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小我就渴望上学 我193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有3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我家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加影锡米山区的橡胶园里,全家人都在橡胶园工作。10岁那年,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开始在橡胶园里工作,十分辛苦而且非常枯燥。正因如此,我渴望上学,渴望有同伴。  相似文献   

2.
遭遇警察     
俄罗斯警察在中国人眼里可以说是臭名昭著.我去俄罗斯之前,听了无数俄罗斯警察巧取豪夺仗势欺人的故事,我至今相信这些故事都是真的.但是,真实的故事也有可能给人造成一个不真实的印象.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100个人在莫斯科街头分别看见100个警察,他们都没有抢东西,也没有挥舞着棍棒殴打老人和妇女,晚上我们见面的时候就不会说:今天我见到的第一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二个警察没有抢东西……我见到的第100个警察没有抢东西.  相似文献   

3.
<正>我曾经是一名女警察,离开这支队伍已经快3年,但对这个职业的难言之隐,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清晰。是因为18岁读警校的那一刻就已经把血液融入到这个职业的缘故吧,此时我的心却越是远离越是怀念,怀念它带给我青春岁月最浓墨重彩的一切美好。在我的大家族里,出过不少警察,在我这一代,更是哥哥、表哥都当了警察。但说到女警察,我是第一个。老人说,警察就是要随时做好面对危险和牺牲的一个极具金属质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男人的世界,女孩子干上了警察这一行,便  相似文献   

4.
不可救赎     
有些故事听起来是绵绵的,而它们砸下来的时候却像一场无情的冰雹,在你的心上留下一个又一个无法消弥的大坑,任你用很久的时间都无法抚平。 我在采访完那个黑社会老大时,天就彻底黑了。按照日程安排第二天我将返回北京,我想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时间再来看守所了。我还是想力争见一见夏洛克,当我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所长面露难色地踌躇再三,还是同意了。不过所长说由于夏洛克身份的“特殊”,你见一见谈一谈倒没什么,只是……那句“只是”的后面是一段冗长的沉默,他用眼睛看着我,我点点头也用目光回示他。   夏洛克从监号里被带出来…  相似文献   

5.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婚仪式吗 ?   斌斌是我最小的孩子,他上面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   1990年,斌斌高中毕业了,正当全家人张罗着给他找个事做的时候,他却瞒着我和他爸,偷偷报名要参军。当时,闻知此事,我死活不愿意,因为就在一年前,我已经有一个儿子在部队牺牲了,我伤透了心,当时,我才 50刚出头,听到噩耗,一夜之间白了头,我实在不想……看我这儿说不通,斌斌没办法,就叫来了他的姐姐、哥哥,大家一齐做我的思想工作,看到孩子那铁了心的样子,我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加了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到了部队要好好干,第二是每个月寄一封信回来。好在孩子还...  相似文献   

6.
最后开车人     
在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一天上午,公路上一辆汽车撞伤了孩子,孩子的小伙伴说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开的车。根据这个线索,警察找到了涉嫌者泰勒,可泰勒说:“今天上午是我妻子用的这辆车。”他妻子身高不足1.5米。警察说:“目击者还说,撞人的汽车噪音很大,好像消音器坏了。”“那咱们试一下吧。”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泰勒把警察带到车库,打开车门,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驾驶座上发动马达,在街上转了一圈,结果一点噪音也没有。刑事专家福特对警察说:“泰勒是在你到他家前换上了新消音器的。”福特是怎样作出这一判断的?2003年…  相似文献   

7.
参警动机     
我长到十多岁也没见到过警察。我们那湾子里近两百户人家一千多人也没有谁当过警察。后来听说陈姓人家的第二个儿子当兵复员到江西萍乡当了警察,但他很少回家乡,我自然难睹警察的风采。不过,我从此知道警察是专抓坏人的,很神气、很威风。   有一天,陈姓人家的第三个儿子即那位警察的弟弟到我家玩,我终于看到了一点警察的影子,至今也难以忘怀。那天他特别地神气,不像平时一到我家就找个地方坐下,而是走来走去,脚下咚咚直响。我们全家人向他的脚上望去:天啊,他穿的竟是一双皮鞋 !皮鞋黑色,圆头,系带,虽然鞋底磨去不少,鞋面…  相似文献   

8.
其实当几个歹徒刚一冲上来时,几个警察就可以开枪了,可是他们没有。如果我对着一个妓女说不让妇女乱卖淫,对着成克杰说不让人大常委会的主任们乱占人家媳妇儿,对着胡长清说不让省长们乱受贿,一定会激起公愤,从而指责我以偏概全,甚至说我别有用心。可是如今,真的有人在用这种思维说话,《南方周末》上,就有一个很高层次的研究人员面对着杜书贵这样说:不让警察乱开枪。说起警察用枪,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事例:去年,在郑州街头,我们有几个警察在歹徒的枪口下血洒街头。他们是刑事警察,他们手里有枪,可他们为了不误伤行人,宁肯牺牲…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警察     
这是一个当刑警的朋友给我讲的故事。 他说他刚从警校毕业的时候,既狂妄又嚣张,开口闭口:“我是警察。”有次因为堵车,竟开着摩托车冲上人行道,差点把一个行人撞倒,对方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吵了起来。他用两个指头从上衣口袋里夹出证件,大吼一声:“我是警察,你想怎么样?!”对方听说开摩托的是警察,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敢再纠缠,灰溜溜走了。   有天黄昏,这位年轻刑警开着摩托车,像往常一样,高速冲过十字路口,正要绝尘而去,无意中看着一个手拿小红旗,在路口红灯下执勤的中年人,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幽默     
你才瞎眼有一个人请来木匠装门闩,木匠却把门闩装在门外面。这人责怪木匠说:“进内外也分不清,你这木匠真是瞎了眼啦!”木匠反唇相讥道:“你才瞎了眼哩!”房主人说:“我怎么瞎了眼?”木匠说:“你有眼,为什么会请我这瞎眼木匠?”无题警察:“先生,这里是禁止吸烟的,请缴罚款50元。”阔少:“简单,这是100元,拿去找。”警察:“可是我也没有零钱找你。”阔少:“那么,你也吸一支吧!”虚报警情两名新入伍的警察在街上发现了三颗手榴弹,决定把它们带回警局去。“如果有一颗爆炸了怎么办?”年龄较小的一个警察问。“没关系,…  相似文献   

11.
警服等身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开始一点不惭愧地称自己为“老警察”。谁要是略有微词,我就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吗 ?我穿过三种样式的警服,我穿过的警服堆起来都有一人高了 !朋友笑我说别人是著作等身,你是警服等身。我说是啊是啊……   我把岁月一页一页翻过的时候,心下暗想,自己的影子在哪儿呢 ?还好,我找到了一些照片。   首先是一张放大的黑白半身照,照片上的我青春得一塌糊涂。这是我进警校的第三天照的,当时新生的服装还没有发下来,可我实在是耐不住了,于是借来上届学员的警服,匆匆忙忙过了一把警察瘾。白色的上衣、白色的无檐帽,…  相似文献   

12.
我和警察     
我和警察周大新最早知道世上有警察是在书本上,从小学课本上读到了“警察”这两个字,不明白是指什么,问老师,老师告诉说,警察是指背着枪维护公共安全的人。我家在乡村,乡村那时没有警察,附近的镇上有一个公安特派员,可他不穿警服,所以警察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没有一...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酒过三巡,谈腐败、骂警察就成为一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说得我这个当警察的有点坐不住。我说大家说的事能不能具体点,我帮你们查一查,要不然你们也太冤了。听说我是警察,大家都哑了,我追问再三,原来他们所说的“故事”是道听途说来的。我并不是想为警察辩护,但这种无中生有或者添油加醋的“误骂”,实在令警察有点冤枉。“误骂”构不成犯罪,我们只好听之任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警与民之间有隔阂,老百姓对警察有看法。张金柱这样的警察虽然是极个别的,但还是有;山西潞城那样的交警,驾驶…  相似文献   

14.
焦是一名警察,我成了警察的妻子。还在和焦谈朋友时,家人和朋友都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焦是警察。他们都说:“嫁给了警察就嫁掉了幸福。”我不在乎嫁掉的是不是幸福,我毅然地嫁给了警察,在四月一个和煦明丽的日子里,我成了焦的新嫁娘。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23,(4):38-39
<正>2003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和早我一年来这里当老师的亚斌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我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的生活甜蜜而宁静。2005年的一天,亚斌突然告诉我,沧州市公安系统公开招考民警,他想去报考,还说,他这辈子当不了兵了,那就当警察,同样是保家卫国!我知道亚斌有个军人梦,他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部队大院生活了13年,他就盼着像父亲和哥哥那样,穿上绿色的军装。遗憾的是高考期间突发疾病,原本是尖子生的他成绩不够理想,和军校擦肩而过,考入了河北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16.
百姓语录     
《公民导刊》2005,(8):55-55,56
前几天,在浙江宁波街头的一个公交车站.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女孩,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被偷了,在确认小偷之后。情急之下她居然跪了下来说:“我给你跪下了,把手机还给我吧!”然后放声大哭。看着下跪的女孩,小偷最终把手机还给了女孩。而在这个过程中,附近围观的人,却始终没人肯出面,甚至连帮助的话都没有,眼巴巴地看着少女被欺负。  相似文献   

17.
从内地县城来到沿海城市,我大开了眼界。凭我的专业,我很快与一企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月工资三千.报酬是内地的三倍。干了一年后,在一次同乡聚会上.我发现和我从事同一种工作的同乡月工资都在五千以上。同乡们都劝我跳槽.立马走人,我的一位同乡同学为我选好了新的单位,并要我聚会后的第二天就过去。我有些犹豫,不提前向我所在的企业说一声,立马就走是不是有责任要承担。可我的同学说劳动合同法取消了违约责任,你又没有和企业签有竟业限制条款,企业也没有对你进行专业培训.你有啥责任要承担。请问,事情真的像我同学所说的那样吗?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公务     
一天下午,刚刚上班,妻子打电话说,她午休的时候,被一名查户口的警察的敲门声惊醒了。妻子的单位离家很远,中午就在单位分给的公寓里休息。午休的时候当然不希望别人打扰。她之所以对我抱怨,是因为我也是警察。她说你们警察太粗暴了 !从她的声音里,我马上想到了那个警察查户口的情景。但我劝她替警察想想,你中午都休息了,人家大热天的还得查户口,也挺不容易的。妻子说,你不知道他是怎么敲门的,不是敲,而是用力地擂,弄得全楼都听到了。进了门,也不说句客气话,就像对犯人似的要看身份证。看了身份证,我是合法公民,总应该说声…  相似文献   

19.
前进着等待     
1999年临近圣诞节的一天,在魏人的办公室看粗编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警察世家》的样片,不大的电视机屏幕上,历史又在50年前鲜活起来,穿着旧式军装的男女主人公们英姿飒爽地走在新中国的第一天,他们的每一句对话,甚至每一个手势对于我都有切肤的触动,那都是从我的指尖流淌出来的。魏人边看边兴奋地说:这个戏,肯定火了!我点头,一时却说不出话来,苦辣酸甜都在喉咙口堵着,把激动久久地压在心头,默默地自己咀嚼。《警察世家》是从1994年开始动笔的。整整五年,它竟成了一部跨世纪的戏,于是也成了我和其他几位编剧──魏人…  相似文献   

20.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