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庭长     
单庭长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易怒、爱训人。在法庭当了二十年庭长,审判员、书记员下知换了多少茬,他从未挪过窝。是他不愿离开这里。他爱法庭。法庭的历史全装在他脑海里。是他看着法庭从一间土房子、两条长板凳,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不仅楼房有了,汽车也有了。宽阔的法庭大院像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判》2014,(8):42-43
郭兴利: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庭长,2014年6月被评为“最美基层法官”,1978年入伍,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法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一24年来,郭兴利日复一日地奔波于600多平方公里的剑门山区,尽管曾面对一座座大山默默流过眼泪,尽管24年的青春悄然流逝,同事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背篼法庭”的“背篦”始终背在背上。郭兴利说,这是一种责任他出生在剑门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3.
一名少年在法庭接受讯问时神秘“失踪”。随后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的父母一口咬定庭长草菅人命,将其儿子打死后埋掉。夫妇四处上访哭诉。三年后,正当法庭庭长面临渎职罪追究时。真相揭开了……  相似文献   

4.
“当官不打送礼的”,这是旧社会官场处事的哲学。然而,宿迁市人民法院曹集法庭庭长卓光勤,却是一位专“打”送礼的“官”。违法亲戚的礼——不收1982年2月,40出头的卓光勤在结束他20多年军旅生涯后,头顶国徽,肩扛“天平”,来到曹集法庭当庭长。他上任不久,有一外地农民为其妻被人拐骗告到法庭,而拐骗人妻者恰恰是他辖区内的一个亲戚。原告刚走,那位亲戚就提着6包糕点登门了。卓光勤扳起面孔对他说:“你现在已经违法,必须依法办事,这个礼我不能收。”来人又哀求他:“俺30多岁才成个家,你就高抬一下贵手罢。”卓光勤一口回绝:…  相似文献   

5.
为国徽增光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庙法庭审判员窦圣林,30年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勤政、秉公执法,树立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1996年被授予泰安市“十佳法官”的荣誉称号。做一名普通审判员1994年,法院进行机构改革,当时任岱庙法庭庭长的窦圣林同志已满54岁。他为了给年轻人一个锻炼的机会,就再三向组织请求退下庭长位置。院党组批准了他的请求,同时考虑到他在基层法庭工作多年,准备调他到院机关工作,但他直言谢绝:“法庭是办案的前沿阵地,虽然苦点累点,但在这里我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更好地办案子…  相似文献   

6.
老梁是一位领导,大名为梁永胜,位居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庭长。之所以称呼他老梁,是因为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随和,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故而"老梁"成了他在同事和朋友眼中亲切的代名词。5月的一个下午,我和老梁坐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在满屋子的阳光中,听他讲述那些接地气的故事。乐观、融洽、温馨,这些词语时时进现在我的脑海中,老梁的故事中浸满着浓浓的怀念,让人有些心驰神往。他说,虽然现在已经调回机关大院工作,但时常会有种不接"地气"的感觉,总是会想念那些在法庭的日  相似文献   

7.
<正>"你们真是咱老百姓的好法官啊!"5月29日,原告赵雪荣握着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法院卢医法庭庭长周继中的手,一再表示感谢。镇平县卢医镇的赵雪荣与邻居因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案件起诉到法庭后,考虑到正值夏收秋种的农忙时节,法庭便把开庭地点定在了赵雪荣的村子里。期间,当周继中庭  相似文献   

8.
回眸1995年春,我担任河南省内乡县法院马山法庭庭长。该镇村民韩冰(化名)诉讼与妻荷花(化名)离婚。韩冰在诉状中写道,他没有生育能力,妻却生了个孩子,由于妻的不忠诚导致夫妻问感情破裂,请求法庭解除其夫妻关系。为证明妻有见不得人的事情,韩冰当场向法庭提交了县、市级医院证明,证明其精子成活率仅10%左右。稍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清楚,精子成活率低于60%根本不可能有孩子。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7,(5):59-59
法官: 我与王军签订了一份合伙协议,在我们当地经营业务。我知道王军的伯父是当地法院某法庭的庭长,我想如果我们之间发生纠纷在当地法院解决会对我不利,我和王军商量如果发生纠纷向相邻的甲市法院起诉,王军为打消我的疑虑,表示同意。我们就签订了补充协议,作出了约定。我们这样约定可以吗?  相似文献   

10.
黄庭长收礼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法庭的黄庭长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魁梧的身材,留着板寸头。乍一看,还以为他是某个企业的大老板。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虽然他执起法来铁面无私,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作为门卫,我目睹了许多黄庭长  相似文献   

11.
薛忠勋 《中国审判》2010,(10):68-69
在江苏省集体一等功法院东台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平民法官,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感人至深的回味。他像老黄牛一样.用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在人民法庭这块责任田里默默耕耘了25年。他就是东台法院唐洋法庭庭长——喻赤。  相似文献   

12.
曹雨文刚过40岁,却在基层法庭摸爬滚打了18年。他说:“法官是最不能投机取巧的职业。每一件事情、每一起案子,都得扎实地干、拼命地干。”这股拼劲儿、干劲儿,让他成为全院办案最多的法庭庭长,让他获得劳动模范、杰出青年法官、公正执法标兵等一系列荣誉,也让他成长为基层法院年轻的副院长。  相似文献   

13.
心中的法庭     
河岔乡是全县最偏僻的乡,离城80里,法庭就座落在乡里小街的一隅,下辖周围的三个乡。 初到法庭的时候,那情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四小间低矮的平房,一个小小的院子,屋内光线很暗,一只黑乎乎的旧式文件柜默默地立在壁角,柜顶上堆满了报纸、锦旗。 “这是新来的小刘。”送我来的张院长介绍道。我这才看见屋内的办公桌旁站起一个人来,中等个,50岁左右,清瘦、严肃。“这是施庭长。”“施庭长,您好。”我恭恭敬敬地打着招呼。“嗯。”他似乎不苟言笑:“隔壁这间你住。”他又和张庭长说了几句什么,张院长就走了。接着来了两个当事人把他叫了出去。我收拾床铺,一个人呆在屋里,望着空空的四壁和昏暗的灯光,心里生出几许怅惘。那一年,我刚满19岁。  相似文献   

14.
在晋西北的五寨县三岔镇方圆百余里内,徐建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人民法庭庭长,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不辞辛劳,秉公执法的好法官,更在于他不计名利,安于清贫,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相似文献   

15.
暮色将至,又一个忙碌的周五接近尾声。傍晚的风光恬静幽美,那层峦叠翠、碧波荡漾的山水使得夕照格外韵味深长。梁统在派出法庭门口等待着回市区的班车。他想着,回家后妻子会烧什么菜?和一周未见的孩子做点什么游戏呢?从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法院刑庭庭长调任白水洋法庭庭长。  相似文献   

16.
徐春 《中国审判》2014,(8):46-47
涂国祥,1974年2月生,汉族,江西省九江县人,本科学历。1995年参加工作,历任江西省九江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江西省九江县人民法院沙河法庭负责人他坚持“群众在哪里,法庭就开到哪里”,经常深入辖区5个乡镇及厂矿企业,巡回审判率达80%在法庭工作的19年中,共审结案件1924件,其中调撤结案1425件,无上访缠诉、无发回重审、无改判他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省十佳法庭庭长”,所在法庭被授予“全市青年文明号”、“全市优秀人民法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一 不久前,有个熟人谈到他的一位同事因涉嫌经济犯罪,将由区检察院起诉,提交法院审判。涉嫌人的家属聘请了辩护律师后,却仍然象热锅上的蚂蚁。在诸多担忧中,她有这样一个忧虑:万一法庭判决不公,那怎么办?虽然允许上诉,但案子是经检察院公诉、法院判决的,上诉到第二审法院,法官会不会先入为主,走过场,草草终审定案?若果真这样,上诉岂不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  相似文献   

18.
鞠海亭工作认真、勤奋而富有创新精神。在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人民法院工作期间,他由于办案速度快质量好而被评为“办案能手”。在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担任清江法庭庭长期间,他带领全庭同志克服困难,把一个全法院最落后的山区法庭建设成为省级“五好法庭”。在温州中院工作期间,他成功主办过泰顺矽肺病赔偿案等一些全国闻名的大案。疑难案件的办理充分展示了鞠海亭好学习、肯钻研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泸家解忧     
我的困扰: 我和我的老公都是湖北人,2005年我们登记结婚,婚后,一起到东莞打工,直到2008年,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我到上海工作,我的老公还在东莞工作,现在,我和他提出离婚,但他不同意,我想要到法院起诉,在上海起诉可以吗?  相似文献   

20.
方好  李欣 《江淮法治》2014,(18):37-37
8月9日上午,合肥市某报社小记者模拟法庭“开庭”,蜀山区法院刑庭庭长杜卫根等法官给予了现场指导。 此次“模拟法庭”剧本是杜卫根庭长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再现了青少年因法制观念淡薄、哥儿们义气等原因打架斗殴的犯罪轨迹。小记者们在法官的指导下,很快进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严格按照法庭准备、调查、辩论、最后陈述等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了认真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