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是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一方面 ,道德规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高尚道德的价值导向。要用先进的道德规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柳 《学理论》2012,(30):129-130
图书馆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作为一名图书馆员,首先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在爱国、爱馆、爱书、爱人这种图书馆精神的指导下,严格秉持图书馆员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唯有如此,才能教育和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公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文化道德规范是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时应遵循的趋善避恶、为善去恶、扬善惩恶的行为准则。文化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从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都应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和参加不同文化活动所应遵循的特殊道德规范两方面加以揭示。  相似文献   

4.
鲁丽梅 《学理论》2013,(8):13-14
优良道德规范就是符合普遍人性要求的,既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充分尊重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要以强调社会的"善"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为标准,要符合人的道德需要,满足人性发展的要求和保证人能自觉遵守,它的制定和发挥作用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彬 《理论探讨》2002,(1):11-12
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它的劝导力和说服力。道德规范的劝导力和说服力取决于某种道德规范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具体的针对性 ;取决于道德主体———劝导者、说服者自身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品质 ;取决于对道德行为主体———被劝导、被说服者的物质精神补偿机制 ;取决于法治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互相衔接、互为依托。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变化,传统道德文化失去了其对人至高无上的引导和制约作用,道德冷漠和善恶是非判断标准的缺失等道德失范问题频频出现,基于这些现象,我国道德规范的建设要以传统的重塑为立足点和起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支撑,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以法律的完善为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文珊 《学理论》2009,(10):151-152
为了防范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现实和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包括基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的教育。同时,应该注意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实现教育的改进创新以及建立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传统道德是在血缘宗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德合天地、仁礼社会和君子人格相互统一的价值理论。近代先进的生产方式对传统道德形成了巨大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道德 ,是对传统道德的历史性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德即教师道德,在现代意义上,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应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 ,伦理准则是义利统一 ,关键环节是贤者治国 ,核心内容是民本文化 ,理想追求是三大和谐 ,在面向 2 1世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优秀传统 ,为以德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11.
郭湧 《理论探索》2002,(6):16-17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氛围营造与规则建设相结合 ,个人努力与集体帮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道德效力的维护机制与作为规范形式的道德,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能否产生普遍的、应当执行的作用力密切相关。良心是道德效力发挥作用的内部机制,而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氛围是道德效力发挥作用的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结构     
焦娇 《学理论》2013,(5):21-22
道德的完整结构是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三方面构成。道德的意识是前提、道德规范是标准、道德活动是载体。道德义务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按照道德原则或规范对人们的要求;道德权利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下应享有的人格、尊严以及相应的利益等。因而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是道德规范延伸的具体体现,这便构成了深层道德结构。  相似文献   

14.
行政道德建设应达到他律与自律的统一。在社会转型期,这种“统一”表现在行政道德的制度认同和市俗关怀及其它们的有机结合的二维视野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转型期的行政道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公德”和“私德”及其相互关系是梁启超道德哲学的主要内容。在进行道德革命时,他用资产阶级的“公德”批判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在进行道德建设时,则用中国传统道德的“私德”去补充资产阶级的“公德”。梁启超从“公德”到“私德”的转化,是从道德革命到道德建设的深化,是思想上的前进,不是思想上的倒退。  相似文献   

16.
对道德起源与本质问题的解决,决定了对道德的结构与功能、道德的发展与演变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一个论理学体系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内容的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传统的道德将面临种种挑战.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规范,将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已成为目前道德研究的一个重点.而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任何一种道德体系的基础,本文即是从马克思主义论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4)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考察网络道德的发生是对其发生条件、结构和机制进行观念性推理而非发生时间的实证。网络道德的发生离不开网络、道德以及主体三个前提,其标志是一些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新的道德结构的形成。以网络实践为基础的内外机制共同作用促使新的网络道德结构生成。回答网络道德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对于深化网络道德理论、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志与功即动机与效果的考察,是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历久常新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哲人对志与功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也蕴涵了对道德评价的独到见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径及其认识的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多杰措 《学理论》2012,(5):62-63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了丰富而宝贵的道德传统。从理论上来讲道德有比法律更加广泛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约束范围,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很大程度上这些要求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不过事实上来讲,由于道德的隐性和无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没有受到明显的惩罚,对其他社会成员本着道德所要求的社会精神进行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造成了打击。不利于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扬,不利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充分结合,最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命题,一直是法学界中诸多学者思考并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思想,当前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非常重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并使它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