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界》2009,(6)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姓屈,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一 李定国,字宁宇,陕西绥德人,但也有人说他是云南人,自幼就父母双亡,由一个陕西商人带到陕西绥德.不管李定国是陕西人还是云南人,反正他的出身是很贫寒的. 1630年,张献忠在绥德北面的米脂县(也是李自成的家乡)起义,许多饥民纷纷加入了农民军,当时只有10岁的李定国也在其中.张献忠经常教这些儿童练习骑射等杀敌本领,李定国表现得很优秀,被张献忠收为义子.  相似文献   

3.
跳跳 《各界》2008,(11):56-59
铁匠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嵇康自幼聪颖过人,加之幼年丧父,他便成了母亲和哥哥的命根子,由着他无法无天,任性而为.……  相似文献   

4.
, 《侨园》2013,(1)
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3.出自他姓改杨姓.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5.以封地为姓.  相似文献   

5.
方未艾 《各界》2008,(2):85-8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东北的哈尔滨有一位著名的报人.他姓王,名研石,字公磊.1904年出生,黑龙江省安达县人,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安达中学当过语文教员.……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6,(9)
正俞姓起源俞姓源出有三:1.出自黄帝臣跗之后,以物事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所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脉经,古"俞"字与"腧"字相通,又腧为"脉之所注",俞又同痊愈之愈同音,故称俞跗,其后人为光大先人医术,即以物事为姓,称为俞氏。2.据《路史》载,春秋时郑国公族、楚国公族有此姓。3.出自他族改姓。清满洲人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3,(1):49
寻根溯祖1.出自姬姓。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3.出自他姓改杨姓。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三字  相似文献   

8.
纳兰秋 《各界》2008,(12):58-62
李靖、红拂与虬髯客,在隋末乱世,被称为风尘三侠.   李靖学艺   李靖,字药师,今陕西三原人,天生英姿飒爽,侠义心肠.其家世也颇不寻常,属于陇右豪族,与崔、王、卢、郑并称五大豪姓,祖上几辈人都是官宦出身.李靖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他文武兼修,样样都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8)
正他是明太子朱慈娘的后代,但他姓俎,是因为当年他的祖先怕被清廷追杀陷害而改的谐音姓。他就是鞍山73岁高龄的俎永湘老人。也许在俎老身上还流淌着祖上博学多才的"血液"和基因。别看俎老是军人出身,但他已经出版了120多万字的有关学术著作,仍有几百万字的学术论文正待发表。他还登上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以及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的讲台做学术报告。他经常与全国有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0.
路标     
朝霞刚刚升起。眼前是闽中南的一条坦平的公路,汽车开动了。指导员呵,你这次出门可不比往常呀,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车子越开越快,一座座路标从你眼前闪过,…… 长途坐车是很疲倦的。照说,你该好好闭目养神吧,不,你却手捧一本名叫《人生之路》的小册子.翻阅着、品味着。你酷爱这本书,常常手不释卷。你常说:“指导员应是怎样的人呢?政治工作本身决定他  相似文献   

11.
卜束 《瞭望》1990,(43)
作为“五四”前期的诗人刘大白,人们早已不记得他了,但由于他的《卖布谣》等诗,刻画了旧中国农民的不幸和凄苦,又曾被选入当时的小学语文课本,有过较大的影响,所以有些文学史作者也曾在著作中简略地提到过他。 刘大白本姓金,名庆棪,字伯贞,辛亥革命后改姓名为刘靖裔,字大白,又曾用“汉胄”为名,这在当时多少反映了他内心的反清意识。他是浙江绍兴平水镇人,早年曾考中举人;颇有旧学根底。1917年“文学革命”口号提出后,在早期写作白话诗的文人中,刘大白是与刘半农、康白情等同时以写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新诗出名的。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9,(5)
正姓氏起源1.出自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申叔时之后,为别他族,以王父字为氏。2出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3.出自赢姓。据《路史》所载,古有时国,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战国时齐国有一著书的贤人时子,其后有以其名中之时为姓。5.出自他族。清满洲人.  相似文献   

13.
赵梅生(1906-1944),原名赵作霖,山西省平顺县人,出生于贫寒的教师家庭,兄弟共四人,他三个弟弟在他影响下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其中两个弟弟是烈士.赵梅生少年好学,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北平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以及北京大学中共支部书记,北平苏维埃准备委员会成立后,他又担任主席.在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过程中,他先后四次入狱.1944年,在延安"抢救运动"中,赵梅生被冤入狱病逝.  相似文献   

14.
姓氏寻根     
我姓江,随了我父亲的姓. 然而,"江"姓不是我们的祖姓.知道这点的时候,已到了我上中学那年.一次偶然的闲聊中,父亲吐露出我们本姓"莫",属于老家广西那边的一个大姓.父亲很少提及老家的事,我和妹妹因了好奇追问不休时,父亲的口气变得淡然起来,眼角眉梢透出一些怅惆,好象有一道沉重的历史帷幕正在他脑海徐徐降落.我们姊妹只是断断续续听说,父亲临解放时参军北上,在他走后,一场大水给老家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从此父亲便与家乡断了联系,留在老家的"莫"姓妹妹也生死未卜…….老家,姑妈,还有那个祖姓"莫",越来越在我的心底生发出神秘之感.而父亲竟至什么也没说就永远地走了. 及至去年夏天,已是父亲去世后的半  相似文献   

15.
许平江 《侨园》2015,(Z1):49
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生存繁衍发展的史籍,记载着本姓家族的各代先祖的传承历史。水有源,树有根,生活在世的每个人都不能忘记本家的祖先,不能忘记祖先的恩德。生活在鞍山市千山区达道湾村和辽阳县刘二堡小王庄的王氏家族的家谱中记载着本族祖先不姓王,先祖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的后人为何改姓王?小王庄一位七旬老人王绍刚拿着家谱对记者讲述了戚姓改王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分享火种     
有个人听说遥远的异国燃烧着一团圣火,他动身去找这团圣火,要把它带回来照亮自己的家。他想:"我有了圣火就有了幸福生活,大家也可以分享它。"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终于找到圣火并用它点燃了自己的火把,回家的途中,他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2,(10):49
卫姓起源 ①出自姬姓,以封地为氏.据《广韵》、《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少子康叔封于卫(故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之朝歌城),秦时灭国,子孙以国为氏.②出自姚姓,以国名为氏.据《郡国志》所载,古有卫国,舜之后裔,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③由郑姓改姓而来.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等所载,汉时卫青,本姓郑,后改为卫姓.④出自他族.《后燕录》载,昌黎卫姓出自东汉时鲜卑人;《后汉书》载,长水卫姓出自东汉时匈奴人;《九国志》载,五代时辽州刺史卫氏为吐谷浑人;今台湾土著、土家、满等民族均有卫姓.  相似文献   

18.
木叶 《各界》2008,(12):63-66
孔门高徒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又作子赣,亦称作卫赐,春秋末卫国人.   18岁那年,子贡怀揣外祖父蘧伯玉写给孔子的书札,踏上了东去鲁国拜师求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20,(8)
正和姓起源和姓源出主要有三处:1.以官职为姓。源自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尧时,重黎原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2.起源于卞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有人名卞和,是一个有名的玉工,他曾以在荆山得璞玉闻名,后来,卞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先的名字命姓,成为和姓的一支。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9,(Z1)
正姓氏起源1.源于子姓,出自春秋初期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子桁,字乐父,公子衍的孙子以乐为姓,分为两支。其一为夷父须。据《姓纂》《急就篇》等记载,衍子倾父泽,倾父泽子夷父须,夷父须以祖父衍之字乐父命姓,成为乐姓。子姓乐氏正确读音作yuè。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