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常以鲁彦署名,浙江镇海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王鲁彦幼年家境贫寒,小学未能卒业便去上海一家洋行当学徒。他勤奋好学,1920年到北京入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某些课程。他旁听过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课程。1922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注重介绍被压迫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其译作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犹太小说集》、《显克微支小说集》和《世界短篇小说集》等。1923年,王鲁彦到长沙,先后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同年年底发表第一篇小说《秋夜》。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  相似文献   

2.
郭同文 《春秋》2015,(1):40-44
一代名师黄公渚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是著名教授、古文献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家、文物鉴赏家、骈文家、词学家、书画家。当年有"岭南才子"、诗书画"三绝"之称,被誉为"东南一大家",还被誉为"青岛国画第一人",在山东大学,他与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并称"五岳"。黄公渚于1934一1936年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  相似文献   

3.
1898年12)q19日.郑振铎出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对这个出生异地他乡的郑家长孙,祖父疼爱有加,为之取名振铎,字警民。铎乃一种古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一一其寓意十分明显,祖父希望长孙将来有大作为。同时,祖父还给郑振铎取了一个颇具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名“木官”,为的是好养,不至于夭折。  相似文献   

4.
1933年秋,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关押着一个革命青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威胁利诱,要他自新悔过,但他毫不所动,敌人无奈,将他判为无期徒刑.青年在狱中顽强学习、工作,翻译了苏联、法国等许多作家作品.后因抗日形势发展,蒋介石迫于形势,不得不释放政治犯,青年才被保释出狱.这个青年就是中国新文学运动杰出的组织者、著名革命作家、翻译家楼适夷.……  相似文献   

5.
许杰(1901-1993),字士仁,笔名张子三、吴文嘉,浙江天台人。许杰出生于天台山区清溪镇一户贫寒人家。困苦的童年生活和艰辛的求学生涯,锤炼出他坚韧达观、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许杰在1922年毕业于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1930年起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6.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另一方面,其能够提供经典文学史写作的文学范例。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对伪满洲国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将引导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长远的学科建设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是已故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和藏书家。生前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一生研读不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结集出版的著译有55种,主编和参与编辑出版的杂志、报纸有37种,图籍14种,丛书22套,选编、校点、影印的中外著作40余种。郭沫若赞誉郑振铎为“一代才华”,对此,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8.
“本人从今往后将不再邮寄手写体的稿件,而代之以电脑打印的印刷体稿件,以解编辑辩认之苦。无论是书写得‘龙飞凤舞’也好,‘东倒西歪’也好,从此都将成为轻易不露的‘绝活’。对本人的手迹感兴趣者,请去中国现代文学馆资料室查询。”  相似文献   

9.
张岩 《求索》2013,(6):148-150
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破旧立新”的旗帜.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沈从文等作家却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讨的双重纬度上对古老的神话资源极为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神话意识。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神话意识生成形态、途径以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推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高杰 《前沿》2010,(4):136-139
现代作家日记具有多重的意义和价值。它反映着现代社会的震荡和变革,便于我们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状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现代作家日记是面向自我的写作,保存了丰富的思想元素和心灵信息,成为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日记中饱含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精巧的文体结构、主观化的叙述角度等等,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化建构过程中,五四文化先驱并没有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复兴”或“重释”,而几乎完全是以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文明为参照,彻底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以西方近代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来破除中国封建专制和封建文化的理性主义的束缚,表现了对文化的反叛和进取精神。但五四文化先驱在趋向欧洲近代文明的时候,又觉察到了它的某些不可克服的流弊,因此,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既试图与传统作彻底的决裂,又实在无  相似文献   

12.
<正>於可训,20世纪40年代出生,湖北黄梅人,当代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於可训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其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先后涉及文学评论、中国新诗、中国现当代小说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 1842年,普鲁士的的莱茵省议会进行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城市等级即资产阶级的辩论人在辩论中荒唐地提出要把著作分为够资格的和不够资格的两类。马克思在批判这种错误言论时,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版,第90页)即评价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的是人民,人民筛选着作家、作品。(按: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作家,包括一切著作家在内。)这是马克思在文艺和人民问题上最早发表的正确观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4.
15.
黄晖 《思想战线》2007,33(5):55-60
雅俗论争,是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心话题之一。在中国现代历史特定时期的文化氛围及文学思潮影响下,小说"雅"与"俗"的内涵在论争中动态变化,或二元对立,或相互兼容,造成雅俗小说的交替崛起,成为现代小说品格衍生成长的重要动力,导引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态演变、发展,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初期,在金华柴场巷15号一幢木料门面两层楼房外的白粉墙上,曾挂有“国际新闻社金华分社”的牌子,这实际上是中共浙江省委文委机关所在地。当时在这幢楼房里主持工作的是现代作家、文艺评论家、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者邵荃麟。邵荃麟(1906—1971),原名邵骏运,原籍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精卫鸟这一氤氲贯穿于现代中国女性作家由"尽心力"以"创人生"开启书写的具体意象出发,探讨了她们在风格多样的跨界转换中孕育生成的现代本体驱动和寓意形态。文中以秋瑾、冰心、卢隐、萧红、丁玲等作家书写为例,分析其对于生物族裔政治及其建构逻辑的"结构性潜意识"如何与其以"尽心力"而移动结构性限制、改写历史命运的"日常胆识"相互交织融合。这样的意识与身体互融,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并推动着这些女性书写,在认知与情感、伦理与审美的结合融通中,进一步催生了跨界诗学的变革动能。本文旨在示意蕴含其中有待阐释的历史信息,与常规西学自现代以来的两分法及其既定内容呈现出的差异对照。精卫鸟与现代中国女性作家所承载的"生成的现代性"为叩问、改写、融会、扬弃由这些族裔、性别、物种范畴暨分类逻辑所规定的现代西学及其局限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19.
隐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由于时局动荡、民族的纷争导致知识分子理想的不断破灭,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时局动荡、政党斗争激烈的年代里选择了躲避的姿态,与当时的时代和主流刻意保持着距离,成为那个时代的隐士。他们或者隐身于佛门,或者闭户读书,或隐身于市郊研读佛经。他们的隐逸之道是传统隐逸文化的延续,无论是隐逸方式还是文学创作,都有着浓郁的古典色彩,可以称之为东方式隐逸。同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日常生活和文学的表现方式与审美追求不断呈现西化的特点。主流的启蒙文学如此,处于边缘的隐逸文学也是如此。知识分子隐逸的方式、文学的表现内容和文学品格也发生明显的转向,出现了西方式的隐士。两种类型的隐士在隐逸方式、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点上表现了背离性的差异,体现了现代隐逸文学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