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老曾是我父亲王观潮的领导,因了这层关系,父亲乃至于母亲和我便有了一些和薄老的交往。交往中增进了解,更添了对薄老的敬佩之情。2008年是薄老逝世一周年、诞辰100年纪念,而父亲业已去世,为表示对薄老的深切怀念,我谨将自己从父亲那儿知道的关于薄老的记忆作一回顾,以奉献给薄老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2.
王晋 《党史文汇》2008,(2):58-59
2008年是薄一波百年诞辰。忆往昔,1937年到2007年的70年中,我曾经多次见过薄老,也曾亲耳聆听过薄老的讲话,并有几次接触交谈。其间,薄老的谆谆教诲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采访。我要采访的对象是在我党有着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92岁高龄的薄一波同志。自 1992年薄老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休后 ,人们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仅有两次 :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 ,薄老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表示充分肯定 ;另一次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盛大庆典中 ,薄老仍精神矍铄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眼下薄老身体状况如何 ?全国人民牵挂 ,新闻界的同仁们更想登门作个采访。本人因应邀撰写反映薄老早年革命生涯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雄师劲旅》的剧本 …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今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这里召开《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座谈会,我代表党中央,祝贺薄老这部新著的出版! 记得两年多以前,我们曾在这里为薄老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开过座谈会,与会同志对它的价值和意义作了高度评价。薄老在会上致词时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对自己跟随党走过的漫长岁月,继续作些回顾和研究”。现在,薄老这部新著的上卷已经出版  相似文献   

5.
薄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今又适逢他的百年诞辰,回想薄老对我们原牺盟会老同志的深切教诲,总让我难以忘记。往事如潮,述文以纪念。  相似文献   

6.
我从1982年开始,加入了地方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者行列。从那以后,我多次聆听薄老的重要讲话,两次接受薄老的当面教诲,使我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在工作中得到有力指导,在党史工作的道路上迈开了步子。回忆起来,甚感荣幸,十分感激。  相似文献   

7.
我对薄一波同志仰慕已久,与许多同志一样习惯地尊称他为薄老。我第一次见到薄老是在1992年,那时中央刚刚决定把我从煤炭部调往山西工作。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我有幸多次见到薄老,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亲身感受他对山西及我本人的热情关怀。薄老那深邃的思想观点、不懈的人生追求、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厚的家乡情怀、可亲可敬的长者风范,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8.
读了薄老新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一书后,感到非常亲切,也有很多感慨。作为晚辈,我刚懂事时,便认识了薄老,他作为长辈,一直给了我很多教育。 我对薄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他所作的贡献。是从父辈那儿和从党史中了解到的。薄老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两个历史功绩,一是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坚持长期的革命斗争,二是创建新军,这在党的历史上是有突出地位的。他们在当时最困难的时候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白区地下党斗争当中是很有代表性的。这批在狱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的党的干部,经党营救出狱,走上抗日战争新的领导岗位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段历史是我们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后辈高度尊敬的。再一段历史,就是薄老出狱后,在山西与阎锡山建立特殊形式的上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牺盟会,放手发动群众,进而建立了山西新军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薄一波同志100周年诞辰,也是他去世一周年纪念,我深深地怀念他。薄老和我可以说是同乡。我们的家乡虽然分属于山西定襄和五台两个县,但他的家乡定襄县蒋村离我家却只有30多里路。薄老1925年加入中同共产党,是老一代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10.
郭裕怀 《党史文汇》2009,(12):50-54
老一辈革命家、山西籍的老同志、全省干部群众对引黄工程的热情关心与支援 老一辈领导人中,彭真和薄一波是山西籍人。他们对山西缺水的情况有切身的了解,因此也就特别关心引黄工程的进展。我们每次看望彭老和薄老,第一件事就是要详细汇报引黄的情况。薄老听了引水和修路的情况后,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采访。 我要采访的对象是在我党有着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92岁高龄的薄一波同志。自1992年薄老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退休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为全国人民所牵挂。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也仅有两次: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另一次是  相似文献   

12.
1992年,薄一波同志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任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为人们所牵挂。在人们的记忆中,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也仅有两次: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薄老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充分肯定;另一次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盛大庆典中,薄老仍精神矍铄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许多人知道,在中国人民解政军这支武装力量中,有一支部队,它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7年8月1日,在山西太原举起了它的战旗。这支部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由小到大,…  相似文献   

13.
读了薄老这部书,深受教育。继《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之后,现在薄老又为党和人民贡献了一部新的巨著,以自传体裁,宏大气魄,从一个侧面记述了1925年到1995年整整70年间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这实在是值得庆贺的一件重大事情。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将对党史研究工作发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一定能够对全党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2月6日,是共和国开国元勋薄一波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忆起与薄老生前接触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5.
薄老是我崇敬已久的老一代革命家。我在中央档案馆工作期间,曾经接触过一些牺盟会、决死队的历史档案,看过以后,薄老在我心目中,又增添了一层传奇的色彩。万万没有想到,1993年,在我64岁以后,居然有幸到这位传奇老人的写作班子里工作,一干就干了将近10年。这10年,在薄老的亲切关怀和严格训迪下,我得到的教益是终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6.
薄一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月15日2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惊闻噩耗,我们悲痛万分,心痛不已。自《党史纵横》创刊以来,薄一波同志就担任杂志的顾问,直至他离世,已经陪伴杂志走过十九年的风雨历程。多年来,薄老一直默默关注着《党史纵横》,给予了它莫大的支持和勉励。薄老的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实事求是的精神深深教育、影响着我们。这位有着传  相似文献   

17.
继《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这部巨著的上、下两卷于1991年和1993年分别出版之后,薄老的又一部巨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的上卷《战争岁月》,现在又送到读者面前了。从这卷书中读到薄老的一句诗:“壮心未与年俱老”。在耄耋之年,每两三年完成一本几十万字的力作,这样的“壮心”和“壮举”,的确是值得我们大家敬佩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同志走了.随同的讣告里,有其子女赠送的<送别>纪念卡.纪念卡的封面上是薄老坐在藤椅上的一张照片:雪白又浓浓的寿眉,红润的脸庞,花白的头发中泛着些许青丝,一脸灿烂而又慈祥的微笑.我曾在王震同志身边工作过十多年,作为对老一辈十分敬重的晚辈,回想起接触薄老的那段年月,回想起他与我直接服务的王震同志的亲密交往,很难自已.  相似文献   

19.
领头雁──记太原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所长、共产党员梁建勋申祖存薄一波同志曾经两次为太原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题词。一次是在该所建所3周年之际.薄老欣然为该所命笔:"实行公正的有权威的第三者监督检验。"这一题词成为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复杂的时代处境对青少年德育造成了很多困扰,社会道德危机影响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从塑造文化环境、优化德育资源、继承传统思想、改进德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