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秋余 《发展论坛》2003,(12):83-84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主要表现出“五化”的特点。一是犯罪手段暴力化。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急剧增长的同时,“犯罪质量”也迅速升级,暴力程度不断加剧,重大犯罪比例逐年增高。令人尤为震惊的是,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明显增多,因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而杀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呈 逐年增长势头,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 各界忧虑的焦点。怎么样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 的犯罪,已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1.违法犯罪低龄化。青少年首次违法犯罪 的平均年龄,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16.7岁下降 到14.5岁,13岁以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在逐 步增多。  相似文献   

3.
龚其云 《共产党人》2005,(18):36-3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希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寄托。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等原因,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未成年人犯罪、贩毒吸毒、环境污染被列为当今“三大社会公害”,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被排在第一位。如何多管齐下,防范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探究,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诸多因素中,心理健康教育空白和法制观念薄弱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少数未成年人由于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4亿多,占全国人口的1/3,他们被称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越来越严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本文试就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作一分析并寻求其预防对策。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犯罪形态、犯罪类型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特征。(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体的变化特征。主要是:1.初犯年龄降低。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发育成熟比50年代提…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逐年攀升,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宗祥 《共产党人》2004,(20):20-21
电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预防和研究,不仅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而且是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大问题。前不久,我们和有关部门对石嘴山市“12·27”、“3·09…‘3·12”三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剖析石嘴山市三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心情是很沉痛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许芸 《唯实》2006,(12):37-3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出新的高发态势和一系列新的特征,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社区矫正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正方式。而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社区矫正能够让未成年人更好地实现改造和回归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贫困山区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贫困山区,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形成难度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导致部分未成年人抽烟、饮酒、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明抢暗偷,从而滑向违法犯罪的边缘。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全球未成年人犯罪与日剧增、居高不下的发展情形 ,也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为了遏制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法可依 ,走上依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轨道 ,1999年 6月 2 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并于 1999年 11月 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中国诞生了。它不仅具有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它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 ,而…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14):34-35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近日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将在城乡基层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儿童的排查摸底和定期走访工作,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将建立受伤害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协调相关部门对漠视、虐待、  相似文献   

13.
农村未成年人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的原动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教育成长、权益保护、违法犯罪等总体形势并不乐观,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德安县为例,全县高中(含职高)录取率72%,农民工离婚登记率80%,  相似文献   

14.
要破解未成年人刑罚困境,现阶段不能依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来解决,而应该从完善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的角度出发,实行更加有效的事前预防以及更具有惩戒性质的事后惩治。在完善相关法律方面,可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合并,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统领大纲;另设立《少年司法法》,为少年违法犯罪处理提供可操作性的条文。可通过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防卫,对学生施以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重兴工读学校、推行社会公共服务令以及加强赔偿责任执法过程的监督使违法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促进事后惩治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制,是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出发,运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及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全新工作机制,具有系统性、人本性、前置性、突破性和实效性的鲜明特色。该机制的推出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利于充分体现和落实未成年人司法政策;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未成年人法治环境。为了保障新机制的有效推进,必须跟进相关配套措施和办法,做到综治牵头,积极督导;落实责任,各建其功;加强协调,整体推进;总结提高,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邵阳市从抓创新、抓特色入手,努力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一、革新德育理念,夯实基础邵阳市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树立了三种理念:一是树立抓未成年人教育是执政为民的理念。邵阳市现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25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5%。少数青少年出现心理失衡、道德缺失,甚至打架斗殴、违法犯罪,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全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达100万人,“留守孩子”的“断代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民心所向,又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左右,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增长知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大肆传播的负面影响等,使得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消极影响,成为各种不良心理的巨大诱因.  相似文献   

18.
邵红 《共产党人》2005,(6):38-39
最近,笔者对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未成年人团伙杀人案进行了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其中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很值得深思,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建立防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何显兵 《学习论坛》2007,23(6):71-75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其未能完成社会化历程的结果,未成年人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主要集中在特定的社区,在社区建设的基础上,构筑社区建设、社区警务、社区矫正不同阶段的文化建设于一体的社区文化建设机制,是促使未成年人完成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符翔飞 《学习月刊》2013,(14):45-46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令人担忧的焦点问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对未成年人教育和成长事关重大,特别是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给未成年人以特别的善待和关爱,对法律援助工作及未成年人管教工作以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未成年人在法律事项中的困惑及需求法律援助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果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因本人缺乏社会阅历或家庭困难请不起律师,社会不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