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明理 《群众》2012,(6):76-77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相似文献   

2.
游国立 《理论月刊》2006,(6):173-175
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但<纲要>实施五年来,公民道德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扭转.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增加了"服务人民"和"崇尚科学",在"敬业奉献"中彰显"辛勤劳动",把"团结友善"发展为"团结互助",把"勤俭自强"提升为"艰苦奋斗",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除了内容更加丰富之外,"八荣八耻"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遵照党中央的部署,正在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笔者认为,要想把这一教育搞好,首先要正确把握这一教育内容的主要特点。“八荣八耻”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宁 《前沿》2007,(11):91-93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偏重童年、幼年时期的教育,忽略青年时期的教育,偏重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偏重形式主义的宣传贯彻,缺乏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教育效果不明显。为此必须根据青年的成长规律,分年龄分阶段开展教育;根据青年的个性心理特点,开展"诊所式"教育;根据教育的实际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胡主席深刻思考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在今年三月召开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八荣八耻”。这一思想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的意义内核在于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诠释,外在表现为意义和精神的变迁。通过回顾青年意义建构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意义诠释,梳理出当代青年的意义既体现了青年群体的主体性,又担当了社会赋予青年群体的时代精神,还折射了国家对青年群体的角色期望。"当代青年"包含了义务、规范和使命,国家和社会赋予他们时代的意义和精神,诠释了他们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青年生命意义的困惑与应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面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不少青年人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青年人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过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自己的人生体验等创造性活动赋予生命以无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有些人把“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说成是“思想解放”。那是胡闹,是那些想在中国搞“私有化”,把社会主义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散布的歪理谬说。试想,共产党员在方向道路、基本制度等问题上不问姓“社”姓“资”,那还是共产党员吗?如果各级干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都“解放”到不问姓“社”姓“资”、不分姓“公”姓“私”的地步,我国将会天下大乱,重蹈苏联剧变的覆辙。“思想解放”是必要的。人的思想受到愚昧、错误的歪理谬说禁铜,需要解放出来,才能认识真理;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还囿于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论述,对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群体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受到了革命年代斗争思维的深刻影响。相当部分青年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实际自觉地从建设的视阈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当代内涵,他们一方面认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另一方面又眼高手低,改变现状的自动力明显不足。这就凸显了与时俱进,将当代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系统化、理论化、时代化,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多维度相契合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胡梅花 《前沿》2014,(13):139-14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社会适应与超越,关系着青年自身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实现。青年社会适应与超越的主要内容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目标取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相适应。当代社会,大部分青年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但也有部分青年表现出:主观认识的自我性、片面性、偏激性,目标取向的功利性、实惠性,行为上的盲目性、随意性,需要进行分析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明是非方能塑美德,知荣辱方能创和谐。树立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一份需要率先垂范的领导责任,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怎样深刻理解“八荣八耻”?如何领会其时代内涵?应怎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德修业?本期专题希望为广大读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准确理解、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阐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何以一论即出惊天地、热道风行贯九州?我几经诵读据实深思,悟得“十性”与政工同仁共勉。(一)导向性。荣辱观是讲做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朝向何方?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明确地作出了回答,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绪和前进的路径照得一片光明,我们照此努力前行保证不会走偏。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的冬季征兵、夏季特招士官和军校高招来看,当代青年再现应征参军热潮。这其中无论是普通社会青年,还是莘莘学子,促成其崇尚参军报国的深层背景中,有个人长期的军旅夙愿和传统的爱国情怀,也有国庆阅兵等时事宣传,以及"大学生好兵高明"的示范效应,更有国家新出台的对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等外部因素,是全社会共同营造的良性氛围点燃了这种热切与激情。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06,(9):I0005-I0005
琼中县教科局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活动。4月中旬,该局召开了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动员大会,对教育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并用8个月时间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据统计,全县各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受着多重渠道和因素的影响.诸如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政治制度的制约机制;传统文化的熏陶;外来文化的激荡和渗透;宗教信仰的诱惑和封建迷信的误导;性文化的心理驱动;科学知识的提升、匡正;家庭教育的启蒙和奠基;学校教育的转化和塑造;社会实践的最终完善、检验和发展,等等.高校的思想工作和道德教育工作应该研究与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在中国始终扮演着隐性在场的角色。与之相应,在物质条件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当代青年面临着如何重塑其文化人格的难题。在认真审视日常生活的平庸之后,部分青年选择“儒家”作为其身份想象。这种想象将儒家士大夫的“殉节”作为共情的基础,试图以此汲取其人格中的神圣力量。通过分析造成这一“文化奇观”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此类青年的身份想象其实较多立足于诸如“自由”“平等”等文化价值的考量,而其所推崇的士大夫精神实际上已遭到隐性的转轨以贴合现代生活。是故,此类青年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被单纯理解为儒学的“复活”,反而呈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现代气质及其相关心理诉求。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当代青年在其心灵世界所发起的“逆向突围”。仅以青年而言,这既反映了部分自发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面相下所包含的复杂动因,亦反映了当代青年表达其精神诉求时的曲折性与隐蔽性。  相似文献   

18.
一是要求各乡镇、村的宣传教育文化墙和街道、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都要增加“八荣八耻”宣传内容.广泛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组织编印《房山区文明市民手册》、《房山区提高农民素质漫画集》和《外地来访人员工作生活指南》,引导市民、农民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三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从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抓起.深入开展“道德新风满校园”、“文明行为伴我成长”、“做合格小公民”等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和教育中小学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许多青年由于长期繁重而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产生倦怠、迷茫,或者仅仅因为还没做好步入人生下一阶段的准备,所以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常选择不直接进入大学或职场,而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间隔年","放空"自己。到异地旅行、做志愿者或者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进自我了解,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兴趣点,获得新的能量和信念,从而更好地回归和融入原来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