文化对农村居民的社会地位和个体行为有深刻影响,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在农村有存在和发展的肥厚土壤,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意义深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重新审视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养老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优化供给结构,明确多元组织权责;开放运行系统,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拓展项目内容,践行"文化养老"理念;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养老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引起社会重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并建立新形势下养老模式,积极兴办社区养老势在必行。通过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负担等办法,建设社区养老人才队伍及基础设施,全方位、多形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让老年人身心健康,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