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依法执政是现代国家政党政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活动方式的变迁而改进。依法执政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要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须强化党的依法执政意识,学会用宪法思维执政;要求党的执政活动本身制度化、法律化;要求党在依法执政的实践中逐步强化执政责任制度。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治国方略开始逐步纳入宪政轨道。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执政党依法执政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依宪执政的提出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能力深刻认识的结果.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求党承认宪法的权威,还要求党提高宪法能力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崭新课题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指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国家政权运作方式来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执政兴国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成功之道,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依法执政的主要任务包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在“十一五”时期,“机遇与风险同在,发展与挑战同行”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提出并阐述了提高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是“十一五”期间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中心环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认识。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党执政的条件、背景、内涵、方式、机制都将会出现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以创新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执政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权力监督及制约规律;人民至上及授权的规律。执政的特殊规律主要是,一党执政的规律;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规律。对于执政规律的研究不能忽略不同性质的执政党之间也必须遵循执政的一般规律的要求。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执政规律,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更要将其置于世界大背景之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执政治国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这样才能高起点地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6.
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我党的执政水平,这是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树立起新的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就要立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三大基石之上;科学执政,要求执政党应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民执好政、谋好利;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积极执政、为民掌权。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关系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则需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过程也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飞跃的重要体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党执政的目标指向;公平正义是党执政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是党执政的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性质”与“宗旨”出发,作为一个政府职能机构、国家权力实体,从事着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交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促进者的公安机关,其行政行为就是一种行为科学。其“行政发展”就是完成“职能”的过程,优劣体现和价值意义。行政发展是执政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陶丽君 《法制与社会》2012,(30):134-135
建立责任政府,是新世纪行政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时代呼唤责任政府,人们需要责任政府。我国顺应世界行政改革的潮流,积极构建责任政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少责任缺失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责任政府制度的建设,首要的便是执政理念的转变,要打破传统封建官本位思想的禁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现代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1.
刘红彦 《行政与法》2012,(12):96-99
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和完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应对危机,迎接挑战。而加强政治道德建设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迫切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政治道德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法治是支撑和保障。没有法治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出现“跛脚”现象。农村法治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因素以及实现农村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黄硕 《政法论丛》2014,(3):112-119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不间断地制定司法解释,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为我国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合理性为保障法律统一、正确适用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为填补法律条文的不完善作了积极贡献;为解决司法中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司法依据等.这些合理性因素充分体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价值所在.面对当前学界和社会部分人士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实质合理性的种种质疑,需要从检察价值合理性、检察目的合理性、检察实践合理性三方面进行论证,以期待人们正确认识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实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高发频发多发的态势,需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下,充分认识人民调解具有的社会治理属性,在依法治国要求下更加重视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拓展职责内涵,强化法治思维,完善制度保障,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作为社会矛盾化解器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民生命健康首位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充分展示.这一理论成果体现了其在党的人民性、人民利益平等保护、健康中国战略等方面的多重思想内涵,为汇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能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文化价值观理论也随之变化.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精神发展的文化场景,直接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贯穿于国家行政组织活动当中,形成了以“正义、协商、责任”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保护带”.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也是各种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和不断被解决的转型治理过程。其中,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正义优先体现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与法律治理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四中全会决定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治理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具体表现为: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对社会现代化和转型治理基本规律的自觉把握;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完善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整体构建;坚持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法治轨道上实现社会转型问题的系统治理;把公平正义作为坚持完善法治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民生保障制度的逻辑主线,科学把握现代化后期转型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法律治理和道德治理相结合,展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治理的社会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的90年代艰辛曲折的探索。在民主革命时期,党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而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党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出现了失误,党既想迅速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又想摆脱资本主义式的发展道路,因此,采取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政策及措施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改造对象,其结果是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党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破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干部人事制度。本文在回顾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的改革趋势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以及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十月革命,首先必须搞清:十月革命解决了哪些问题,遗留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十月革命解决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道路问题,遗留下了社会主义的模式建设、世界发展、政党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基本问题.十月革命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必须首先和着重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模式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各种能力;社会主义必须是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有机统一,走向人类大同.在中国,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在内的任何"模式"都不能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自己探索出的符合自己特点的真正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