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白描郭立伦     
白描郭立伦本刊记者程林杰他是公安部预审局的特邀预审员,全国总共只有9个。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中学教师,变成了今天成熟、睿智的老预审员。身材魁梧、肤色白净,面方口阔.慈眉善目。郭立伦看上去不像个预审员.倒像个当官的。可他没什么官运,年届知天命.才混一预审...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13,(1):I0002-I0002
2012年12月28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2012年民族题材新闻宣传优秀专题专栏暨民族题材好新闻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等相关领导,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有关新闻媒体的负责同志和记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迷雾里的“弗洛伊德”──访公安部预审局特邀预审员秦懋华本刊记者徐雅雅“雾都”重庆。时时传来的江轮汽笛声,伴着迷雾袅袅升上天空。自打从北京回来,秦懋华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望着山城无边的浓雾,199A年9月20日领受公安部预审局特邀预审员聘书时的景象又浮...  相似文献   

4.
王涛 《中国保安》2014,(5):47-51
值此三八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采访多位女保安员,记录下她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女的骄傲──访世界首位女中将聂力本刊记者郑晨迎在采访聂力之前,想像之中,这位世界首位女中将、聂荣臻元帅之女一定是剑眉星目,威风凛凛的样子。今年6月9日,全国妇联七届四次常委会上,记者遇到了聂力。当周围的人对我说,这就是聂力同志时,坐在皮转椅上的...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标题,我是摇头的——《沪上女记者采访被殴,昨日大连输球又输人》。  相似文献   

7.
大汉“绣花”──访公安部预审局特邀预审员陈光玉本刊记者徐雅雅一个高如塔、手大如扇,偏偏心细得象根绣花针,他就是山东省公安厅的预审科长陈光玉。对面坐着的,曾经是一个“官”,审他,不容易。这是1993年10月7日的晚上,陈光玉开始了对原山东威海乳山县县委...  相似文献   

8.
夕阳无限好何惜近黄昏──“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马鸿年写真本刊记者丁晓璐"马鸿年,男,1934年出生。现任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一科正处级预审员,三级警监。曾经先后4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4次受到个人嘉奖;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三次;1989年被评...  相似文献   

9.
神圣的使命     
神圣的使命带着广大妇女的重托,991名两会女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记者分头采访了几位女代表和女委员,谈起自己肩负的使命,她们心情都难以平静。申纪兰:“当代表,就得实实在在替百姓说话。”已经连续九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成为大会关注的人物。她还清晰地记得...  相似文献   

10.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08,(16):14-17
“中国兑现奥运申办承诺,以开放的姿态应对全球采访奥运会记者,不仅按照奥运会惯例给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携带采访设备入境和简化签证程序提供便利.而且修改完善了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市的社会治安是怎样—由乱到治本刊记者杨屹泰翟永太记者在佳木斯市采访时,听到了这样一则笑话:有两位女同志住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里,半夜时分又来了一位老大妈,两位住客听说老大妈是佳木斯人,就不再言声,也不敢睡觉了。等到老大妈睡着后,悄悄地穿好衣服,带...  相似文献   

12.
岁末年初,许多职场人总会莫名其妙地焦虑起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家的焦虑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焦虑年底加班,二是焦虑来年职业规划,三是焦虑“经济危机”。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对于许多职场人士而言,却是“一年之急在于冬”。快要过年了,但在年前,工作任务却如泰山压顶般地堆过来,仿佛是把一年的事情集中在年终的最后几天里。采访对象:老陈.女。53岁,制鞋厂工人午饭时间,记者终于采访到了老陈。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老陈还是很热情地端茶倒水。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卧底”揭骗局杜先福莫名其妙的告急电话1998年4月5日晚10时,正伏案笔耕的四川资阳市公安局宣传干部巴夫,突然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告急电话。电话是巴夫的朋友、在《成都商报》社工作的记者老李打来的。老李称,报社两名女记者吴女士和李女士,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4.
数字长征     
白瑞雪 《湖北宣传》2006,(10):10-10
著名的长征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预审中的辅助性讯问法在预审实践中,传统的讯问方法是通过预审员和被告人两者之间的口语进行的。但是,随着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预审工作也相应地出现了更大的难度,对被告人仅凭口语讯问的方法往往很难获取对案件有价值的材料,笔者认为,除口语讯问之外,预审员还可采...  相似文献   

16.
马剑 《中国保安》2004,(18):13-15
当记者结束了一个多星期的采访任务后,几十页的采访笔记这几天一直摆放在记者的案前,随后记者又到过北京的几家大的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与此同时,记者却又经常想起一位采访过的保安员对记者说过的一句话,“保安员的保险问题,你写了也没有用,全国这么大,这么多的保安员如果都去交保险,得多少钱,你怎么解决,我看,我和你说的那些话也是白说的!”记者听后多少有些惭愧,但记者告诉他,有总比没有强,也许现在解决不了,但一定会有一天解决的,但在解决之前我们决不能只是坐在这里等。谁想买保险记者在此次采访前,预先给了自…  相似文献   

17.
湘南“女包公”邓远良,周诗武,成新平一头短发,笑得憨厚,如同农家妇女。初识她的人,绝对不会猜想到她竟是令犯罪分子心惊肉跳的预审能手。湖南省衡山县公安局预审员唐爱球在当地赫赫有名,人称湘南“女包公”。多年来她预审办案近千起,竟未发生过一起差错。这位“女...  相似文献   

18.
交流集锦     
8月7日,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媒体记者结束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采访活动,为期7天的“七彩云南,台湾中南部媒体记者文山行”联合采访顺利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9.
陪同记者采访的女干警对记者担心地说:“一日吸毒,终身禁毒。不少人没几天又回来了,‘二进宫、三回头’的,真是太多了!禁毒太难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有‘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十年“双学双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妇女的命运。数以万计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女能手成为新一代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天,她们的事业有何发展,她们的精神面貌有何变化,本刊记者追踪采访了其中很少的几位。从这些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