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在历史上被资产阶级学者们搞得最为混乱不堪的问题之一。人权观念的萌芽和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斯多噶学派学者们所阐明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思想,但是,明确的近代意义上的人权观念则是由资产阶级学者们所首倡的。十七、十八世  相似文献   

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罗蒂认为:思想交流是一种旨在达到相互理解的对话。对话有两种隋况:一是在同一语言规范内展开的,叫“常规对话”;一是在不同语言规范之间进行的,叫“非常对话”。常规对话中发生的思想冲突,不难根据同一规范达成一致的意见.但非常对话之间的思想冲突,却不可能以对话者各自的规范为根据来消除。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法本质的争论见智见仁,莫衷一是。虽呈百家争鸣之象,却也暴露两大缺陷,一是以经学思维方法代替科学思维方法;二是语义歧生、概念混乱,无法进入常规对话。因此,我认为,必须以科学思维方法使法学争论从非常对话,进入常规对话。  相似文献   

3.
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时空条件是处在20世纪90年代并向21世纪交替期中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即它乃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接轨,其目标指向是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而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经济法治,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电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范国,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阵,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所以,现代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为此,本文特就此主题进行一些法哲学…  相似文献   

4.
<正> Ⅰ.当代法哲学研究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法哲学研究如何纷然杂陈,它确乎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点就在于法哲学家们的追根寻源的意向,这种意向力图解读法的现象之终极意义,以便给整个法哲学理论大厦奠定一块牢固的基石。正是这种强烈的共通性,铸造了法哲学本体论系统。当然,不同的法哲学本体论原则,必然形成不同的法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审判公正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佑平  万毅 《法学论坛》2002,17(2):100-107
审判公正包含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含义。实现审判公正 ,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秩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审判公正、有利于抑制和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公正的实现依赖于审判者在审判中保持中立、对当事人主张和请求的同等尊重和关注以及案件事实的真实再现和法律适用的正确无误。  相似文献   

6.
关于“一国两制”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势的不可抗逆,一种罕见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必然导致“一国两法”(一国之内两种社会性质的法律制度并存)和出现多个法域(祖国大陆主法域及我国香港、澳门等辅法域)的奇特法制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它的基本构架是: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上述特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彼此相互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性质的法律相得益彰,各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复杂,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制度创设至今已近一个甲子,其存在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本身又有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一制度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如果说在建国之初它还对社会稳定起过阶段性作用的话,那么在依法治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入宪的今天,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劳动教养制度已然悖逆于时代的潮流,严重阻碍了国家的法治进步。新时期,为了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稳定,亟需在司法改革方面有所进展,为此在劳教制度废除之后做点法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一种潜规则,近日全国掀起了反商业贿赂的高潮,然而鲜有从法哲学的角度对之论述的文章。笔者认为作为理论支撑从法哲学角度阐释之依然是有必要的。并认为商业贿赂严重背离了正义、秩序和社会效益等法律价值,反商业贿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资源性国有资产是其他国有资产的基础,却长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制定一部资源性国有资产法是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所有权,为民所有;实现其合理经济价值,最终为民所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而审判中心主义有其深刻的法哲学基础,本文将首先对审判中心主义与法哲学予以界定,而后以法的精神为出发点,从人权论、正义论与法治论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审判中心主义,特别是庭审中心主义之法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11.
张铁薇 《政法论坛》2012,(1):128-134
在哲学取代权威成为法律制度的基础的今天,哲学也成为了侵权法的时代标签,哲学方法论武装的状况和水平便也成为了突破侵权法理论困境的根本前提和衡量侵权法制度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是由人性奠定的,需要从人性中找寻制度的表达方式;侵权法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元素以及那些被相信可以作为侵权法规范的正义观念;社会事实是侵权法抽取其生命之液的秘密根茎,生活世界给予其真实的内涵和正当性基础。侵权法理论的根本所在,需深刻洞察人们对其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理解力和价值观,并最终回归改善社会现实的智识努力。当代侵权法作为努力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补救人格尊严的损害,促进社会平等,加强人类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源于古代罗马法 ,其基本内容是对有疑问的刑事案件作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 ,现在该原则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无罪推定包括公正、人权和民主的理念价值。我国有关立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 ,但并未完全确立和肯定它的价值。要真正确立该原则 ,尚需假以时日并努力争取之。  相似文献   

13.
权利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权利的法哲学思考舒国滢一、引论权利,是贯穿于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是最核心的法律要素。法的运动,无论其具体形态多么复杂,但终究不过是围绕权利这一核心要素而展开的:权利既属“客观法”范畴,又属“主观法”领域。在客观法阶段,“权利”被规定为“能为”的行...  相似文献   

14.
刘作翔 《法律适用》2012,(2):117-119
在2007年8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召开的"法理学与部门法哲学理论研讨会",笔者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法理学应该放下身段,放下原来那个高高在上的定位。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教科书还是在讲法理学要指导部门法学的研究我认为这样一个定位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关于行政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佑勇 《现代法学》2000,22(3):78-80
一门法学学科只有走向法哲学,才能趋于成熟和发达。行政法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法学学科,尤其应该加强其法哲学层面的研究。本文对行政法哲学的对象、性质、范围、体系及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革与法的内在精神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法治的精义说来,法本身究竟应内蕴何种主旨、精神,也许比仅仅依既定的法律办事更具根本性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剖析中国人对待法治、自由、权利、权力以及法的价值的态度,特别是通过立法数据的比较和对某些具体立法的主旨倾向的分析,强调指出:欲与改革相契合的法的变革,不只在法的实施层面,更直立法层面;不只在制度的更新,更在精神气质的变革或超越。  相似文献   

17.
<正> 加强廉政建设是举国瞩日的大事。党中央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作为全党重要战略任务,把它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高度。而要搞好廉政建设,其中加强廉政刑事法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历史证明,我们党不愧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人民政府一向是廉洁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争议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愉 《法学家》2005,(1):1-5
2002年,当沈阳、上海等城市纷纷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被媒体称之为"撞了白撞"的道路交通规则时,在社会上曾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当时,本人也曾在媒体上发表了意见.①针对在车辆与行人混行的情况下某些媒体和交管部门热衷的所谓"路权"平等、效率优先、乱世用重典等观点,笔者提出"以所谓道路通行权对抗人的生命健康权,根本上是对人权的漠视",强调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坚持<民法通则>确立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安全生产法》公布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填补了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空白,是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法自实施以来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并没有像人们刚开始预计的那样令行禁止,这固然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立法不明是限制该法运行的最重要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安全生产法》部分法律条文的探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劳动关系协调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劳动关系协调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翟中鞠王全兴劳动关系协调法又称劳动关系法,即以规范劳动关系运行和实现劳动关系协调为基本职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劳动法体系中,它是与劳动条件基准法和劳动保障法相并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