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柏坡赋     
梁衡 《党建》2011,(8):50-50
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沸海内,名传八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僻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  相似文献   

2.
①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明确回答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问题,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创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建国的政治纲领。②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决议》等决议,是扩大党内民主开创各级党的民主建设新局面的里程碑。③创建新中国是一项伟大系统工程。新中国的国家体制的设计和经济结构的性质的确立及两项政治准备起于西柏坡。建立新中国起步或奠基在西柏坡。④继党的七大从作风层面概括了立党的三大作风之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概括了以立党、执政、创业为宗旨建设新世界的两个“务必”新作风。这个理论创新,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时期,围绕建立新中国的中心任务,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法制国家的立法方向,而且从制度和政策上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等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提出的一系列立法原则和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读西柏坡     
范凌 《党史文苑》2003,(5):49-51
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村。但她的出名决非因为她的美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蒋家王朝进行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她以天时、地利、人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由此而著称于世,并吸引了2000万人前往学习、参观、瞻仰。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瑞雪飘飞,松柏苍翠,党的十六大刚刚选出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七位书记在总书记胡锦涛率领下,顶风冒雪来到西柏坡。踏着积雪,胡锦涛、曾庆红、刘云山、贺国强、王刚、徐才厚、何勇七位书记依次走进了解放军总部旧址,也叫做中央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机关来到西柏坡后自己盖起来的,五间…  相似文献   

5.
走进西柏坡     
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有一百多户人家,群山环绕,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沃,稻麦两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当时距西柏坡仅90公里的华北重镇石家庄已攻克,直控京广铁路,石家庄成为华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西柏坡立的规矩有:建立健全党委制,召开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党委会工作方法,开好干部会议,领导者力戒骄傲,加强执行中央政策纪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协商、长期合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管理城市和生产建设方法,“两个务必”,进京“赶考”。这些规矩,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时至今日,仍保持它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     
《党课》2011,(3):70-70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8.
朝圣西柏坡     
西柏坡,一个原本普通的小山村,却因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而声名远播。从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这里驻扎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她,已超越了一个地理名词的范畴,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十分关注党的建设,适时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着力通过开门整党、公开建党实现建党原则由秘密建党向公开建党的转变;通过加强学习以提高执政本领、坚持“两个务必”以保持政治本色、重视干部教育以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等方式推动党的建设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黄镇,1909年生,安徽桐城人,1927年毕业于新华艺术大学。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长征中创作了大量的写生画和漫画,后结集出版为《长征画集》,这已成为长征中仅存的形象史料和珍贵艺术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相似文献   

11.
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省平山县—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2.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和总结讲话,是西柏坡精神的基本文献载体和历史见证,集中反映了西柏坡精神的精髓和核心内涵:(一)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的学习精神;(二)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三)第一步和新起点意识;(四)对中国兴盛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五)两个务必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直至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多次倡导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推动它在党的事业中延续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圆梦西柏坡     
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我随支部活动驱车直奔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穿越天柱山,跨过滹沱河,圆梦之地隐约可见,一股热流油然而生……自从瞻仰了延安、井冈山以后,西柏坡便成为我魂牵梦挂的向往。也许是昼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尤其是到了迎接党的十八胜利召开的时候,常常梦见一片农屋,  相似文献   

14.
走进西柏坡     
我曾经细细追寻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走过的道路,然而,在这红色的链条之中,我却独缺一环——西柏坡。终于,我有机会补上了这一缺憾。那是在2003年8月,我从北京出差石家庄。一上火车,便见到挂着西柏坡的大幅宣传广告。西柏坡离石家庄大约八九十公里,平直的柏油马路直通那里,路况甚好,只用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5.
1948年,5月的那一天,和风习习,吹过滹沱流淌清波的河湾;暧阳融融,映照着峰峦绵延的太行山。  相似文献   

16.
1948年,5月的那一天,和风习习,吹过滹沱流淌清波的河湾;暧阳融融,映照着峰峦绵延的太行山。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之魂     
西柏坡见证着那段历史,就像一部深奥迷人的大书,让今天的人们每翻动一页,都会思潮起伏,感慨万千。2007年的"五一"节前夕,国防大学基本系组织学员到西柏坡革命教育基地进行现地教学。当我作为基本系学员置身于西柏坡怀抱的那一刻,这种感觉就油然而生了。站在柏坡岭上,向南望去是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当地称柏坡湖,向西望去是绵延不绝的太行群山,顺着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10,(10):56-56
1947年至1948年间,毛泽东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之间就其访苏问题多次交换过意见。毛泽东从来没有到过莫斯科,但苏联对毛泽东的邀请还在1947年6月就已经送达他本人,并表示愿意接待他共同讨论中国革命问题.以及军事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要遇到的课题.其中包括中苏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定都北平:“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党中央选择新驻地的计划源于1945年。当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争夺东北的局面已经形成,党中央已经形成把东北作为第一战略根据地的思路。刘少奇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后,准备把中央机关迁到承德,并开始了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