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原代单层培养的新生犊牛肝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丙酸钠、丙酮酸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瘦蛋白,培养12 h后,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肝细胞PEPCK-C mRNA的丰度。结果显示,随着丙酸钠、丙酮酸钠浓度的升高,肝细胞PEPCK-C mRNA的丰度均先升高后下降(P<0.01);随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瘦蛋白浓度的升高,肝细胞PEPCK-C mRNA的丰度分别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升高(P<0.01)和无显著变化。表明,丙酸钠、丙酮酸钠能通过上调体外培养的新生犊牛肝细胞PEPCK-C mRNA的表达而促进肝糖异生代谢,但上调作用是有限的;胰岛素能通过下调体外培养的新生犊牛肝细胞PEPCK-C mRNA的表达而抑制肝糖异生代谢,且下调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作用刚好相反;瘦蛋白未起直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犊牛大网膜脂肪组织,进行牛前脂肪细胞的单层贴壁培养,在细胞接种后第4、6、8、10、12、141、6 d分别提取细胞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体外培养的犊牛前脂肪细胞不同时期ADPN基因mRNA和HSL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单层培养的脂肪细胞在第4、6、8、10、12、141、6 d,ADP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HSL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高铜(Cu)对鸡肝细胞NFκB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体内和体外两个部分进行。体内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48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2羽,并分别饲喂对照日粮(Cu 11 mg/kg,对照组)和高铜日粮(Cu 110 mg/kg,高铜Ⅰ组;Cu 220 mg/kg,高铜Ⅱ组;Cu 330mg/kg,高铜Ⅲ组),于49日龄采集肝,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细胞因子(NFκB、TNF-α、IFN-γ、IL-1、IL-6和iNOS)的mRNA转录水平。体外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10、50、100umol/L)处理鸡胚原代肝细胞24 h,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并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与硫酸铜共同作用于肝细胞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体内与体外试验结果显示,高铜可致鸡肝细胞损伤,同时诱导NFκB、TNF-α、IFN-γ、IL-1、IL-6、iNOS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硫酸铜单独作用相比,NAC与硫酸铜联合作用可缓解肝细胞的损伤,上述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高铜可激活并调节NFκB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代谢产物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和葡萄糖(GLU)在乳牛肝糖代谢、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了NEFA、BHBA和GLU对体外培养新生犊牛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GLN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液中NEFA、BHBA和GLU浓度的升高,GLNR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1)。表明,代谢产物NEFA、BHBA和GLU直接调控乳牛肝胰高血糖素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肉鸡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和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s基因(MsrA、MsrB_1、MsrB_3)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肉鸡原代肝细胞培养36 h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0 mol/L As_2O_3)、低剂量组(0.5 mol/L As_2O_3)、中剂量组(1.0 mol/L As_2O_3、2.0 mol/L As_2O_3)、高剂量组(4.0 mol/L As_2O_3)、N-乙酰半胱氨酸组(1.0 mmol/L NAC)、合并应用NAC组(4.0 mol/L As_2O_3+1.0 mmol/L NAC),继续培养24 h后检测其抗氧化指标和Msrs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谷胱甘肽(GSH)含量在中剂量组、NAC组和合并应用NAC组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在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低、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低、中剂量组和合并应用NAC组显著升高(P0.05),但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除了NAC组,其余各组Msr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合并应用NAC组与高剂量组相比,GSH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CAT、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高剂量As_2O_3可以导致原代肉鸡肝细胞氧化损伤,同时Msrs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有所降低,提示Msrs基因可能在As_2O_3引起的肝细胞氧化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而NAC则可以缓解砷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外源性TGF-β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表达CTGF mRNA的影响,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和纯化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细胞的纯度。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性TGF-β1(0,1,5,10ng/mL)作用乳腺上皮细胞,作用12,24,48,72h后分别提取细胞的总RNA,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CTGF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并对CTGF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1,5,10ng/mL)较对照组(0ng/mL)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CT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并呈正量效关系: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CT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基本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测序分析结果证明扩增产物为牛的CTGF基因序列,表明外源性TGF-β1可显著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TGF mRNA的表达,进而在奶牛乳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硫磷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给大鼠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辛硫磷(染毒终浓度分别为3、10、30、100和300 μmol/L)染毒,于12、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死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研究了辛硫磷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辛硫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在3~100 μmol/L范围内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率、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升高,且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但300 μmol/L辛硫磷培养24 h,肝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下降,死亡率升高.表明辛硫磷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并通过产生ROS诱导了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初期肠道相关性淋巴组织(GALT)中IFN-γ基因和I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了解鸡GALT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并反映鸡在此阶段的免疫状态。结果显示,胚胎20日龄和出壳后1日龄各肠段GALT中均有少量IL-2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盲肠扁桃体、直肠和食管扁桃体中IL-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出壳后4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而在7日龄时又略有下降。除食管扁桃体外,各肠段GALT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在4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而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其表达水平在7日龄时又显著下降(P<0.05)。各肠段在第2周内IL-2基因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迅速升高,并在14日龄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各日龄都趋于稳定。另外,各日龄同一肠段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IL-2基因的表达水平。证实,鸡GALT在出壳后4日龄就初步具有细胞免疫功能,直至第2周尤其是14日龄时其功能基本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铜离子(Cu2+)在诱导鸡原代肝细胞凋亡方面及其对Drp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采集13日龄SPF鸡胚肝脏,剪碎后用胶原酶消化成单个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在细胞对数生长期分别用终浓度为200、100和10 mol/L的Cu2+孵育细胞24 h,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q PCR测定Dr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0和100 mol/L Cu2+组鸡原代肝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增加,ROS含量显著上升且Drp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10 mol/L Cu2+组鸡原代肝细胞则无论ROS含量还是Drp1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髙浓度Cu2+(200和100 mol/L)通过生成大量ROS引发鸡原代肝细胞凋亡,同时使得Drp1基因表达升高,提示Drp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鸡原代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线粒体钙超载在镉(Cd)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不同浓度Cd(0、2.5、5、10μmol/L)培养液分别处理PC12细胞12 h,或用5μmol/L Cd和15μmol/L钌红(MCU抑制剂,RR)共处理PC12细胞12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变化,Western-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C12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钙水平随着染Cd浓度增加显著或极显著增强(P0.05或P0.01);RR能显著抑制Cd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Caspase-3蛋白活化并促进Bcl-2/Bax蛋白比值升高(P0.05),显著抑制Cd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说明线粒体钙超载参与到镉暴露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并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禽流感病毒 (AIV)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中分别按每头份疫苗加亚硒酸钠 0、0 .0 5、0 .10、0 .2 0、0 .4 0mg ,分别免疫 7日龄AIV疫苗非免疫鸡。免疫后不同时间 ,各含亚硒酸钠疫苗组鸡的HI抗体水平均高于不含硒疫苗组 ,以含亚硒酸钠 0 .2 0mg/头份组鸡的抗体上升快、达高峰值时间早、维持高抗体水平时间长。经对免疫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 (RBC C3bRR)促进率及抑制率测定 ,表明亚硒酸钠能显著提高试验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促进率 ,而红细胞免疫花环抑制率变化各组差异不明显 ,以含亚硒酸钠 0 .2 0mg/头份组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2.
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0d胚龄左右的牦牛胚胎,用2种不同的消化液消化后,将所得的牦牛胎儿成纤维细胞(yak embryonic fibroblasts,YEF)培养于不同血清含量的RPMI1640培养液中,并接种于2种不同材质的培养瓶表面,对YEF的分离方法、培养所需胎牛血清(FBS)添加量和不同基质表面对YEF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150 mL/L FBS的RPMI1640培养基最适合YEF生长,可传代27次以上;经用RPMI1640和D-Hank’s液配制的2.5 g/L胰蛋白酶消化,所得的YEF的细胞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原代细胞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的贴壁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生长基质对YEF的形态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PCV2感染对猪MCP-1和IL-8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BF株经口、鼻接种40日龄健康普通仔猪,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宰杀,收集肺泡巨噬细胞(PAM),同时设立对照。用竞争PCR技术测定趋化性细胞因子IL-8和 MCP-1 mRNA水平,分析PCV2感染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 PCV2感染后第7 d,IL-8 mRNA水平下降至最低,随后迅速上升,至第14 d时达到高峰,而后快速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MCP-1 mRNA水平在攻毒后第3 d下降至最低,之后逐渐上升,至第14 d时达到高峰,而后下降,第21 d以后恢复正常。结果表明,PCV2感染初期可导致PAM趋化性细胞因子IL-8和MCP-1基因的转录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牛源犬新孢子虫MAG1基因的免疫学特性,根据MAG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用于扩增MAG1基因的引物。将PCR扩增产物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SDS-PAGE结果显示,MAG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5ku。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MAG1蛋白可被牛源犬新孢子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该MAG1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新孢子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参照牛TLR4、TLR2、CD14、MD-2基因序列设计了相应基因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体外培养的荷斯坦乳牛乳腺和乳腺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4、TLR2及辅助因子CD14、MD-2基因。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中存在TLR4、TLR2、CD14和MD-2四个基因的表达,而乳腺中除MD-2未检测到外,其余3个基因均扩增成功。说明该受体及辅助因子可能参与了乳腺的先天性免疫防御。该研究为探讨乳腺的先天性免疫及乳腺上皮细胞在乳腺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MTT比色法、相对半定量RT-PCR法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胸腺九肽对离体培养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I、L-2基因表达与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 ng/mL和1 ng/mL胸腺九肽处理鸡脾淋巴细胞8 h后,能显著增加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反应,显著提高IL-2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2含量(P<0.05);100 ng/mL的胸腺九肽虽有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反应以及提高IL-2基因表达和分泌能力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胸腺九肽能增强鸡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反应,并主要在基因转录水平上促进IL-2的合成与分泌,其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IFN-γ诱导的溶酶体硫醇还原酶(GILT)对体外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免疫功能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蛋白TsGILT(rTsGILT)与大鼠PBMCs体外共孵育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该蛋白与细胞之间的结合情况,并测定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吞噬和NO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rTsGILT可与大鼠PBMCs结合,可显著促进大鼠PBMCs的增殖、迁移、吞噬和NO的分泌(P<0.01),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10、20μg/m L的rTsGILT对大鼠PBMCs的凋亡没有影响,40和80μg/m L的rTsGILT均能显著促进大鼠PBMCs的凋亡(P<0.001)。综上所述,旋毛虫GILT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PBMCs发挥免疫作用,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延长头孢噻呋钠的作用时间,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显示,经优化工艺所得的纳米粒形态规整,近圆形,平均粒径为179.4±39.5nm,平均包封率为84.31%±2.53%,平均载药量为6.69%±0.18%。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原料药在放入释放介质后第4小时释放率达到90%以上,而纳米粒在此时药物仅释放60%。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对头孢噻呋钠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LUX新型荧光PCR技术原理,建立了快速检测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以及鉴别野毒感染和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的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多株BHV-1病毒均呈典型gE、gC双基因阳性反应,对其他常见动物疱疹病毒以及健康牛基因组DNA等均呈阴性反应;对细胞增殖病毒液的gE、gC双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4~0.04 TCID50,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以上;对带毒牛血清、抗凝全血、牛新鲜精液和冷冻精液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0.04 TCID50、0.4 TCID500、.4 TCID50和4 TCID50。采用该方法从临床牛血样、鼻拭子样品中检出IBRV阳性样品,检测全程仅需约2 h。对单基因克隆质粒的检测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能特异地鉴定gE、gC基因,检测灵敏度分别达90、30拷贝。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BHV-1病毒感染,鉴别BHV-1病毒感染与对应的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