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翻报纸,见一篇题为"腐败者多短命"的文章,一回气读完,深思良久。腐败者为何命短?文中列举两例:其一是巴西医学专家马丁斯调查了583名被指控为有各种贪污受贿行为的官员中,竟有60%的人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而早死,但对同等数量的廉洁官员进行凋查,结果死亡率大大降低,仅有16%,其M是我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学者和医学专家,对此进行研究会诊后认为:凡是患上腐败症的人,他们因自己的腐败行为而长年惶惶不可终日,因此陷入了恐慌、恐惧、焦虑的精神折磨之中,从而失去了心理上的平衡,最后导致身心损伤,使自身的免疫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原因王干才衡量社会腐败程度一般说来有四项指标,或者说四个指数。(一)腐败者占全体官员的比例;(二)腐败者的级别高低;(三)腐败行为进行的方式;(四)应受惩罚而未有惩罚占全体腐败者的比率。据比考察我国当前的为人民腐败现象,不难看...  相似文献   

3.
汪苏娜 《党课》2009,(7):70-72
10年前,曾有人对16名腐败官员做过跟踪调查,当时他们平均年龄41岁。10年后,16人中15人得病,不少人是癌症,病死的有6人。无独有偶,巴西一个医疗机构调查了583名贪官和583名廉洁官员。10年随访的结果是:贪官60%以上患有癌症、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而廉洁官员患病率只有16%。面对如此巨大的健康差异,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官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党风与廉政》2000,(6):45-45
巴西有位名叫阿尼塞托·马丁斯的医师,研究十年,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有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等。马丁斯对583名被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在不廉洁的官员中,有60%的人患有上述疾病,而廉洁的官员中患上述疾病的人仅16%。  相似文献   

5.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4,(15)
“腐败成本”该怎样计算有人细算了三笔“官员腐败成本”账。经济账:为不义之财放弃已有优厚待遇不值得;法纪账:贪赃枉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良心账:对不起组织、人民和家庭,将受到道德和良心的审判。这三笔账,算得一清二楚,全面、准确地阐释了“腐败成本”。但是,我感到这个算法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腐败者败露的可能性。如果腐败者败露的概率是零,那么形式上的惩罚再大、损失再多都无济于事。当腐败的好处大大地超过了“经济账”、“法律账”、“良心账”的总和,贪官们“前腐后继”也就不难理解了。(雪里埋)官员的责该怎样问近来…  相似文献   

6.
人文荟萃     
人文荟萃让腐败者倾家荡产!青年学者程国有认为,应当从经济上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如果腐败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盈利行为,腐败现象必然难以根除。因此,要按市场经济原则反腐败,让腐败者倾家荡产。实行腐败高额罚金制度。对于被查到的腐败者,除了追回被发现的赃款赃...  相似文献   

7.
倡廉者兴     
腐败者亡,倡廉者兴.这是一条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贯穿始终,凡是反腐败成功的朝代,必然兴盛;凡是腐败的朝代,必然灭亡.隋炀帝因“为主贪而丧其国”,“为官贪”而“丧其身”,成为腐败亡国的教训,唐太宗施反腐举措,裁并机构,鼓励农耕,革新政治,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实了“腐败”与“廉洁”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权的盛衰存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部署.纪委、监察部门相继出台了反腐败的措施,深得党心民心.  相似文献   

8.
官员防腐要做到“五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执政党衰败和垮台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就是一种政治癌症。而官员腐败正是这种政治癌症的积累。癌症需要对症下药,腐败需要挖根掘源。而官员腐败其根之据, 其源之头,无非“私”、“欲”二字。治“私”除“欲”之方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情。常修为官之德,则能为民。戏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通俗易懂的《吃亏歌》,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腐败”二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大权在握—私欲膨胀—贪污腐败—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接受审判的人生轨迹,然而,有一点却鲜为人知,那就是“腐败—寿促”。据报载:巴西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经10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令人吃惊的结论: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他对800名被指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进行了研究,并与800名廉洁官员进行对比。在不廉洁的官员中,70%的生病或死亡,而廉洁的官员中这个比例占20%。研究报告同时披露了20名官员的经历,他们利用公职谋取私利,被免职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这句古话的意思是说,身居高位的人若没有相应的道德和才能,其下场一定是可悲的。笔者最近读报,看到一篇发人深省的追踪随访文章。文章说巴西有一个名叫马丁斯的医生,他分别对被控有贪污受贿行为的583名官员和清正廉洁的583名官员做了长达10年追踪随访,发现贪污受贿的官员有60%患病和死亡,清正廉洁的官员仅有16%患病和死亡。腐败官员死亡的病因大多是癌症和心脏病。其中有16名福利局贪官,死亡年龄只有41岁。因此,马丁斯医生分析得出了“腐败短命论”的结论。解读…  相似文献   

11.
遏制腐败必须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领域,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搞腐败也有一个成本收益问题,如果腐败者仅以微小的成本投入就能够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并且被查处的几率很低,甚至可以“边腐边升”,“越腐越升”,就会诱使更多的人走向腐败深渊。只有不断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当“腐败成本”高于其收益时,才能真正使那些想涉足腐败的人望而却步,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一、必须提高腐败行为的直接成本所谓腐败的直接成本,即实施腐败行为时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有的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紧靠一个电话、一张纸条就能任意开支国家的巨…  相似文献   

12.
腐败成本主要包括腐败行为人付出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受到的法律制裁和承受的道德谴责等等。任何一个腐败分子在实施腐败行为时,都会对腐败收益与腐败成本进行权衡,做出抉择。腐败风险性越大,腐败行为越少,违法犯罪率越低;反之,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才能产生腐败动机,实施腐败行为,导致违法犯罪。因此,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必须通过一系列法治和德治的措施,增加腐败者需要支付的成本,不仅要算政治账,还应算经济账、法律账和道德账,从而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一、提高腐败风险成本,要让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丢资本。支付政治成本,即腐败行…  相似文献   

13.
像广东湛江腐败案、福建厦门远华走私案和辽宁沈阳慕马案涉及腐败官员之多,时间之长,损失之大是触目惊心的。那么,谁应该对这些腐败案件负责呢?当然是腐败者本人,如此说肯定没错,不然他们也不会一个个地被开除党籍、公职,关进大牢,送上断头台……然而,所有这一切并没有解决人们思想中的一个疑虑:为什么这些腐败者能够长期肆无忌惮地腐败?负责主管或教育这些“腐败者”的领导者又在干什么?为什么会长期对自己身边的腐败现象无动于衷?我之所以这样问并不是要搞“连坐”,也不是怀疑一切,而是觉得出腐败问题的单位领导总该认真总…  相似文献   

14.
腐败成本直接影响到腐败的动机和行为。我国腐败成本较低,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大对腐败者的刑事惩罚力度,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腐败的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和名誉成本。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期计划与市场的并存为官员提供了“寻租”机会,现行的某些政府审批事项和国有企业转制与租赁过程中出现的财产关系调整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现实表明,腐败发生的地方往往是权力授予不够民主,权力制约不够到位,权力运行不够公开。设权失当,授权失误,用权失范是导致权力变质、权力异化和权力资本化的主要因素。而腐败者的侥幸心理、冒险心理、攀比心理、默认心理和双重人格心理,也是腐败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语丁 《奋斗》2009,(10):62-62
长期以来.人们把腐败的范围定义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司法腐败、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等表现上;这些不廉政腐败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它会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些不廉政腐败行为历来被人们不齿.受到各种舆论的谴责,有这些行为的腐败者都受到了纪律和法律的严厉制裁。  相似文献   

17.
权力腐败是人类政治行为的赘生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权力腐败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腐败者利用所掌握和控制的稀缺资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通过权力寻租捞取好处。各国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打击腐败、铲除腐败,甚至超越意识形态跨国界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腐败。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其大意为在沈阳举办的“慕马腐败大案”赃物展览时,有个别人竟是去“取经”的。这些人不仅不痛恨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反而颇有几分羡慕,并且得出结论“看来还是当官好”。按常理,具有正义感的人在看了腐败分子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罪行之后,肯定是义愤填膺,拍案而起,痛斥其行径,并且警示自己,以免重蹈覆辙。可是,总有一些党性修养差、人生观世界观扭曲的人,对腐败行为不是深恶痛绝,而是羡慕不已。他们眼中只看到腐败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到了豪宅,搞到了大把的票子,花天酒地,穷奢极欲。在他们看来,房子、票子、女子等一…  相似文献   

19.
腐败的微观机制:成本——收益决策树模型。“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动机很多,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和道德因素等。从腐败动机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将腐败分为两类:行政腐败和政治腐败。行政腐败主要指的是公务员为了个人或其亲属谋取经济利益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而政治腐败指的是高层政府官员从政治斗争的角度考虑,为谋取个人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进行的个人或集体腐败行为。对公务员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入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主要解决的是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愤怒。有些愤怒的积累是石破天惊的爆炸,而有些愤怒,累积久了,却是默默的悲哀。例如对腐败官员的态度。反腐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腐败者的下场也足为世人之鉴。但是,还是有那么多后来者,前赴后继,欲海沉浮。面对他们的名字———有的也许就在你身边不远,面对他们沉没后的身世悲凉,我内心涌动的已不再是愤怒,而是悲哀。对人性的悲哀。在所有腐败者的轨迹中,都能找到一个最基本的原点:心理不平衡。不平衡的表述有很多种,但内涵是一致的,就是“我得的太少,我应该得到更多”。“我做了那么大贡献,为什么得到的这么少?”“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