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头放着厚厚的一摞《支部建设》杂志,这是我多年搜集起来的,六七年来,我把《支部建设》拿回来,总是爱不择手,反复阅读。闲来无事看看,有种常翻常新的感觉。我认为:一本好的杂志总会有几个很有特色的、令读者喜爱的栏目,我读《支部建设》就有这样的心情。我不仅爱读《支部建设》的诸多栏目,我更喜欢读“正反鉴”这个小栏目。“正反鉴”这个小栏目,在《支部建设》上可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它的文章虽小,但读后余音缭绕,给人留下的回味是永久的,启示是深刻的。一正一反两篇小文章,犹如两面高悬的明镜,照得善恶分明。善———…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3.
胡主席明确指出:"抓基层,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支部建设"。支部建设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基层一线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地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栏目推出了《经验介绍》、《支部调查》、《支部论坛》、《书记面对面》、《析事明理》、《过来人说》、《工作手记》、《解疑释惑》等子栏目,受到广大基层官兵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作为栏目的责编,我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各位与我一起将《支部建设》栏目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0,(11)
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支部建设》复刊了 《支部建设》杂志作为省委创办的刊物,创刊于1961年,于“文化大革命”前停刊,1980年10月复刊。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省纪检委在《关于(支部建设)复刊的通知》中指出:“《支部建设》是面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刊物”。“《支部建设》所肩负的使命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艰巨的,要真正把它办好,必须坚持‘全党办报’的方针。”“各级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纪委要把办好党刊、发行好党刊、用好党刊、为党刊组织通讯员同,列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 复刊后的《支部建设》,发…  相似文献   

5.
吴全德,一位长期致力于电子、离子和超微粒子研究,提出享誉国内外的“吴氏理论”的大科学家,因一本《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专著而被国学大师季羡林引为知己,并写了一篇以“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为题的读后感,一时在科学界与社科界传为美谈。季老在读后感中写道:“那是去年(200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发了一次言。我在学术座谈会上,或者堂而皇之地称为‘学术讲座’上发言,有人称之为做报告,一向没有讲稿,因之也就没有题目,这一次发言依然如故。录音整理者给文加上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这部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建设的基础骨干法规,被评价为既传承"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又体现党支部建设新做法新经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时代感,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条例》开篇就强调:"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相似文献   

7.
蒯海锋 《当代贵州》2011,(36):12-12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结识《当代贵州》是在2009年。直到现在,每期必读,且是从头到尾仔细阅读。 “支部园地”是我喜欢的一个栏目。该版块涵盖了很多子栏目,内容丰富。特别是“支书自述”,刊登了基层一线带民致富的先进典型,能引领支书们对照自己,思考如何去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很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6年,我开始订阅《北京支部生活》。很快,我就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党建视点、经验与心得、身边党员、动感北京、历史在说、谈天说地等栏目,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了解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和作为一名党员应知道的知识,增强了党性,对我做好支部组织委员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9月,市社会工作党委举办“上海‘两新’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和“上海‘两新’互动网”(简称“一台一网”)培训以来,湖南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市社会工作党委信息化项目组和徐汇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着力推进包括“支部网站”建设在内的“两新”组织信息化工作。截止到2008年7月底,湖南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已在“上海‘两新’互动网”上开通并上线了8家“支部网站”,已组织开展了9次“网上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0.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1.
近日,阳泉市郊区纪委在全区推出了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十项工程”。“十项工程”即: 1.学好一本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党委、总支、支部成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书,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一篇观点明确、论据有力的理论文章。2.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各基层党委、纪委要培养和树立一个党风党纪教育的典型支部,一个廉洁自律、勤政为民、艰苦奋斗、成绩显著的模范党员或干部。3.开办一个“反腐倡廉”栏目。区纪委要会同区报社在《阳泉郊区报》开办一个“反腐倡廉”栏目,以反映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5,(11):58-58
万兴亚在10月2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标志着我国从“先富”开始向“共富”转弯.是一个执政党的“穷人致富”工程规划。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说,“比起以往的五年计划.这次‘十一五’规划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一个好的讯号,意味着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从‘先富’转向更为实际的‘共富’。”从政策取向上,扭转以往的社会失衡.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
张谨 《党史博采》2023,(8):43-45
<正>周恩来在1952年4月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大公报》有一栏叫‘中国第一’。中国哪里有那么多第一,这样提就不对,后来这一栏也只好取消了。”《大公报》是一份历史悠久的中文民营报纸,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在大陆各地发行的《大公报》先后实行公私合营,且相继重组或易名。当时上海的《大公报》开了一个栏目叫“中国的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我是《北京支部生活》杂志一名忠实的老读者,每期杂志我都必读,有不少好文章还要细读、反复读。2004年的《北京支部生活》杂志更好看了,关键在于它打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名牌栏目。比如,"新世纪新北京"栏目使读者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了解、领悟首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每期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读后令人感奋,令人鼓舞。杂志通过这个栏目,感召广大读者与北京的脉搏一起跳动。"人物纵横"栏目推出的是各行各业一个个先进典型,他们是精英,是时代的弄潮儿。这个栏目不同于一般媒体的典型人物介绍,而是具有独特的视角,既有新闻的真实性,又有报告文学的艺术魅力,每篇都非常吸引人,可以说它是每一位优秀人物浓缩的传记。  相似文献   

15.
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主办、省委《支部建设》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七一’讲话,做‘三个代表’忠诚实践者”有奖征文活动从本期起正式拉开了帷幕。首先,我们刊出杨安和、郭玉才、李潭生、王水成四位同志的学习体会文章。我们希望广大干部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征文活动,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进而引深我省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6.
贵刊自创刊以来,始终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办刊的方向,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十分关注贵刊“党建党务”这一板块的文章,特别是对带有释疑解惑性质的“支部园地”栏目情有独钟,这个栏目致力于回答支部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是广大党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为了使“支部园地”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发挥党务工作者参谋助手作用,特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扩大版面。目前贵刊用于“支部园地”栏目一般只有两个版面,很难满足广大党务工作者学刊用刊的需要,如果将其他栏目的文章再压短一点,…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认识《北京支部生活》还是在5年前,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第一本党刊。由于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能看到的党报党刊数量很有限,使我对这本党刊感觉格外亲切,有一种饿牛闯进了青菜园的感觉。《北京支部生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像我的师长。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8.
海东地委领导同志在全区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始终,认真对照检查中央和省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哪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哪些要求还没有做到,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的每一项政策制度落到实处,使那些‘太平官’难以‘太平’下去,使那些只捉摸人、不捉摸事的人难以有市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强调:“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他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但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事实的确如此。 朱德自幼就读了大量的古代书籍。1917年他和陈玉贞结婚,在泸州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存有大量的书籍。如《诗经》、《韩昌黎文集》、《古文观止》、《水浒》、《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李太白诗集》、《辛弃疾词集》、《史记》、《左传》、《史通》、《徐霞客游记》、《论语》、《墨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论衡》、《读四书大全说》、《岳飞传》等。1941年7月1日,朱德在延安在职干部学习周年总结大会上说:“前方后方许多同志说我是一个模范学生,老实讲,算不上。因为我小时候读过一些‘诗云’、‘子曰’很多要不得的东西,要重新学起,一面学新的,一面要丢旧的。我只知一句俗话‘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  相似文献   

20.
《支部园地》面向全省征集“党员风采”和“支部工作体会”栏目稿件。“党员风采”栏目主要反映我省优秀基层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来稿要求鲜活生动,字数在800字以内,配图片一张。“支部工作体会”栏目是为党支部书记交流工作心得搭建的平台,希望支部书记们积极来信来电畅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