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访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群众上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负责任做法的善意批评和监督。大量事实表明,哪个地区的上访人数和次数多,说明哪个地区的各项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当中肯定没有按政策去认真负责地执行好。一些越级上访,也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缺乏主动性和“认真”二字,没有去调查了解和认真地核查,甚至将上访者阻止门外,使上访者多次上访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上访者只得越级上访,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包青天”。此地不管,总有讲理的地方。是老百姓对上一级政府和部…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标题,是缘于亲眼目睹的一件往事:一批上访者在某机关大门前安营扎寨,夜宿昼访,大有不解决问题决不返乡的意思。人民政府为人民,天经地义,毋庸置疑;人民群众有冤要伸,有屈要诉,理所应当,无可厚非。但是,上访者若把帐篷,火炉搭在机关门前,是不是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民情不多,深入基层不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力呢?近日读报,看到电视剧《黑脸》的原型姜瑞峰所在的石家庄市纪委挂牌成立了下访工作队。两相比较,感慨良多: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4.
对于群众所反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领导机关发布命令,限时限期让有关部门去解决,这很好。但命令既然颁布了,就该经常督促,让限期解决的事情真正做到“限期”。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被要求“限期解决”的问题,却往往得不到如期解决甚至变得遥遥无期,以致这样或那样原本完全可以用不着花大力气即可随手处理掉的工作,常常在一拖再拖之下变得越来越复杂化,结果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对领导机关的信任也随之大打折扣。尤其是有些涉及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人们在长期得不到解决、杳无音讯的情况下,出现向上级部门投诉乃…  相似文献   

5.
《正气》2001,(4)
中共昔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非忠撰文认为,目前,农村信访问题有以下特点:一、农村主要干部在农村信访活动中多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上级有关农村的各项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群众不满意、有情绪。二是部分农村干部不惜民力,不顾实际,乱办事,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三是部分农村干部甚至包括一些乡镇干部在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群众的感情。四是部分农村干部以权谋私、以私损公,走向了群众的反面。五是村务不公开,村民对此有意见。二、抱有不纯动机的上访者盲目上访,胡…  相似文献   

6.
搞好社会治安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都要切实承担责任。要严格实行维护社会治安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责任制。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抓好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的工作。对于不重视社会治安工作,导致重大案件或事故发生,本地区重大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长期得不到严厉打击,重大治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治安混乱的地区和部位长期改变不了面貌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群众有困难、有问题在基层干部那里一时得不到解决和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上访的形式,想找到更高一级的领导或部门反映一下问题、表达一下诉求。眼下,对待群众上访,有着三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接访。接访,从字面上看,是伸出手来欢迎群众上访。接访这种做法是接待群众上访,比较善意,比较亲和,比较温情。像一些地方开展的"信访接待日",乃至"公开大接访"等活动,就是认真接待群众来访的好形式。另一种做法是截访。截访,从字面  相似文献   

8.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领导者依据政策、法规,结合实践经验向上访者答疑解难的双向交流活动。在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第五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上访渠道畅通的今天.接访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又对信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的事情,再小的事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作为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领导,面对群众的难事、急事,都要一件件放在心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群众办好那些不是什么大事的件件难事,宗宗急事,这就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的大事。时下常见有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也常讲为群众排忧解难,可每逢遇到影响百姓工作生活的一些难事急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本来能及时解决的事,却一拖再拖,甚至还有个别领导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总认为抓好了…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然而,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恰恰不愿意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他们一是“怕”,二是“躲”。“怕”就是怕惹麻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怕与群众见面,怕群众不理解;怕自己水平有限,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劲。“躲”就是回避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群众找上门来便避而不见,即使躲不过去,也只是敷衍应付,打打官腔。还有的借口“工作太忙”,成天泡在上面,热衷于开会、剪彩等上层活动。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就是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没有端正对群众意见的根本态度。群众意见何以多?…  相似文献   

11.
接待日以外     
为了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不少地方和部门实行了领导接待日制度,为群众解决了不少能够解决而由于种种原因久拖未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领导接待日制度,让领导当面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探知民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不失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施政方略的一条最快捷的渠道。但问题在于,不少在领  相似文献   

12.
预防和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 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既要保证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的畅通,又要防止不利于稳定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既要引导好大多数上访群众,又要对个别出谋划策、行为过激的组织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又要全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因此,做好预防和解决群众集体上访的工作,应坚持四个结合。 (一)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多数涉及上访者的切身利益,他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  相似文献   

13.
《正气》2000,(5)
运城市委副书记杨慧芳撰文认为,虽然大多数上访者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但有一些上访者的目的和动机并不纯,个别人甚至怀着不可告人的心理。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上访者对他人有意见,随意罗列和夸张问题,要求上级派人查处,有意把他人阵脚搞乱,无法工作。二是认住死理不撒手。这种现象较多存在于年龄偏大的信访者之中,反映的问题也多是一些历史性问题。他们往往抓住自己占理的地方,得理不饶人,提出苛刻的条件,不按他的意图处理就不停气地告。三是用感情来替代法律。有些人因犯错误或触及法律而被处理,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通过健全信访制度,拓宽信访渠道,加大信访件办理力度,为干部群众反映问题和切实解决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当前信访中出现了五种不良倾向,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是只信上级,不信基层。许多上访者的问题和困难是可以通过基层解决的,但上访者往往不按规定的程序,先找所在单位陈述困难,了解政策,通过基层组织帮助解决,而是不访则已,访辄越级,抱着上访找“大官”才管用的心态,不管反映的问题是大是小,动辄向省、市委领导写信,对区(市)县和乡(镇)党委、…  相似文献   

15.
有些地方在干部的使用上不够公正,有时甚至没有章法,一些该用的干部长时间被压制,得不到重用,而一些经常密切朕系领导,重唱轻做,群众观念淡薄的干部却反而得到了提拔,致使个别单位、个别地方,领导管不了事,干部顺不了气,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而各级组织有必要对本部门、本地区在干部的使用上是否公正的问题进行一次反思,并以此力契机加大对干部使用上不正之风的清理,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纯浩干部队伍。只有公正地使用干部,才能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地方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公正地使用好了干部…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0):63-63
省农工部分委员反映: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有的在村卫生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相当多的农民群众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因病致贫、小病不看、大病致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中共甘肃省委先后将全省反映突出的70个信访案件“分配”给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由这些领导包案解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信访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去年9月至12月,信访量同比下降43%,围堵省委、省政府大门的上访者同比下降67.4%。今年第一季度,群众来信来访总量继续下降,解决信访案件的有效方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去年2月,甘肃省委梳理出70件集体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重点、典型案件,安排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包案督办,限期解决。  相似文献   

18.
信访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谁的?如果从理论和原则来回答,很多人都会说信访是让老百姓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但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认识模糊困惑、行动跑偏变味的地方。最为典型,也极为普遍的一种思路,就是以维护稳定为核心考量,对信访上访者或围追堵截、"严防死守",或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5)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很多地方领导机关建立了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相似文献   

20.
呼市新城区公安分局纪检委自 1992年设立以来,纪检委全体同志积极履行纪检工作部门的职责,严肃执法执纪,热情服务人民群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一 在人民群众和上访者的心目中,纪检委是他们控告不法侵害、伸张正义的地方。新城区公安分局纪检委的同志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为此,他们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对个别干警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依法治警,维护了公安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1997年,群众举报分局刑警队个别民警在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