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红 《党建文汇》2007,(10):40-40
公元1583年,一位名叫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踏上了大明王朝的国土。在随后长达27年的传教生涯中,利玛窦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几百年后,当人们翻开利玛窦所著的《中国札记》时,不难发现,利玛窦眼中的中国绝对是那个时代西方所仰慕的。  相似文献   

2.
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斗争和“九一三事件”的发生,成为“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的重大转折,它在客观上宣告了“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败,从而为结束这场运动“提供了一次历史转机——一次纠正极‘左’错误的转机”。1973年9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九一三事件”发生后,由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国各方面的工作有所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但是,这次大会却错失了结束“文革”和“左”倾错误的绝好时机,最终也只能是一次“十分仓促和草率的”、  相似文献   

3.
老六月雪 《党课》2012,(4):105-109
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其名按音译应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9):20-21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打击,但是统治者并不了解事态的严重性。特别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彻底镇压以后,国内曾经出现了20多年相对比较平静的时期,统治阶层中的某些上层人物对中外发展的差距已有较多认识,政权相对也比较稳定,如果利用这个机会发展自己,事情未必不可为。  相似文献   

5.
时间的艺术     
隔山 《党课》2008,(11):106-107
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一大一小两架自鸣钟—这是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它们不需要任何人帮助就能日夜指明时间,这在当时的宫廷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轰动。万历皇帝对这个“稀罕物”极为欣赏,他随即发布诏令,成立专门制作机械钟的宫廷造办作坊,  相似文献   

6.
张佳玮 《廉政瞭望》2013,(10):70-70
中华上国是礼仪之邦。逼着外国人的姓名变成了中国字,当然也耍礼敬有加,给点好字眼。比如19世纪中期,有个英国首相,按现在新华社译法,该叫亨利·约翰·坦布尔·帕尔默斯顿子爵。清朝就管人家叫巴麦尊,因为有爵位,还特意称个“尊”。大国译名,也极为考究。英国叫英吉利.法国叫法兰西,意大利、美利坚、德意志、瑞典、荷兰,这些清朝就定下来的译名,字眼都挑得堂皇典雅。其实按读音较真的话.法国按英语读音是弗朗斯、法语读音更接近弗航斯;意大利也大可以叫伊塔利,但意思就不那么吉利了;瑞士、瑞典如果搁到今日,按英语音泽成斯维策兰、斯维登,那么早先的祥瑞典雅意境,就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7.
王娟 《世纪桥》2009,(3):71-72
鸦片战争前后,不少西方新教传教士逐渐来到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后,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其文化活动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他们一方面进入洋务派创办的各种官方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外国史书编译;另一方面通过教会出版机构,把大量外国史学著作译介为中文。传教士传播外国历史的活动旨在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外国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1583年9月10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行到达中国广东肇庆,随后在肇庆建造了中国大陆上第一座耶稣教堂。利玛窦在教堂的客厅墙壁上,展示出一幅西文标注的世界地图。这幅世界地图把地球分成西半球和东半球展现在平面上,中国被置放在最东面的边缘地带。这让当时前往参观的明代士大夫们无不目瞪口呆,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9.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19-19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愿意为“同伴、同伙”)引出;一说由socius(愿意为“喜欢社交”)一词引出。关于“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的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陈宇 《求实》2006,(6):64-6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历史规律与历史机遇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陈亚俊 《当代贵州》2011,(27):23-23
体育文化运动是一个平台,谁把握好这个平台,并运用好这个平台,谁就可以从中获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家给了贵州这个机会,贵州也抓住了这次历史的机遇,展现了多彩贵州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4,(27):60-61
明末清初是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在40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地经历了明王朝的倾覆,满族的入主,南方明朝势力的顽强抵抗,最后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融合。但是由于记载的缺失,文献的散佚,这段历史仍然笼罩着浓厚的烟雾。近期,由贵州省文史馆、安龙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南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借助全国学者的力量,驱散迷雾,探寻历史的真相。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南明史?研究南明史的意义何在?本刊采访了前来参会的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  相似文献   

14.
岳崇磊  裴振  邢广辉 《湘潮》2015,(1):32-33
当下,众多的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类影视作品以及各种形式的历史大讲堂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从中所传递出的历史观、价值取向也深刻影响着民众的历史思维。"历史热"现象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复苏,还有潜在的危险。在这个浪潮中如何把握好文化传播的正确方向,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是个件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们未来在书写中国的现代化史时,无疑会给2006年的这个早春三月,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2006年的“两会”,在民主、团结、求实、和谐的审议、审  相似文献   

16.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马踏幽燕、定鼎京城”.领导起义军摧毁了腐朽的明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政权“大顺朝”。但是山海关一战,李白成败给了吴三桂和清军联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败亡。在毛泽东的心中.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着他成长.照着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刘继兴 《廉政瞭望》2013,(22):66-66
作家古龙曾说:“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会有几个,而不吃醋的女人却没有一个。”诚哉斯言,遍览史籍,“吃醋”的女人可谓比比皆是。一些女人因“吃醋”而引发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陈宇宙 《世纪桥》2007,(4):76-77,86
马克思的“历史”规定是科学的历史话语。在新世界观的原初语境中,“历史”并非仅仅是指常识中的社会历史领域,更重要的是哲学本体性的规定。历史是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是人类的历史性存在和历史性生存,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不断自我否定向前的实践过程。其“历史”规定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历史性存在,一是“现实的个人”的历史性生存。  相似文献   

19.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解放思想""反思历史""范式转换"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枝节代替主流、以臆想代替史实,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歪曲和消解,扰乱人们的思想。近期这股思潮再次泛起,抛售"历史迷雾论",其现实针对性和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其本质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旗帜鲜明予以揭露和反击,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将马克思历史科学奠基于"历史新大陆"的发现之上,认为历史科学的理论形态至今尚未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哲学"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阿尔都塞据此批判了误置马克思"历史科学"与马克思"哲学"的错误倾向,并重新检视了恩格斯与列宁阐发马克思历史科学的互补关系,揭示了"科学"与"哲学"、"政治"之间的关联机制。阿尔都塞的解读对厘定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前提、对象与方法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