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7年12月14日,我室王涛、张秀玉同志采访了吴健民同志。吴健民在改革开放初期,担任珠海市第一任市委书记,是珠海经济特区的拓荒牛,亲历和见证了珠海特区的创建。在采访中,吴健民回顾了珠海特区建设的若干重要活动和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视察珠海的情景。现选登访谈录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珠海经济特区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指导下建立的。珠海特区在过去30年的光辉历程中,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不凝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并逐步带动内地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符合商品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成就。沿海地区先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面对这种特殊的国情,采取什么样的地区发展战略,是一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果断地决定实行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并逐步带动内地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先是在沿海南部地区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市兴办经济特区,继而又相继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  相似文献   

4.
简讯     
党史宣传工作要善于抓住机遇。 “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一些大型纪念活动的机遇,大做党史宣传文章。如,今年是珠海特区创办20周年。珠海20年的辉煌成就,归功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两代领导集体的具体关爱,归功于特区的创业者和开拓者。20年来,珠海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风雨历程和骄人业绩,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据此,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便明确列出,抓住纪念特区成立20周年这一大好机遇,以普及、生动的形式,宣传改革开放20年珠海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江总书记…  相似文献   

5.
在古交市屯兰川 ,有一个仅有5名正式干警、7名联防队员的公安派出所。该所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 ,居民近万人 ,流动人口也比较多 ,然而 ,这个派出所自1982年建所以来 ,辖区内受到刑事处罚的仅有2人 ,成为古交市社会稳定、发案最少的辖区。为此 ,该派出所被辖区居民誉为“群众最为满意的派出所”。1998年7月下旬 ,一名叫刘宁的屯兰矿职工子弟考上技校 ,急用身份证 ,户籍民警刘玉岗急群众所急 ,下午驱车百余里赶往太原市公安局办理快证有关手续 ,办妥手续后 ,用最快的速度及时将“身份证”送至那位职工手中。那位职工过意不去 ,几…  相似文献   

6.
伶仃洋位于珠江口,是祖国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伶仃洋里叹伶仃”的南宋文天祥,在这里发出过“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清代,这里相继遭受葡、英殖民主义侵略,留下了旧中国的耻辱。但它终于乘着大时代的浪潮走进了辉煌的今天。它周边的香港、澳门和深圳、珠海特区,今天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璀璨明珠,发出熠熠的光辉。解放初期,中国海军在伶仃洋成立万虎要塞海岸炮兵团。我当时在团部任群工股长。团部驻在内伶仃岛上,另三个营分别驻在深圳的蛇口和赤湾、珠海的淇澳岛、东莞的虎门。装备了现代化的海岸炮和鱼雷快艇,用强大的火力体系控制…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相似文献   

8.
<正>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同意两省报告中所提的"试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大包干的经济管理办法",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展开,对外开放成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1979年开始,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国人民正同“非典”这一重大灾害做斗争,各地、各部门在抓紧抓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同时,要毫不放松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力争把非典肺炎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我们要看到,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走势。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奠定的物质基础、庞大的国内需求、10万多亿元的居民储蓄等是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认为,东亚经济基础较好,能经受住“非典”不利影响的短期冲击…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历史的巨轮已跨入21世纪。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踏上南下的列车,先后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从此,  相似文献   

12.
特区归来     
今年春天,我们到深圳、珠海、等地参观考察,所见所闻引发所思所想,下面择其二以飨读者诸君。 敢闯敢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小平同志谈到,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是对深圳经验的高度概括。深圳特区的建设和发展是闯、摸索出来的。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珠海的考察、调查,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珠海经济特区原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镇,工业基础薄弱,商业也不发达,产业结构以渔农业为主体,交通也很不方便,但经过改革开放的十年建设,珠海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新兴城市。然而,珠海经济特区的模式,是经过不断摸索,才逐步地确立和完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40-40
198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视察深圳、珠海特区后,来到厦门。8日,邓小平、王震在省、市和福州军区领导项南、江拥辉、胡平及陆自奋、邹尔均等人陪同下,乘坐"鹭江"号游艇游览鹭岛风光,并听取了省市领导的汇报。  相似文献   

14.
正1980年,我国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沿海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带动内地经济发展上成绩斐然。这份成绩的取得与当时的国家副总理王震密不可分。积极支持深圳改革开放1991年3月2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开放特区模范",这饱含着他对深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民意识的提法在我国已有多年,它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增强我国公民意识,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信息     
国企职工持续下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近日完成的《中国人才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据统计,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人,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人,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门户洞开,全境同步开放。遵循历来的经验,中央决策层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梯度开放的策略,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特区政策在今天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酝酿过程,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从此迈入了一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国地域广大,与外界隔绝已久,实行对外开放不可能全境同步开放。遵循历来的经验,中央决策层采取了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的策略。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特区政策到今天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年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酝酿过程,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发表了一系列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讲话。时隔多年,我们不禁要问,小平同志的讲话为何不选择在北京?其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决定允许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诞生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经济迅速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然而,在党内,在国内,还有许多人对发展特区存有顾虑,担心资本主义占上风。干劲十足的特区人,一方面不断进取,勇敢开拓,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存在着有形的或无形的压力,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中央最高层的明确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