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2.
莫艳云 《学理论》2010,(10):14-15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的价值诉求,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积极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有效改善民生状况。  相似文献   

3.
民生效率作为民生系统运作过程中民生的投入产出比,是直接效率和间接效率的统一,不仅直接表现为民生状况的改善程度,也间接地表现为民生改善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民生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民生投入规模、民生投入结构、政府行为、群众利益表达等。只有破解民生效率困境,才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宝林 《学理论》2009,(31):19-20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与系统安排。社会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必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社会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三是社会建设必须体现公正这一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版块中,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了重要位置.鉴于现阶段我国民生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寻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礼群 《学理论》2008,(5):13-18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将之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敬海新 《行政论坛》2011,18(4):28-31
政治合法性是社会公众对于政治统治权力的认可与服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五位一体”建设格局的确立,发展重心也由经济建设逐渐转向社会领域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也相应经历了由政绩为重心向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心的转移.改善民生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当前,改善民生的思路与对策在于:坚持一个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公平;把握一个方向:社会政策的公共性;抓住一个重点:社会体制改革;着力一个突破点:构建民生财政;构筑一个环境:维护社会稳定;锁定一个支点:完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一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中国形态,对于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如何推进,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宗旨的贯彻落实,民生必须得到改善的责任意识,社会建没投入的持续增加等,固然是改善民生的强大支撑、长久依靠,但是公民个人在改善民生中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积极主动的支持与配合也不可低估、不能缺少,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更需要唤起公民个人的责任感、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谢呈悦 《求知》2007,(11):31-32
在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涉及“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报告还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工作之一,成为我们党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然而,在民生建设方面,农民得到的改革红利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民生问题仍然突出,且有不断加剧趋势。农村民生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民权利资本的贫困,受制于基层政府民生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亦与农民利益诉求与基层政府协商机制缺失有关。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亟须加快以民生为重的民生型基层政府建设,优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民意采集和利益传导的功能,更新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互动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民生保障与政府公共性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凸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性”缺失在民生领域的反映。改善民生状况,是中国社会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民生问题之解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必须重构政府公共性。重构政府公共性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确立和弘扬公共精神;二是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五是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以来我党关注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关注与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于淼 《学理论》2011,(16):48-50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变化。如今的民生问题,已由过去单纯注重物质生活需求转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要求并重。当前,党和国家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