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课》2013,(23):35-36
毛泽东的评价——“炉火纯青” 2002年5月24日,走过人生90年风雨的习仲勋告别人世。4小时后,95岁高龄的中共元老薄一波派秘书送来一幅亲笔书写的挽辞:惊悉“炉火纯青”小幸逝世,深表哀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习仲勋相识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毛泽东把习仲勋从极左分子的屠刀下解救出来,并且在后来的工作中信任习仲勋,对他称赞有加,屡屡委派习仲勋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建国后,在习仲勋遭受康生等人陷害时,毛泽东也对习仲勋很关心,这使习仲勋在严酷的逆境中得以保全性命。毛泽东逝世后,习仲勋十分悲痛。《毛泽东选集》一直是习仲勋最爱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4.
田晓晴 《湘潮》2008,(2):8-10
薄一波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一直未能与毛泽东相见,直到抗日战争后期,薄一波来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才有机会见到毛泽东。这次见面毛泽东与薄一波在枣园促膝谈心长达8个小时,给薄一波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吴跃农 《党史博采》2022,(5):25-30+45
<正>从1935年10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至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与习仲勋有近三十年血与火的革命同志情。毛泽东更是习仲勋成长之路的导师,他对习仲勋坚持群众路线、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反对极“左”倾向的立场给予嘉许,对他压担子、给任务和重点培养。习仲勋更是跟随毛泽东,执行毛泽东、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一、毛泽东到陕北,刀下救出习仲勋——“我相信创建这块根据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摆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抵达陕北根据地,有了自己的落脚地,实现北上抗日,对开辟陕北根据地的红军将领,毛泽东自然是急于一见。  相似文献   

6.
薄一波这位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大中央委员,经历了革命的风风雨雨,同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经受了许多磨难,但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因为这种信仰是在跟随毛泽东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刘明钢同志撰写的《薄一波与毛泽东》一文,对薄一波与毛泽东几十年的交往情况作了概要记述,尤其对二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与言行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展示。  相似文献   

7.
读10月23日《学习时报》刊发《习仲勋三次致电毛泽东痛批"左"祸》一文,感触颇深,难怪毛泽东称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英雄"。习仲勋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品质,值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笔者以为,以下四点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3岁,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9.
张军  林嵬 《党建文汇》2007,(5):40-40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受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3岁,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毛泽东对习仲勋这个评价,始于10年前的印象。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在几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看见张贴时日已久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习仲勋”。  相似文献   

10.
悦读时间     
《习仲勋传》作者:《习仲勋传》编辑委员会编荐言:一代政治家习仲勋的奋斗传奇!最权威、最详实、最全面,编撰历时20年、长达94万字、150幅珍贵照片。年仅20岁的习仲勋为何被陕甘边区的人民称为“群众领袖”?毛泽东为何夸奖主持中央西北局工作的习仲勋“年轻有为”、“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1.
刘珍珍 《湘潮》2013,(8):11-15
长期以来,毛泽东对习伸勋赞赏有加,并屡屡委以重任。即使在习仲勋遭受康生等人陷害时和“文革”期间,毛泽东也对习仲勋很关心,加以保护。这使得习仲勋在严酷的逆境中得以保全性命,并且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提高了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后来复出工作奠定了基础。“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2.
<正>观看六集大型文献记录片《习仲勋》,深受教育。习仲勋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不仅是一位为人民奋斗终身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心声,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密切联系群众是习仲勋一生的优良作风,他视人民群众如父母,始终以炽热之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毛泽东曾赞誉习仲勋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爱民、知民、为民的赤子情怀,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管仲  相似文献   

13.
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日战争时期,习仲勋主要在关中地区领导抗战和地方建设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白点将,习仲勋重新主持西北工作,主要担任了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西北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副政委、政委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14.
“炉火纯青“习仲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24日晨,历经近90年人生风雨又与病魔抗争半年之久的习仲勋告别人世.仅4个小时后,95岁高龄的中共元老薄一波便派秘书送来一副亲笔书写的特殊挽辞:"惊悉炉火纯青不幸逝世,深表哀悼."炉火纯青",道家谓:炼丹成功时,炉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后人喻之为功夫达纯熟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5日,最后一位七届中央委员、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同志病逝了,享年99岁。薄老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光荣的革命事业。抗战期间,为了团结阎锡山抗日,薄一波深入山西,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抗战了八年,智斗了八年。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薄一波作为候补中委被提名。有的同志认为薄一波曾经入过狱,当候补中委不合适。毛泽东听到这一情况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就这样,37岁的薄一波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是财政部的首任部长,在新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薄一波得到毛泽东的高度称赞,被戏称为经济战线的“四大名旦”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一生没有犯“左”的错误,始终坚持并倡导实事求是,他在陕北土改期间给毛泽东连发三封反“左”电报的故事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称赞他“能实事求是,是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是习仲勋一生的做人原则,也是贯穿他革命生涯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7.
贾巨川 《党史文汇》2006,(12):16-20
毛泽东一生写过大量书信,绝大多数收入<毛泽东书信集>.1978年12月20日,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到1946年夏秋,毛泽东先后给自已写过九封亲笔信.但在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书信集><毛泽东军事文集>等著作中尚未见收录.笔者和有关方面在编写党史丛书过程中,从中央档案馆查得了毛泽东这九封书信的手迹.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了60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和王震、习仲勋也先后作古,但今天重温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尤觉寓意深远、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8.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王震率三五九旅胜利突围,北返延安。毛泽东把接应王震部北返的任务,交给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习仲勋。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毛泽东九次写信给习仲勋,对部队指挥、兵力配置、行军路线、物资保障等,都作了细致、精当的部署。这九封信反映了毛泽东高超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最高统帅对前方将士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9.
中共元老薄一波日前就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和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建树的两个不朽功勋。 薄一波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为人民办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毛主席却起码办成了足以影响中国或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习仲勋》。它以朴实的风格、生动的叙述,全面展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3年1月为习仲勋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一生最客观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