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申键  刘沣涛 《前沿》2002,(4):51-53
本文通过对法人目的限制的性质所存在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 ,提出并分析了“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二重性理论” ,即法人既具有抽象的、一般性质的民事权利能力 ,又具有具体的、特殊性质的权利能力。一个法人 ,在具有一般民事权利能力或者说抽象民事权利能力的前提下 ,在参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取得具体的民事权利、承担具体的民事义务时应具有具体的民事权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公民和法人作为两大民事主体,都具有自己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但公民作为自然人和被法律人格化了的社会组织法人,二者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有区别的。  第一,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开始与终止不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则不能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开始,它是由公民的年龄和智力情况决定的,始于法定年龄,终于死亡;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于法人的成立,消灭于法人的终止。  第二,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与民事行为能力的享有不同。所有公民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政报》2014,(20):6-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法人和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和管理活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法人,是指除国家机关以外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以下统称社会法人)。  相似文献   

4.
陆传照 《桂海论丛》2002,18(2):53-55
法人道德行为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道德领域里出现的新情况 ,和个体道德行为相比 ,法人道德行为具有行为意识特定性、行为方式团体性和行为效应显著性的特点。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情况看 ,都必须加强法人道德行为的调控。要从提高认识入手 ,以建立完备的法人道德规范体系为基础 ,建立具有法人特点的完善的法人行为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吴洁 《人民论坛》2014,(8):116-119
“法人财产权”这一术语具有“中国特色”,一经提出就遭遇存废及性质之争。法人财产权实质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新型财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包括多种民事权利的综合性权利。承认法人财产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前提,也是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值增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三者不是一回事李文成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首先,法人是一种组织,这是它和作为公民的自然人的根本区别。法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依照法律和法定程序成,。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7.
机关服务中心作为政府机关的后勤服务部门 ,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 ,其法人意识逐渐增强 ,对财产权的要求日益凸显。一、法人及其财产权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界定法人作为法学用语 ,是 12世纪至 13世纪意大利法学者创立的。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民法都确立了法人制度 ,但因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不同以及法律传统的差异 ,法人制度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 36条的规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主要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依法定程序、法定条件而成立。 …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 ,基于某种特定事由 ,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 ,据以配置义务或责任的法律制度。其具有的本质特征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逻辑前提是承认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只是对某一特定的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法人人格的否认 ,体现和维护的是法律的公平、正义 ,通过法人的特性追究法人人格滥用人的法律责任。我国公司法人人格的适用要件包括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的存在 ,造成了现实的民事损害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与现实民事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必须存在规避法定或约定义务等的主观恶意  相似文献   

9.
法人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法人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规范体系。与自然人道德相比,法人遣德在行为主体、行为规范和行为责任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法人过德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加强社会主义遣德建设必须重视法人道德建设。重视法人道德研究是拓展和深化道德理论的需要,重视法人道德能动作用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后,经济与社会发展将更加法制化,企事业单位的法人活动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指导和制约。而企事业法人的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就是为企事业法人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企事业法人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必须依法进行,使任何企事业法人都不能超越自已的权利范围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利,亦不能推诿自己义务范围内的安全保卫的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零岁,每个公民从出生时始,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直至死亡。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公民取得具体民事权利的前提或基础。十周岁,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仍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十四周岁,部分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一个正常人的法律年龄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法人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制定的,受"宜粗不宜细"之立法原则的影响,其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学界对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特征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法人独立人格与法人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关系,明确法人成员承担责任之类型,以完善我国的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张雷 《中国民政》2015,(3):18-19
<正>关于社区居委会法律性质的定位,《宪法》和《居委员会组织法》明确城市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是社区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主要分为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两大类。社区居委会不属于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分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社区居委会不属于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它与社会团体法人比较接近,但是显然居委会本身也不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法人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制定的,受宜粗不宜细之立法原则的影响,其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学界对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特征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重新界定法人独立人格与法人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关系,明确法人成员承担责任之类型,以完善我国的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人公司制度的引进和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规定在公司人格、责任能力及其责任形式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理念和适用的新问题.基于企业的经济学原理和契约性质,法人性质的实在说和代理人理论较好地解决了法人人格的有机组织体、独立的意思和行为的论理基础,并由此扩展到法人独立的刑事人格、犯罪能力和受刑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主体的原理以及单位人格的部分否定都要求对现行单位人格的刑事否认制度进行反思.在揭开公司面纱,直接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得追究其单位人格责任.  相似文献   

16.
法人具有独立人格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现代法人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能减少和分散股东的投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当人们在追求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公平、正义等伦理价值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转移公司财产等滥用法人人格的现象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法律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法人的早期形态是单体制,它与初级形态的简单商品生产经济和中级形态较为发达的自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单体独资独营的法人,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发生分离,与自然人犯罪无本质区别,不能成为法人犯罪的主体。法人犯罪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形态,企业资本社会化引起法人结构变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导致的结果。法人犯罪的实质是财团法人的经济犯罪。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的意志表现形式,是一种通过董事会决策和经理经营管理两个中介反应出来的股东意志延伸的连带意志形式。其他社团组织法人和国家机关、军队等,亦不能成为法人犯罪的主体,法人犯罪可以实行两罚制。法人犯罪也有人身刑,最高刑应为拟制的死刑,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解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描述了日本的公法人制度,然后对日本特殊法人及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向以及独立行政法人制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特殊法人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法人制度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和手段作用;论述了法人制度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重要影响;分析了代码管理体制对法人制度改革的要求并提出了与代码和法人制度建设相关的政策建议:科学地规划《民法典》的法人架构,为代码工作提供规范、稳定的法人制度;根据法人的审查、登记和监督职能的划分,合理界定法人登记注册机关与代码登记机关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非法人机构的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法人制度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和手段作用;论述了法人制度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重要影响;分析了代码管理体制对法人制度改革的要求并提出了与代码和法人制度建设相关的政策建议;科学地规划<民法典>的法人架构,为代码工作提供规范、稳定的法人制度;根据法人的审查、登记和监督职能的划分,合理界定法人登记注册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