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出人意外地登出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这引起了包括文坛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2年,诗人臧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谈到了当年《诗刊》创办时向毛泽东征稿的情形,但对那份致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谁起草的,老人却“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是自己用毛笔抄写到信纸上的。实际上,那封一下子打动了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诗人徐迟起草的。而点燃他起草这封征诗函激情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冯至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4.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4,(12):21-23
正位于河北秦皇岛西南隅的北戴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滩面平缓,海水清澈,苍翠的青山和浩瀚的大海相映,精致的别墅与葱郁的林海交融,山光明媚、水色秀丽,是渤海湾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北戴河本名叫北家河,明代为海运积储之地,海滨命名远载辽史。早在1898年,经北洋大臣委派津海关道李岷琛、候选道王修植、开平矿物局总办周学熙等勘测,清政府正式划定戴河以东至鸽子窝沿海向内3华里为避暑  相似文献   

5.
6.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实践中,熟练地运用赋比兴手法,很好地把握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使三法各显其功能。同时,在具体运用到某一诗篇时,既有所侧重,又同时兼用,使之相辅相成。大致说来,毛泽东常运用赋法再现斗争场面,往往把它置于诗词的中心地位;对于比法,毛泽东既看重其"以彼物比此物"的一般作用,也看重其美刺意义,特别是他晚年对美刺意义更为强调使用;兴法最能显示毛泽东作为诗人的审美追求,因此,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有很多借景言情、情景交融的表述,而这些词句往往恰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神采之处。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写到的曹操所登“碣石”的具体所指,有此山已沦于海、辽宁绥中碣石、山东碣石等说法.根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分析,曹操所登系昌黎县北的碣石山,其符合曹诗描写的地理形貌和景观.(二)毛泽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的“鲲鹏”一词一反褒义用法,成了“腐恶”的象征物.“鲲鹏”作贬义使用始见于《西游记》,注解毛泽东该诗,说“鲲鹏”直接采自《庄子·逍遥游》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杨义 《党的建设》2011,(12):61-62
毛泽东一生批阅《资治通鉴》十几遍,通读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历史思维已经成为他的政治思维和诗词思维的重要运思形式,诗中蕴史,诗史合壁,出入古今,他的诗词饱含情怀。  相似文献   

9.
历来,毛泽东的诗词多被从政治的角度欣赏,本文从诗词意境和表现方法的角度剖析了毛泽东诗词的大家风范,也从社会和历史的人文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08,(8):42-42
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朱向前教授近年来潜心研究毛泽东诗词,其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周末开讲”栏目主讲的《诗人毛泽东》受到了上自将军下至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丁毅 《党的文献》2006,(6):32-36
长征前后的诗词创作,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诗词中体现的毛泽东的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毛泽东诗词充分反映了他语言运用上的天赋与才华,文章通过对其诗词的具体分析,对毛泽东诗词中语言的大众化、语言的锤炼及典故、成语、神话的活用等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的境界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函甫 《探索》2002,(3):15-16
通过分析毛泽东的诗词,把握毛泽东的情感境界、功利境界、历史境界、悲剧境界、变易境界等生命境界.毛泽东是一位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诗哲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5.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丁毅 《党的文献》2011,(6):114-115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17.
他留下一个国家一座丰碑,有百万字的煌煌巨著。他还有诗,不过写得很少,发表更少。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有那么多雄才大略有那么多大喜大悲,借诗来言情言志本在情理之中,但他却惜墨如金。他的诗存世仅五十余首,却连大诗人郭沫若也为之倾倒,说:我是有点目空一切的,但读了毛诗却使我五体投地。理论家胡乔木在诗人去世十年后,意味深长地预言:他的诗词将比他的文章更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热潮 ,其主流是健康的 ,但研究中也出现了某些误读现象 :有人以解读社会科学论著的办法去解读毛泽东诗词 ,企图从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略 ,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徒劳无益 ;有人以现实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浪漫主义的作品 ,导致了对毛泽东诗词理解的隔膜和贬损 ;还有人以所谓“纯诗”的标准来衡量毛泽东诗词 ,衡量的结果是使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风貌走了形、变了样。评论毛泽东诗词有广阔的自由空间 ,但这个自由又必然要受诗词意象、意境等的制约 ;超越了这个制约 ,就会形成错位而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既是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又是毛泽东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形成雄浑、豪放、壮丽、优美的艺术风格。臧克家曾说,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与普及,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本文撷取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创作、传播、研究过程中的若干珍闻、要事和重要成果,以期加深人们对这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5):70-70
从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看,文学可视为文化的象征性表述,是对文化的聚焦,也是对文化的放大。故此,诗歌往往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表征。如唐诗之于盛唐,宋词之干两宋,《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民族。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毛泽东诗词就是他那个时代中国人心中的文化丰碑。沙先贵著的《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一书重点从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