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载,河南新野县樊集乡樊集村有一个村干部到县城办事,回来后报销了15元饭钱。半个月后,群众审查帐目,认为这笔钱花得不明白,15元被如数追回,这是该县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后出现的新鲜事。时下,在农村一些地方,村务、财务管理缺乏民主监督,由村干部几个人...  相似文献   

2.
汾河 《正气》2003,(Z2)
每到年终,各种检查工作也开始了。群众对那种搞形式、图应付、走过场的检查不太欢迎,甚至深恶痛绝,但却对以下五种检查盼望又欢迎。一是村务公开情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村务、财务公开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村集体的收支情况,这样的检查可督促村干部按制度公开村务、财务,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二是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减轻农民负担招待费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到群众中调查走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解决一些农民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社会治安情况的检查。农民外出打工的较多,家中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治,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笔者通过调研也了解到,由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未跟上,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上,一些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和不协调。突出的表现是:在决定和管理村级重大事务上,有的议事不民主,理事无规章,决策无程序;有的村务不公开,监督不落实,村民对村务大事缺少参与和监督;有的村党支部习惯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走访,发现农民群众对新当选的村干部期望很大,总起来说,对农村基层干部有“四盼”:一盼干部落实农村政策不截留。农村工作涉及面广,矛盾复杂,农民群众要求农村干部在执行政策时,要公开、公正、公道、正确。有的干部执行政策有私心杂念,怕“群众明白多了会找茬”,不是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政策,而是“截留”政策;有的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  相似文献   

5.
陈桂兰 《求实》2013,(2):89-92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村民参与村务治理的水平较低,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农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既有传统政治文化、当前经济发展程度、缺乏制度保障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利益、村干部及普通村民自身的局限等微观因素的制约。要想提高农民参与村务治理的积极性,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参与制度;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民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当前,农村基层矛盾多,究其原因,既有村务管理混乱、村干部用权行为不规范的因素,更多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权力不透明,导致了群众对村干部的猜疑和不信任。为此,迁安市探索创新村级治理模式,实施了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村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坏关系群众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不受伤害,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关系到我们党的形象是否被破坏。村级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本职上就是群众工作。因此,农业发展不发展、农民富裕不富裕、农村稳定不稳定,关键就在村干部。怎样当好村干部,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玉树州基层组织出现断层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广大农牧民群众迫切要求“有能人办事”的愿望形成了矛盾。造成村级基层组织断层乏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村“两委”班子后继无人,年龄偏大的村干部调整不下来,有的村虽然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但大都缺乏工作能力,扶上去群众不满意;有的村培养后备干部的“源头”出现“断流”,找不出培养人选;有一些村干部不愿意让位,  相似文献   

9.
时下听到有的村干部抱怨说:村干部真难干,不是这个群众有意见,就是那个群众找麻烦,人都被缠住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我在农村工作多年,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10.
正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民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的机构,是村民监督村务的主要形式。目前,大部分农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不愿接受监督,不愿公开村务;有的虽然设立了村务监督机构,但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作用;有的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没有搞清楚,工作效果不明显,等等。因此,必须规范村务监督的设置、内容、权限和程序,确保监督有章可循、务  相似文献   

11.
张雄 《党的建设》2008,(3):40-40
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必须具有"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作风。但是,有一些村干部身上的"民味"日渐淡化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了,取而代之的是官气、官味、官腔。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剑力 《先锋队》2014,(12):37-37
让农民跟着自己选出来的"六型"村官,不仅有希望,而且有奔头。当前正值全省农村"两委"换届的重要时节,基层群众对将来选出的"村官"有什么期盼?在笔者与农民朋友交谈时,90%的农民期盼选出"六种类型"的村官:一是期盼选出手脚净的"廉洁型"村官。农民们期盼选出的村干部,一方面对村里的重大村务能与村民商量,让村民代表决策;对村里的财务收支状况,能及时向村民公开;对邻里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3.
高芳 《先锋队》2012,(27):39
左云县"阳光农廉网"对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三务"(党务、村务、财务),乃至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涉农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详细、及时、彻底的公开,让农民群众对政策落实、村务管理和村干部履职进行全方位监督,有效地防止了基层干部隐瞒、歪曲和不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防止了重大事项"暗箱操作"。左云县纪委监察局利用阳光农廉信息公开监管网络平台,按照"制度+科技"、"人控+技控"的模式,坚持围绕"科技反腐,强农惠农"这条主线大力发挥阳光农廉网的功能作用,做到第一时间发布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第一时间与群众进行网上沟通,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咨询与诉求,真正形成了一个集"公开平台、管理平台、监督平台、服务平台"于一体的网络引导工作体系,全面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处理好干部与群众关系。镇村干部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 ,他们与群众关系处理得好坏 ,必然直接影响到镇村工作的成败得失 ,影响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必然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无须讳言 ,目前我们有些地方农村干群关系有日趋疏离的倾向 ,干部与群众间关系紧张 ,感情淡化 ,甚至出现了对立情绪。那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 ,农村中干群关系疏远的责任在于我们干部 ,在于我们的一些镇村干部素质欠佳 ,执政水平不高。至今为止 ,我们的绝大多数的镇村干部都是“半…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是会说话的纸",真实、翔实的村级档案对村级党务、村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佐证作用。然而,定州市庞村镇的领导在下乡调研中发现,目前村级的大部分档案存放比较散乱,有的在"两委"办公室,有的在村干部个人家里,有的在镇政府的各个部门或包村干部手里;有的原村干部已经卸任多年,但手里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一些政策的不配套越来越明显,加上农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各项服务的要求提高了,使行政村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要票子、扒稻子、拆房子、刮孩子、烧老子”等矛盾比较突出的工作,使处于第一线的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趋于紧张。不少村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最近,我们对江宁县部分村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明确表示不安心工作的已占22.2%,这一情况应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村干部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大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民迫切希望村干部带领他们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代。因此,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各级党组织做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现状进行教育培训,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有些村干部服务观念淡薄、惰性增加的现状,对其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宗旨教育,增强为群众办事的公仆意识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  相似文献   

18.
工作需要经常与农民打交道,在接触中只要一提到村干部,农民们就象受了多大委屈似地抱怨说:“如今这村干部是越来越不象话了,好多事儿证明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一到基层就变了味儿。甚至有的群众还在背后编起了顺口溜儿:“中央政策放光明,到了县里起乌云,落到乡里压死人”。而村干部呢?却是摇摇头,叹息道:“难干呀!如今的农民是越来越难管了,稍不留神有一点对不住他们,不是给你闹事,就是上访告状,再说现在都实行啥‘一票否决制’,只要一出现农民上访事件,乡里村里全年工作都不能评优,其实我们是在“夹板”中过日子呀!”农…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村里办理低保,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公平公正,放心了。""村里开支收入都要进行公示,花销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老百姓消除了对村干部的猜疑和误会,安心了。""自从村里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统一了办事标准,刹住了大操大办的风气,村干部还全程参与,把咱群众的事放心上,舒心了。"这是武安市实行"两规范五服务"工作机制以来,广大群众最真实的感受。2015年以来,武安市针对部分农村村务运行不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服务群众办法少等问题,组  相似文献   

20.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村干部身处最基层,与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最广泛、最密切。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是党对农村干部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