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中西方警察人权保护及执法状况简略比较入手,分析了我国警察执法中加强对人权保护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警察执法中加强人权保障的几点构想,以期对我国警察执法中人权的保障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15,(1):113-119
警察作为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可知的与不可预见、确定的与不可确定的风险。警察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职业,执法面临的风险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要执法就有危险,要求警察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民警伤亡的发生,降低警察职业风险,确保警察执法安全。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警执法权益受到冲击和侵害的现象日益突显,其危害性不容忽视。警察是执法者,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依法办事是警察的天职,但同时也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特殊群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其现状、危害性和根源,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权的入宪既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对监狱民警执法水平的挑战。民警的执法行为虽受法律保护,但是执法风险却不可避免。执法风险不仅直接关系着民警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着规范公正执法的有效进行。如何有效地防范执法风险,已越来越成为监狱民警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建立必备的防范执法风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防范技能,对民警执法权益的维护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王贺 《法制与经济》2010,(13):103-104
执法规范化建设重在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而要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解决民警的规范执法问题,习惯养成尤显重要。职业警察与职业军人一样,良好的习惯养成,不仅是素质的体现,更是减少失误,克敌制胜,提升队伍战斗力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公安机关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付龙 《法制与社会》2011,(20):69-70
在警察处警过程中袭警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民警的伤亡,对社会治安秩序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本文研究得出对策:要加强警察的执法能力,警察的战斗力以及警察的素质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保护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徐伟 《法制与社会》2010,(15):67-68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为监狱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加大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风险。罪犯维权意识不断高涨,对民警执法活动质疑的意识非常强烈,一旦民警的执法活动与其认为的抽象标准不符,罪犯便采取各种方式对抗民警执法;罪犯亲属对监狱整个执法环节一知半解,偏见颇多,使得民警强烈地感受到了执法风险不断加大。必须完善法律规定,加强民警能力建设,加大对罪犯的管理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唐玲 《犯罪研究》2016,(4):58-63
警察执法强势心理是指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展现的一种居高临下、傲慢、权威的心理状态,它对执法公正性产生无法排除的疑问,冲击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这种心理的表现主要有知觉上的麻木、优越感强以及心理认知性等形式;是个体、群体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促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解警察执法中的强势心理影响,可以采取增强社会支持度、创建群体逆向执法模式、加强警察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国彰 《政法学刊》2011,28(3):109-111
警察使用武器打击犯罪是法律赋予的警察强制手段的最高层次。为了在警务实战中有效地使用这一强制手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警察自身的安全,每个警察都应熟练掌握武器使用技能。而当前我国公安民警使用武器技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地方的民警是用而不练或练而不精,甚至不用也不练,这就给民警执法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甚至因此发生流血、牺牲的个案。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应充分重视民警武器使用训练,教官应更新观念,提升执教水平,加强训练管理,认真严格施教,科学、有效地提升民警的武器使用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伤亡。  相似文献   

10.
贺佳  张奔 《法制与社会》2010,(31):182-183
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袭警的原因很多,基层民警执法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两个比较典型的暴力袭警案例入手,深层剖析了现阶段警察执法素质的"弱势"及成因,分别从切实有效提高基层民警体能素质、加大实战演练力度,建立、完善基层民警心理保障体系,用"精神"和"物质"武装基层民警,通过加速立法,建立科学的群众评判体系、来完善对警察的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给出建议以促进基层民警执法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法治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审视和优化警察执法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的关键所在。以自由秩序原则和民主法治精神构建警察执法和谐是法治理性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警察执法和谐的真谛;体现法治理性的宽容精神是警察执法和谐的需要。警察执法和谐呼唤体现法治理性的积极守法精神。培养积极守法精神对于促进公民理性守法,警察理性执法,实现警察执法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泽伟 《法律科学》2003,84(6):95-104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是现代国际法上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而是互相统一、互相促进的。一方面 ,人权国际保护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 ,国家主权又对人权国际保护产生制约。在承认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情况下 ,国际社会在特定情势下为保护人权可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13.
胡宝珍 《政法学刊》2006,23(5):106-112
民商法的平等、权利保护、诚信等基本原则对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对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利益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公安机关在具体执法工作中愈来愈多地应用民商法知识。因此,研究民商法在公安执法工作中的地位,有助于扭转以往公安工作重刑轻民的传统观念,提高警察的素质,更好地发挥人民警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警察人性化执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玉功 《时代法学》2007,5(5):87-94
警察人性化执法,是指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在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改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以人为本,实现执法公正的一项专门活动。在警察人性化执法中,严格执法是前提,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包括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核心内容,人文关怀是方式,实现执法公正是终极目标。而"懦弱执法"、"人情执法"、"不平等执法"和"首次不罚"的执法都不是警察的人性化执法。警察人性化执法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完善公安法律制度;二是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的素质;三是加强监督,从严治警。  相似文献   

15.
人权保护对冲突法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发强 《时代法学》2004,2(6):106-114
人权保护思想对现代欧美国家冲突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现代侵权领域各种法律适用理论在追求案件处理结果公正的目标背后,隐含着人权保护的价值诉求;欧洲以法德等国为代表,在不改变“以规则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发挥宪法的直接效力作用,将人权精神体现到冲突规范的变化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中。人权保护成为现代冲突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在进行新的冲突法立法时,也应考虑体现人权保护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艾明 《证据科学》2010,18(6):678-687
合理设置盘查启动标准既有利于警察执法,也有利于人权保障。通过对我国盘查制度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对域外法治国家盘查启动标准的比较考察发现,我国盘查措施在启动标准上存在着混淆概念、标准单一和司法缺位三大缺陷。未来我国盘查措施启动标准的设置应当尊重警察盘查的认知规律、正视盘查的实践需要。此外,还应引入司法审查为警察正确理解盘查启动标准提供理论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7.
合理设置盘查启动标准既有利于警察执法,也有利于人权保障。通过对我国盘查制度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对域外法治国家盘查启动标准的比较考察发现,我国盘查措施在启动标准上存在着混淆概念、标准单一和司法缺位三大缺陷。未来我国盘查措施启动标准的设置应当尊重警察盘查的认知规律、正视盘查的实践需要。此外,还应引入司法审查为警察正确理解盘查启动标准提供理论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8.
朱海波 《政法学刊》2008,25(2):99-102
走人权保障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文明的体现,在现代行政执法中,执法文明是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政府工作法治化的要求。政府工作应在法治化目标下,加强行政执法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警察执法战斗方式是缉捕犯罪嫌疑人最基本的途径。要达到效果,必须由执法的主体——人民警察来实施。而战术行动方式的警察意识、战术行动目的的警察意识和战术行动规律的警察意识是警察战斗行动必须包含并具备的,否则,再好的战术方案、战斗计划都是枉然。  相似文献   

20.
李云昭 《政法学刊》2006,23(5):113-117
公安民警合法权益受侵犯的原因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舆论导向的失误和偏差;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安民警正当的执法活动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证;使用警力不够慎重,导致警民关系紧张;民警整体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应建立和完善公安民警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公安民警身心健康,落实从优待警政策;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加强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制度和法律建设;加速公安队伍物质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从而维护公安民警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