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大篇幅报道了二起重大案件的进展情况:一是公布了原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涉嫌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的法庭庭审及案情侦破始末;二是公布了一手制造震惊国人的湄公河惨案主犯、缅甸籍大毒枭糯康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以及中、老、缅、泰四国通力协作抓捕案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检务公开包含在广义司法透明之下,向着“检务透明”目标发展.然而检察院法定职权的复杂性导致了检务公开评价标准难以确立.与此同时,在信息化大发展时代,检务公开制度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当前检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以京津两地检察院网站建设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确立“检察院工作信息公开情况”、“检察院分功能管理工作内容公开情况”及“在线服务水平与举报、申诉问题解决率”的评估标准,对于加快检务公开的法制化进程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司法透明的理念视域下,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一方面被部分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举措,另一方面在当下也确实成为了司法者自身的一种正处于实践中的潮流。然而有关观念与实践的交汇却首先是以碰撞的形式呈现于世的。本文试图结合实证调研所获取的材料,经由对实践的分析,对理念的思辨而对这种观念与实践碰撞的现状提出自己的整合观点,指出裁判文书应当有限度的网上公开。  相似文献   

4.
主题 不能用行政的方式管理司法了。法官要有权力禁区 问:曾经有位担任法院院长的人说:“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从司法权力的角度看,您认为这句话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贺:司法权力不同于行政权力是因为它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它的第一个特征是在行使过程中注重保持一种有限性——司法权力不要去任意扩张。比如只处理案案件和纠纷。  相似文献   

5.
论司法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世贵 《北方法学》2012,6(3):76-84
司法信息公开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后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对于扩大公共信息公开的覆盖面、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增强国家机关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廉洁、实现司法公正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应当对司法信息和司法信息公开进行正确、合理的界定,慎重、周密地确定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科学地设计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救济与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对人民法院来讲,最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公开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推进司法公开,应当坚定不移。最近,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在审理中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微博全程直播庭审过程,将控辩双方的你攻我守、你来我往全面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许多网友大呼过瘾,许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9月22日一审公开宣判后,这起案件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这起案件  相似文献   

7.
借助司法公开深化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开是司法机构活动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要求。司法权的专属性、定分止争的功能和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司法活动必然要遵循司法公开的原则;其内在规律也揭示了司法公开性的必然性。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对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而言,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是维护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和树立司法权威的可靠制度保障。司法公开绝非简单的文书公开,而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建构,并以此倒逼司法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唐闻 《法制与社会》2015,(4):121-122
司法公开,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司法公开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公平和正义需要通过司法公开的形式来得以实现.随着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仅仅只是对案件审理结果的关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民对于司法透明度的要求,司法公开已经成为当今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审判公开是我国宪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三大诉讼法规定的一项诉讼原则.目前,我国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而推行司法公开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从理论上讲,司法公开应从狭义、中义、广义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司法公开的主体应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两个司法机关;司法公开的核心领域应是刑事司法,刑事司法公开不应局限于庭审、审后两个阶段,应扩展至审前阶段;刑事司法不公开的案件范围不应突破法律规定,大众传媒对刑事司法的报道也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法院改革面临的困境是透明度不够,法院公信力受到质疑;信息不对称致使当事人诉讼活动变成了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衍生法官寻租、司法腐败。本文主要以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司法透明.而司法透明“度”的确定是法院与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公泉(包括新闻媒介)三方参与人对策博弈的结果。在参与博弈的适三方中,法院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司法透明需要率先从法院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笑红 《检察风云》2014,(12):96-96
在我的生命里,中国好比是苹果,加拿大好比是橘子,我很难说准更好,因为它们备有各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梁统 《法制与社会》2012,(36):202-203
如何构建司法与社区的对话机制、如何使社区更了解司法的职能活动、如何促进司法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是一个摆在各级法院面前的崭新课题.构建司法与社区的新型关系,是实践司法性质、彰显司法民主、实现司法正义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效益、培育法官素养.在司法透明的视野下,需要重构司法与社区的关系,除了已经在实行的庭审直播、巡回审判等外,还可以着重开展法官的社区知识培训、设立社区工作日和法院开放日、为公众知悉审判信息提供方便、法院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开是落实司法机关执法为民、促进司法民主的重要举措,是习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做出的政法工作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14.
司法建议作为审判职能延伸的一种形式,在消除隐患、堵塞制度漏洞、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实务操作中却存在司法建议反馈率低,司法建议认同率低,司法建议层次低的三低难题,如何破解并有效提高司法建议质量和与其相依赖的司法公信力,成摆在法院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构建司法建议公开制度显是破解该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据《法制日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拓展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完善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司法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司法公开的范围、手段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认为,司法公开的全面推进和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国司法界司法风气的开明和开放。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25日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简称“三五”纲要)。本文结合“三五”纲要及全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推行的各项改革举措,论述了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7.
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 ,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制度当然也不例外。证据公开主要表现在以公开的方式、方法进行收集证据、证据开示、公开举证、质证三个方面。对此予以理性分析是我国程序再铸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钱弘道  姜斌 《政法论坛》2013,(4):121-128
当前我国法院系统进行的司法公开化改革将司法公开的主旨定位为对法院的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地方法院在改革措施上将公众和司法权的主要关系局限为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通过两个模型可以说明公众、媒体与司法权的正向关系。第一个模型通过诉讼活动对当事人声誉的影响,分析司法公开如何通过"信号"机制提高法院判决执行力;第二个模型从"公众强制机制"出发,分析司法公开对于法院与行政机关在权力博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说明,在强调公众和媒体对法院活动进行监督的同时,我们忽视了公众、传媒对司法权的强化作用,当前司法公开改革从理念到具体措施尚需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京星 《法制与社会》2014,(22):124-125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将司法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进而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必须在案件处理的全流程贯穿公开原则,保障立案、庭审、裁判和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要求从有利于强化社会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审判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出发,对审判公开的范围、内容、对象、时间、程序、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稳妥有序地推进司法公开,坚持不懈地提高司法透明度,逐步完善司法公开的制度机制。司法公开的时机是司法公开机制的重要内容。司法公开的时机应当遵循尽快公开和适时公开原则。针对不同的公开内容和对象,公开的时机应当不同。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对公众、当事人、人民陪审员、听证公开中对听证参与者和旁听人员等对象公开司法信息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