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阳光"选举深得民心 "这一届村、组干部没有选错,与以前的干部就是不一样!"问起"公推直选"出来的干部的工作情况怎样?芦山县飞仙关镇村民陈国祥翘起大拇指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我都89岁了,还是头一盘看到这样考干部的!”宣汉县峰城镇板桥村村民邵树兵说。去年9月11日,在看到电视台发布的“定向统筹公选科级干部面试现场实况电视直播预告”后,邵大爷约上几个邻居一起进城,来到宣汉县东门广场,通过设在广场的LED电视屏幕观看面试实况。“这样挑选干部,要靠真本事才行!”乡亲们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他身为国家干部,为了工作却要经常面对这样的境况:深夜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唤起,马上披衣起身匆匆出门;有时被情绪激动的来访者推来搡去,甚至被指着鼻子辱骂;经常自己掏钱为素不相识的人买饭菜,或打车送老弱病残者回家;为做好思想疏导,办公室成了来访者的家,即使是传染病患者也要面对面地交流……也许您会问这是项什么工作?说的又是谁?说的就是信访工作,讲的是一位信访战线的代表——红桥区信访办主任、共产党员马嘉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1):19-19
1983年夏,河北正定县农村,一辆吉普车陷在泥泞里。有干部见村民走了过来,便请帮着推车。不料,见是当官的,村民不仅不推,嘴上还骂骂咧咧。那位干部正要发火,一旁的新任县委书记习近平一把拉住他,说:“群众为什么骂人?应该反思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5.
贾诚先 《奋斗》2014,(11):63-63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级干部的权力可称为小微权力。“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句话的意思是村级干部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务员,根据村民自治法的规定,经过民主选举,村级干部手中是有一定权力的。这种看似最基层的小微权力,但对同一村的村民来说,这种权力有时也是很大的,和村民利益息息相关,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方向。有的村级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辛勤劳动换来全体村民的幸福生活;有的村级干部却利用村民自治赋予的权力,弄权营私,成为侵吞集体利益的蛀虫。  相似文献   

6.
在宁津县杜集镇来庄社区,一说起马安会和孟涛,村民们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作为山东省体育局选派到宁津任职的第二批“第一书记”,他俩曾被村民们看作是“省里来的干部”,如今已经成了很多村民的“知心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从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节目,看到京郊某村干部将一村民的蔬菜大棚擅自拆除了,按合同承包的地也被强行收回了。该农民与一收菜商有正式合同,如果逾期不能提供蔬菜的话,将要承担10万元的违约费。村干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电视台记者为此采访了乡干部,一位乡干部张口就说:“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下乡搞调研,听到了这么一件事,某村干部擅自取消了一村民承包集体鱼塘的合同,致使鱼被哄抢,损失五千多元。这位村民反映到乡里,乡里袒护那个村干部,这位农民上访两年未果。更为荒唐的是,乡长竟然在这位农民的上访材料上作了这样的批示“到月球上找秘书长解决”。当干部的,是要有点幽默感,待人处事,恰到好处地诙谐幽默一下,以活跃气氛,放松神经。“笑一笑,十年少”,不失为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在上访无门、有理难行的农民面前,玩这样的噱头、开这样的“国际玩笑”,岂不是出了格离了谱吗﹖表面上看,这样的乡干…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当前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进程中还存在乡镇政府干部制约村民自治的正常进展、村委会干部的权力难以受到有效制约和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与救济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完善村民自治,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使之成为村民自治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完善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保障自治权不被异化,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真正实行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10.
井义 《党建文汇》2002,(3):37-37
看到2001年12月19日《西部商报》关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谢河乡五坝村新婚仅五个月的2l岁的少妇袁琴被三个乡干部、一个村干部和一个村民轮奸一事的报道之后,我的心情竞然异乎寻常地平静。不是我对少妇袁琴的遭遇不同情,而是我早就料到这样的事迟早要发生。  相似文献   

11.
侯宗宾谈知人善任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前不久在全国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会议上说,现在有种现象要引起注意,一些坚持原则、能力突出的人常常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他分析说,一个干部要有所作为,不可能不接触矛盾,不可能没有一点失误:这就可能成为矛盾的焦点,就可能引起非议...  相似文献   

12.
时平 《党建文汇》2002,(1):36-36
河北省丰润县大令公庄部分村民,7年前在村委会选举时因按自己意愿投了票而遭打击报复,经新华社记者报道后,引起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记者最近到这个村回访时,一进村就被群众团团围住,村民们哭诉:“为俺村上百号人的事,惊动了上上下下一二百名干部。大伙告状花了18万多元,咋到如今还是没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为他们的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当地就有一些干部不由地发出了"假如我病倒了,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这样的感慨!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02,(13):9-9
今年上半年,全国17个省区市党委换届工作陆续进行,一些地方市县领导班子也面临换届。在换届选举结束后,有一个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就是少数干部群众对在差额选举中落选的干部存在这样那样的猜测和议论,甚至把落选的干部与不称职干部等同起来;有的落选干部感到脸上无光,压力很大,怕被人瞧不起,担心失去组织上的信任,影响今后的使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影响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调动和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把力量凝聚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上来。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新华社发了一篇通稿,反映沂蒙老区人民的呼吁:干部下基层,莫搞花架子.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对记者说,春节前市里有干部来村里走访,由村干部安排到村民张可钦家中.市里干部还没到,个别村干部就放出话来:谁要说了不好听的话,就把谁打死.市里干部来的那一天,村里干部早早来到张家等着,准备向来走访的人员汇报情况.这位农民说,这不等于剥夺了村民张可钦的发言权吗?来访人员在张家没得到半句实话.农民们不明白:上级到农村走访,为什么非要村干部安排不可?  相似文献   

16.
我叫权炳焕,朝鲜族,是桦郊乡东柳树村的村民,是监督小组的监督员,今年64岁了。我觉得,自从包产到户,乡干部与老百姓关系疏远了。大家对干部吃喝最有意见,市里乡里干部下来,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村里干部也陪吃陪喝,往年吃喝费上万元,最多一年1.2万元,村里没企业,一切花销都往村民身上摊派。以前乡里只用23个人,都是国家开工资,这些年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工资也向村民摊派。村民自然不高兴,那是血汗钱哪!”不高兴也得拿,干部挨家挨户要,村民不愿交,产生了对立情绪。前年春天财务上墙公开后,该减的减了,该撤的撤…  相似文献   

17.
自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广大农村出现了不少新气象,村委会班子得到优化,广大村民和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得到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前乡镇政府花很大气力办不成的事,通过村民自治办成了。如修桥、铺路、建校、改造农电等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很快,群众很拥护。一个根本的原因即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积极性高。不少村两委干部谈起村民自治的体会时说,搞了村民自治,干部的财务问题说清了,群众气顺了、理解了,各项工作好落实了。这表明,推进村民自治活动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18.
"'双强'工程是富民工程" "自己不会富,当不好干部;只顾自己富,不算好干部.""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经济强不强,功夫全在'领头羊'."在双流县农村广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19.
2015年4月,绵阳市纪委纪检监察干部走访道碑观村时,一位村民情绪激动地说,他家积极响应上级“改厕”号召,但工程完工这么久了,“改厕”补贴款却迟迟没有领到,他怀疑补贴款是不是被村干部贪污了。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这样一件事:某县派工作组下乡扶贫,工作组同志吃住在村上,为村民选项目,找资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确定扶贫项目后,下派干部克服各种困难,夜以继日地为群众操劳,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村民从家里拉了几百斤煤送给工作组,让他们取暖做饭。这位村民说,工作组真心实意帮咱们农民脱贫致富,咱也该给他们送送"温暖"!事情虽小,但引发思考却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