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将依法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过去发布的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一律予以废止;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依法判决和裁定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体现了以下精神: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与《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通知》在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法律冲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统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12):36-36
5月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鏖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中央确定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以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司法改革作为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决定》提出要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把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无论从时代背景还是长远目标考察,这项制度都将是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10,(12):12-13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包括“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口供”等6种不能用于死刑定案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8,(12):77-79
2007年6月2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判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郑筱萸7月10日被执行死刑。郑筱萸伏法后,以其为首的国家医药腐败窝案中多名涉案高官纷纷落马。在主张慎杀、少杀的刑事司法政策背景之下,郑筱萸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12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济南被注射执行死刑.王怀忠是建国以来第三个被执行死刑的省部级官员.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4):25-25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旨在最大限度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债权,维护司法权威。《意见》加大了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制裁力度,  相似文献   

9.
司法ADR制度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以附设在法院的调解和仲裁为基本类型,是国家司法行为与当事人合意行为的有机结合。2004年9月16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我国司法ADR制度的雏形。文章分析了与我国司法ADR制度构建相关的协助调解人制度、独立调解人制度、和解协调人制度和协议确认制度。并指出司法ADR制度中的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环节还有待于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气》2000,(8)
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取代已实行了多年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新的司法解释扩大了“民告官”的受案范围 ,将行政确认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纳入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确认行为是行政管理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 ,依法予以确定、登记、批准、鉴证和鉴定的行政法律行为。如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土地使用权、所有权 ,专利权 ,商标专用权及行政合同的效力的确认等行为。公民对行政机…  相似文献   

11.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了具体规定。其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包括5个方面的行为;违法采取保全措施,包括6个方面的行为;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调解、支付令、促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等执行错误,包括7个方面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殴打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  相似文献   

12.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5):70-71
“地沟油”致人亡最高可判死刑 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判决 ,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 ,根据事实和法律对行政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结论性处理决定。它是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最终结果 ,也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当事人参加诉讼的结果的表现形式。 1 990年1 0月 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54条规定了维持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和变更判决四种形式。从行政审判实践来看 ,以上四种判决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司法审查实践的需要。因此 ,2 0 0 0年 3月 1 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优化司法职权的配置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关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新举措具体包括司法权的定位与配置,司法权与司法行政权的分离,巡回法庭与跨行政区划法院和检察院的设立,建立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政法委员会,等等。这些新举措必将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虽然均享有原告主体资格,但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其原告身份还存在着重合或缺位现象,极易引起司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不利于诉讼合力的发挥。因此,应以公共信托理论为依据,明晰行政机关的诉权来源,建议限缩行政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明确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原告主体角色,立法确定行政机关发起的诉前磋商程序,以提升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效果。  相似文献   

16.
要点快递     
《先锋队》2004,(18)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规定》使申请国家赔偿更快捷为了正确审理人民法院在审判和执行中违法侵权的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确保当事人能够更加快捷地申请国家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从10月1日起施行。《规定》要求,申请确认基层法院司法行为违法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中级人民法院确认本院司法行为违法,一般应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组织形式是合议制,合议庭可以进行书面审理,也可以进行听证,还可以同时采取书面审理和听证两种形式。《规定》还对确认申请案件的受…  相似文献   

17.
政策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监察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时,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必要时,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规定》新增了对决定终身监禁的贪污、受贿罪犯不得再减刑、假释的规定。对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但尚未达到情节恶劣,不执行死刑的罪犯,在明确死缓执行期间重新计算的同时,新增了"减为无期徒刑后,五年内不予减刑"的从严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报刊拾零     
以注射代替枪决方法来对被判处死刑的罪犯执行死刑。今年3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用此法对两名罪犯执行了死刑,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消息一透露,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  相似文献   

20.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环。然而,长期以来,"执行难"是人民法院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老赖"们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有效执行,执行积案"案台高筑"。如果不对失信行为加以惩戒,损害的不仅是胜诉当事人的权益,还有司法公信和权威、社会公平和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